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案:1.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案:1.3.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二、教学目标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
⑴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指导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列表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⑵以合成的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图解为例,探究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
⑴发挥教材图解的作用,利用课件探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⑵利用视频指导学生观察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通过教材P44图示观察,回答讨论题。

细胞质基质(成分:水、无机盐、糖类、酶等组成;功能: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
细胞器
投影教材P45——46的插图让学生认识细胞内主要的细胞器。

教师归纳总结:
细胞外膜上(无膜结
构)
器”
中心体动物细胞、
低等植物
细胞
“+”形
两个互相垂直
的中心粒及其
周围物质构成
(无膜结构)
微管蛋白
动物细胞的中心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植物细胞泡状液泡膜、细胞液
(单层膜)
蛋白质、磷脂、
有机酸、生物
碱、糖类、无机
盐、色素等
调节细胞的内环境,
使细胞保持一定渗
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溶酶体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囊状囊状(单层膜)
“酶仓库”和“消化
车间”
教师指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进行比较。

[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教师指导学生按教材P47方法步骤完成实验。

该实验要注意:1、观察叶绿体的装片应始终保持有水状态。

2、观察线粒体时应注意掌握染色的时间。

3、以叶绿体为运动标志,顺便观察一下细胞质的流动。

(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

(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

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


引导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讨论:有哪些膜结构参与了分泌蛋白合成运输?
总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六、总结
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强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正是通过细胞中各种结构(包括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而形成统一整体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