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光谱仪的原理
紫外可见光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的仪器,它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其工作原理如下:
1. 光源:紫外可见光谱仪通常采用钨灯或氘灯作为光源。
钨灯可以发射可见光和一部分紫外光,而氘灯则可以发射更高能量的紫外光。
2. 光路:通过反射、折射等光学元件,使光线准确地传递至样品。
3. 样品:待测物质溶液或气体会与传递至样品的光发生相互作用。
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决定了它们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
4. 分光器:分光器将光按波长进行分解,使不同波长的光分别达到检测器。
5. 检测器:光谱仪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这些检测器能够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的强度。
6. 计算和分析:计算机通过对检测器接收到的光的强度进行处理和分析,在显示器上显示出样品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或透过率的图谱,即紫外可见光谱。
通过分析这些光谱,可以确定样品中所含物质的组成、浓度和化学状态,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