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阅读绘本教案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大班阅读绘本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大熊过“拥抱节”的情境中,体验大熊的情绪变化。
2、感受被朋友原谅和接纳的情感,体验朋友之间互相宽容,互相珍惜的情谊。
3、初步感受人们之间互相拥抱的意义。
准备:课件《大熊的拥抱节》; ppt图片;背景音乐过程:一、大熊要过拥抱节1、说一说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引出主角大熊,他想过什么节日?(拥抱节)2、猜一猜,拥抱节会是一个怎么样的节日?二、分段欣赏——感知拥抱1、体验大熊沮丧的情感(1)猜一猜大熊想过一个怎么样的拥抱节?数字100可能代表什么意思?(2)大熊看到它的动物朋友们,好朋友们愿意和大熊拥抱吗?2、观察讨论:怎样获得朋友的爱和拥抱(1)大熊心里沮丧极了,大家能帮大熊想想办法吗?满足一下他的心愿呢?(2)如果你的朋友也曾经和你有过不愉快,那你愿意和他过拥抱节吗?3、完整欣赏媒体《大熊的拥抱节》幼儿感受和朋友在一起拥抱的快乐情绪三、经验拓展:我们的拥抱节如果我们人类也有拥抱节,除了和好朋友拥抱之外,你还想和谁拥抱?为什么?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2设计思路《数学魔法故事屋——超级擂台赛》是一本很有趣的幼儿启蒙读物,故事讲述了山羊公公为了保护羊群,决定要聘请守卫来对付大灰狼。
他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动物,经过一关关的挑战,最后猎狗当选。
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水平,把题目改成《守卫》,更易被幼儿理解和挖掘故事的内涵。
本次活动我意在借助绘本,在仔细阅读绘本和讨论的基础上,让幼儿明白做合格的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
同时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画面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挑战幼儿的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迎难而上的精神。
3、乐于参加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1、绘本PPT2、统计图两本,选票与幼儿人数相当活动过程一、开门见山,故事引题(一)教师:“山羊公公发现,山上的狼大灰狼越来越多,而家族的成员越来越少,山羊公公决定请一名守卫来保护孩子们。
”提问:1、什么叫守卫?2、哪些动物适合做守卫,保护羊群?(二)教师小结。
二、根据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教师:“消息一传出,来了很多的动物,可山羊公公只需要一名守卫,怎么办呢?”(一)第一关:用木棍比身高。
提问:1、怎么比?2、现场用尺子量一量,几个动物过关了?(二)第二关:举木墩比力量。
提问:1、这一关谁被淘汰了?什么叫淘汰?2、剩下几个动物?(三)第三关:接盘子比灵活性。
提问:1、守卫为什么要灵活?2、用什么办法比灵活性?3、这一关谁胜出了,谁又被淘汰了?(四)幼儿现场参与选票。
教师:“剩下三个,老虎很凶猛,大猩猩很机智,猎狗很忠厚,他们三个都很好,可到底选谁呢?”(五)最后一关:临时守卫。
提问:1、第一天,老虎上山了,看看山羊怎们样了?狼又怎们样了?2、第二天,大猩猩上山干嘛?羊群发生什么事情?3、第三天,猎狗上山以后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帮助羊的?狼有没有抓住羊?(六)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三、回顾故事,组织幼儿讨论。
(一)再次改选选票并说明理由。
(二)教师小结:原来做一名守卫不仅要强壮、勇敢、机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难题。
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3活动目标:1.细致观察画面,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及角色的心理活动。
2.能大胆表达,增强阅读兴趣。
活动过程:一、观察封面,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师: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本绘本图书,在这本绘本图书的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师:老爷爷、老奶奶在干嘛?为什么抬头?表情是什么样?3.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爷爷奶奶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
二、幼儿翻阅图书,观察图片,了解故事。
1. 出示图片。
师:看有个什么动物呀?驴长的怎么样?除了驴还有谁?2. 师讲述故事第一段:从前有座驴背山,山腰间住着个王老汉,王老汉家养了一头大胖驴。
3. 出示图片。
师:这时,谁来了。
还有谁?他会是谁呢?为什么是小偷?(瞧那贼溜溜的眼睛像什么人啊?)4. 出示图片。
师:老虎和小偷看到了这么肥的的驴心里都是怎么想的?(幼儿讲述,师贴图。
)5. 出示图片。
师:晚上。
他们来了。
老虎怎么来?(偷偷摸摸,趴着来的。
)小偷怎么来?眼睛为什么向后看?(东张西望)为社么戴帽子?(模仿小偷的动作。
)6. 出示图片:老虎在干什么?(墙破了,挖墙角)小偷在干什么?(屋顶上,扒开屋顶)7. 出示图片。
王老汉被惊醒了,起床了。
奶奶呢?(有点醒,半梦半醒)。
奶奶说:……。
那漏是什么意思呢?8. 老虎明白漏的意思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什么情况下才抓这头啊!)小偷呢?师讲述老虎和小偷的心里活动。
9. 出示图片。
小偷掉那里?从哪里看出来?他们俩吓的边跑边喊:“哎呀,是漏啊。
”他们认为漏是什么?(旋风石头)10.下雨了,老虎和小偷还想着大胖驴,一回头老虎和小偷碰了面,老虎认为谁是漏,小偷认为谁是漏。
遇到后她们心里怎么样。
二、幼儿阅读,找出故事的结局。
1.师:故事还没有完,大胖驴被吃掉、偷走了吗?这漏到底是什么呢?请孩子们自己翻阅,找到答案。
2.幼儿自由翻阅。
注意阅读姿势,留意页码。
3.师:你在哪一页上找到了答案。
驴怎么样?漏到底是什么?4.师:今天老师讲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漏》。
老师示范书写“漏”边说边讲解漏子的结构。
三、幼儿自由完整阅读。
1.师:这个故事中的老虎和小偷怎么样?真愚蠢真笨,这故事可真有趣,真搞笑。
2.请你自己开始阅读《漏》。
找出你觉得最有趣的一页,然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为什么有趣。
四、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画面的页码,教师点出相应页码的画面,让幼儿说说有趣的原因。
五、活动结束。
活动评价: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4阅读目标:1、能仔细观察图画并理解、掌握故事内容。
2、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要学会尊重、欣赏别人和自己不一样的地方。
3、乐于参加交流表达自己的意见。
阅读准备:绘本《花格子大象艾玛》阅读过程:一、绘本简介:出示花格子的局部图案:"这是什么?"二、绘本共读:封面:原来是一只大象图1、图2:想象艾玛与众不同,其他大象会怎样看待和对待他?图3:“开心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能通过这幅图说说大家是怎么把艾玛当作开心果的吗?。
图4:大家真的在笑话他吗?艾玛为什么这样认为?艾玛溜走了,他有什么打算?图5:此时,艾玛的心情是怎样的?(尽管内心是自卑、苦恼的,可是仍然笑着回答大家——早安。
把不快乐藏在心灵深处,面对大家的是一副微笑着的和善面孔,艾玛具有的是多么优秀的品质啊!)图6:他找的是什么?为什么要找这棵树?这棵树有什么特别?想象,他会怎么做?学一学它的动作图7、图8:这个办法真叫绝!变成跟大伙一样的青灰色了,艾玛又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图9、图10:此时艾玛回家了,又遇到那些动物?我们来看看艾玛离家出走时路过这个地方,现在回家还是这个地方,我们来看看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两幅画颜色不同?(测:去的时候是晚上,现在是白天所以回来的时候颜色亮了。
)师:不是的,其实出去的时候经过这个地方也是白天,到底为什么颜色不同?师:因为出去时艾玛心情不好,再美的景色也不觉得美了。
而回家时心情好了所以看到的景色也显得美了。
你注意到他了吗?怎么认出的?图11:你觉得有什么不对头呢?所有动物都没有认出来它,艾玛觉得有点不对头了……为什么觉得总是不对头?(前艾玛艾玛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现在别的大象都认不是出艾玛了,感觉森林死气沉沉。
生:以前的森林很热闹,很开心。
)图12:段1:为什么那些象会这样严肃而沉默?段2、3、4、5:通过这段故事,你有什么感受?或对艾玛有什么样的认识呢?图13、图14、图15:回顾故事内容,艾玛改变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大象认为艾玛为什么改变颜色?你喜欢这群象吗?为什么?(象群对艾玛的“与众不同”表现出的是包容与尊重。
这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一种美德。
)图16:大象们的包容与尊重,他们的幽默行为会对艾玛产生怎样的影响,此时,你就是艾玛,你的心里会想什么呢?总结:每个生命体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特色,这些特点不分好坏,只要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这只大象吗?作者为什么要把大象画成花格子的?而不是单一的颜色?三、谈谈花格子在生活中的运用.大班阅读绘本教案篇5一、设计思路《梨子小提琴》这个故事温馨优美,蕴含的教育意义也很深刻,如诗入画的音乐定能走进人的心灵。
所以,在大班小朋友中开展这个活动,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首先,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其次,教师帮助幼儿分析这个童话故事,感受作品的情感色彩。
然后,教师鼓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表演活动中,体验到表演的快乐,最后,教师帮助幼儿迁移经验,拓展幼儿的想象创造力。
二、过程实录(一)活动目标:1、欣赏童话故事,感受作品中温馨、友爱的情感色彩。
2、探索并尝试用与作品相匹配的语言和动作表演故事。
3、知道与人友好相处,产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活动准备:1、实物:梨子2、课件《梨子小提琴》3、小动物头饰4、事先有了解小提琴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出示梨子)师:小朋友,这是什么?你觉得这个梨子象什么?如果把梨子切开,你们看看象什么?(出示小松鼠)师:有一天,小松鼠捡到了一个大梨子,它把梨子切开,变出了一样东西,这样东西还能发出音乐呢,你们听。
欣赏《梦幻曲》一遍,提问:小松鼠用梨子变出了什么?你觉得梨子小提琴拉出的音乐是怎样的音乐?你听了想怎样?(评析:以梨子的导入,直接引入正题,非常符合幼儿具体想象的思维特点,并融入了幼儿的想象,激发起他们的说话欲望。
)2、教师结合课件,完整地讲述故事。
师:小松鼠拉起了梨子小提琴,动听的音乐响了起来,小动物们听了,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去看一看。
提问:你觉得这个故事好听吗?好听在什么地方?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想法。
(评析:听过这个故事,幼儿的心中定是思绪万千,这样的随机提问,使小朋友有话可说。
)3、结合课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小松鼠是怎样拉小提琴的?请幼儿模仿。
(2)狐狸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3)狮子听到了琴声,它是怎么说的?说话是声音是怎样的?为什么它会这样说?教师:琴声真好听,动物们都爱听音乐,就连凶猛的动物也不做坏事了。
还有哪些动物也会来听音乐?它们又会怎么说呢?(4)小提琴上掉下的是什么?真的是音符吗?(5)树上结了许多梨子,为什么都被做成了梨子小提琴呢?为什么森林里到处都是快乐呢?(评析:结合课件的针对性提问,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内容,同时也由幼儿自己探索得故事蕴含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