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现状
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停滞过久,水分被过多吸收,排便次数减少(3天少于1次),粪便坚硬,排便困难。
便秘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可见于多种疾病的症候群。
可发生在各种不同的人群,以老年人、长期卧床者、孕妇、儿童多见,尤其是老年人和卧床患者是最常见的护理问题。
国内外的调查显示[1],慢性便秘的发生率约为2%~10%,70岁以上患病率为11.7%~19.5%。
近年来国内外医护人员对便秘问题越来越重视,在治疗和护理干预上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1 便秘的危害
长期便秘的老年患者,因担心诱发和加重疾病而害怕排便,以至于造成恶性循环。
便秘时,
体内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泄,被吸收入血液,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精神淡漠、食欲减退等,给老年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
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
年人,便秘严重时,可因用力屏气排便使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发生急性脑出血、急性
心肌梗死等。
便秘可能导致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而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
有资料表明,严重便秘约有10%患结肠癌[2]。
2 便秘的分类
根据便秘发生的原因及发病机制不同可分为器质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症状性便秘和药物性
便秘4种类型。
2.1 器质性便秘(1)肠管闭塞和狭窄性病变:见于大肠癌、肠道炎症性疾患等。
(2)肠道外疾病:肠管粘连、癌性腹膜炎等。
2.2 功能性便秘(1)一时性单纯性便秘:见于紧张、精神心理应激、生活环境及饮食的改变等。
(2)持续性便秘:也称慢性便秘,老年人以此类型最多见,系指便秘持续或间断迁延1~3个
月以上者,又分为迟缓性便秘、痉挛性便秘和直肠性便秘。
2.3 症状性便秘 (1)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如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等。
(2)内分泌疾患,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2.4 药物性便秘见于应用镇痛剂、麻醉剂、止泻剂、抗胆碱药、降压药物等。
3 便秘发生的原因
3.1 疾病因素疾病导致患者不能正常进食及活动减少,食物摄入量不足,经胃肠吸收后剩余
的食物残渣对结肠壁产生的压力过小,不能引起排便反射。
3.2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等导致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从而抵制外周自主神经对大肠
的支配引起便秘。
3.3 年龄因素老年人口渴感觉功能下降,在体内缺水时也不易感到口渴,这使得老年人肠道
中水分减少;同时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粪便在肠道滞留时间长,导致便秘。
3.4 药物因素许多老年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
3.5 环境及心理因素住院致环境改变,患者原有生活规律被打乱,造成排便困难。
患者有尽
量减少陪护人员负担、不习惯或者羞于床上排便、出血患者怕排便会引起再次出血等心理,
常常养成减少进食、忍住便意、依赖通便剂等不良习惯引起便秘。
4 便秘的护理干预
4.1 观察评估病情评估记录患者排便次数、性状及排便难易程度。
向患者解释引起便秘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4.2 心理护理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和悲观失望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
有学者指出,对便秘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焦虑等不良情绪可能有助于便秘的治疗[3]。
因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要注意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去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态,使其心境坦然,精神愉快,志和气达。
对床上排便有顾虑的患者,向其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和方法,嘱其有便意时不能忍耐,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4]。
4.3 饮食护理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可增加脂肪、高纤维素食和水的摄入,有助于防止便秘的发生。
高纤维素饮食可使大便维持一定的体积并成型,脂肪食物可使大便柔滑,其所含的脂肪酸可刺激肠道平滑肌而使蠕动加快。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在2~3L左右,睡前喝一杯蜂蜜水或清晨空腹饮一杯淡盐开水均有助于大便通畅。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避免过度煎炒、酒类及辛辣刺激、寒凉生冷之物。
4.4 适当活动适当的增加运动量,可促进直肠供血及肠蠕动,因而有利于排便。
运动的内容和方法应根据性别和体力等情况综合考虑。
老年卧床患者应加强床上活动,比如经常做扩胸运动、深呼吸等;自我按摩腹部,用双手食、中、无名指重叠,由结肠向横结肠、降结肠至乙状结肠作环形按摩,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5]。
轻压肛门或做排便动作练习,以增加提肛肌的收缩力。
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协助患者床上运动,如上下肢屈伸、收腹抬腿、提肛收腹等,以牵拉腹部肌肉,同时可增加腹压,以促进肠蠕动。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坚持做仰卧起坐,仰卧起坐能锻炼膈肌、腹肌和提肛肌,有效地促进胃肠的蠕动,有效防止便秘的发生[6]。
4.5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指导患者有规律的生活,注意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即使无便意,也要按时如厕。
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听音乐或看报纸。
有便意时不要克制和忍耐,要立即去排便。
4.6 排便训练对需要卧床的老年便秘患者,定时对患者进行排便训练,每天早餐后按压肛门刺激肛门括约肌,模拟排便过程重建排便机制,争取重建与进餐相联系的刺激反应性排便,逐步适应病房环境,建立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
另外,嘱患者经常进行深呼吸,增加腹肌力量,利于粪便的排出[7]。
4.7 合理应用导泻药老年人可用缓和性泻药如麻仁丸、更衣丸,清晨或睡前口服;还可用开塞露及甘油栓肛门用药,但不宜常用,以免影响正常排便反射而出现习惯性便秘;必要时温盐水1000ml灌肠或戴手套抠出干硬粪便。
对极度衰弱、脱水、机械性肠梗阻、妊娠末期、伤寒、腹部炎症等患者,禁忌使用导泻药。
4.8 其他护理方法对慢性便秘患者在肌电图指导下进行生物反馈训练可取得良好效果[8];推拿、按摩腹部,同时指导配合意念诱导,提高机体对外来刺激信息的敏感性,调节胃肠蠕动作用而促进排便[9];宋春雨等[10]按压天枢穴治疗便秘;陈胜琼等研究了每日2次口服鲜梨汁150ml预防患者便秘[11],均取得良好效果。
5 小结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
便秘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老年人,对健康的危害很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随着老年人疾病谱的变化及医学模式的改变,老年护理已涉及老年人的方方面面。
因此,针对老年便秘的患者,在护理中综合运用各种护理措施,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去除不良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和运动,正确分析病史病因,积极治疗疾病,能有效解除便秘,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普林,李增金,郑宏,等.老年人便秘流行病学特点的初步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1,20(6):132-134.
[2]范怡.便秘的治疗与护理进展.护理研究,2004,18(7):1148-1149.
[3]李岩.功能性便秘与精神心理因素.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7):196.
[4]姜伟娜.癌症患者便秘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进展.Clinical Misdiagnosis &
Misyherapy.2010,23(7):692-693.
[5]马巧玲.对卧床患者便秘的观察及护理.护理学杂志,1998,3(3):124-125.
[6]王淑平.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原因及护理进展.天津护理,2007.15(2):119-120.
[7]陈胜琼. 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预防及护理进展.中国实用医药,2009,4(3):248-249.
[8]林征. 对慢性便秘患者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2,37(4):263.
[9]李燕云. 按摩推拿配合意念诱导法治疗便秘及其护理.现代医院,2005,5(5):58.
[10]宋春雨,宋晓英,杨秀萍.按压天枢穴治疗便秘.护理研究,2003,17(8A):924.
[11]陈胜琼,全小冬,邓若清,等.鲜梨汁预防下肢骨折卧床病人便秘的效果观察.护理研究,2008,22(10):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