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

浅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

浅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网络在线集体备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近来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官方网站――凤凰语文网站(WWW.xxyw.cn)论坛作了很多有益的尝试,颇受老师的喜爱。

网络备课确实改变了教师之间、区域之间各自为战、相互封闭的状况,给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平台。

在线备课确实是一种最直接、最便捷、最经济、最有效的研究方式。

这里就谈一谈利用网络论坛组织教师在线集体备课的尝试与反思。

一、利用网络论坛组织集体备课的实例下面介绍我们于2004年9月7日在凤凰语文网站论坛六年级备课室组织的《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线集体备课的情况。

提前一天,六年级备课室的版主在论坛发布了公告:集体备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明天(9月7日)19:00,本学期我们六年级备课室的集体备课将正式拉开帷幕。

现把有关网友提供的课文和教案转帖至此,敬请关注,并仔细研究教材。

有设想什么的,特别是明天晚上没空或没条件上网的,利用时间差,早早发表自己的高见。

谢谢合作!同时,版主还向经常光临本版块的网友发送网络短消息,邀请他们参加这一活动。

公告发布后,得到网友的热烈响应。

9月7日下午2点,六年级备课室里就开始热闹了。

网友catjun给出了肖邦音乐作品的链接网址,包括肖邦的介绍及代表曲目。

常州的薛辉发来了自己看到的张家港外国语学校朱敏丰设计的一篇教案。

网友卫军、蒋伟新、爱在⑧月也发来了精心设计的教案。

蒋伟新还找到了课文中提到的一支歌《即使你远在他乡》的歌词。

晚上7点,网友们纷纷上线了,六年级备课室里热闹非凡。

熟悉的网友先是一阵问好,然后转入正题。

潘学友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肖邦不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样留在祖国波兰?大家各抒己见,议论纷纷。

版主王卫发了一个资料帖:肖邦死于“肺结核病”,其死因有新说法,让大家多了一份知识。

吴汉平校长谈了他在本校听这一课公开课的感受。

网友catjun的帖子解答了两个问题:①肖邦为什么不留在国内?肖邦最有力的反抗侵略的武器不是他的拳头,是他的音乐作品,像《革命进行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会使波兰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都来反抗和谴责侵略。

如果留在国内,他必然要遭到迫害,因此暂时离开祖国,用大量优秀的鼓舞人心的音乐作品来呼应国内的抗战,这是肖邦热爱祖国的最好方式。

②肖邦为什么请求姐姐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而不说把他的身体带回祖国?心者,人之灵魂也。

肖邦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和平的无限向往,对同胞的无限深情,都凝聚在他那一颗火热的心脏里,因此,肖邦的这个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呐喊,是他爱国情怀至真至极的表现。

这个帖子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网友费成义在办公室忍着蚊子的叮咬发来了当天的教学札记,提出了自己实践后的想法和存在的疑问。

吴汉平校长提出一道练习题:埃斯内尔送给肖邦的礼物是________。

许多学生答的是:一只装满祖国波兰泥土的银杯。

他说,还是改为:装满银杯的祖国波兰的泥土。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动,意义却大不相同,博得了一片喝彩。

晚上8点了,网友微微对照新课标,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在学生充分收集资料阅读资料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场景.谈自己对肖邦这个人物的理解,补充进自己课外查阅的与该内容有关的资料。

说说自己还有什么问题,有感情地读读这个场景描述的内容,甚至可以选择演一演当时的情景,有音乐的则配以音乐,以增强感染力,还可以配一些有关的名人名言来增强自己语言的表现力。

当然整个过程不能忘了学生的评价。

网友非儿提出:对肖邦的认识应该是两点:第一是一位有才华的音乐家,第二是一位爱国的音乐家!对教学的认识:既然肖邦是音乐家,那就让我们在音乐中去认识肖邦!①引人入胜读文。

聆听《革命进行曲》,用激昂的音乐感染学生,让学生谈谈听了音乐的感受,使学生产生疑问:谁写下了这乐曲,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写的?进入文本。

②推波助澜悟情。

可以通过朗诵《即使你远在他乡》(深情的朗诵也是一曲流动的旋律),感受离别的悲(理解“悲”什么:与亲人离别,与灾难中祖国的离别,不能留在祖国战斗)。

③荡气回肠明理。

离别的“悲”带来的是巨大的创作激情,肖邦用音符作为自己战斗的武器,再次聆听《革命进行曲》,造成强烈的情感冲突。

最后在《安魂曲》中,谈谈想对这位英年早逝的音乐家说些什么。

晚上9点,版主沉郁发来了肖邦《革命》练习曲的背景资料,并且上传了音乐。

网友蒋伟新发言:课文的第二小节“送别”让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改编成课本剧,我觉得十分有利于学生对语言文字和人物品质的理解。

版主沉郁发言:好建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搞个《走进肖邦》的综合实践。

演奏肖邦的曲目,介绍肖邦的事迹,表演肖邦的事迹等等。

晚上10点,凤凰语文网的管理员沈高明同志发来了贺语。

凤凰语文网的资深版主甜甜的语文也来到六年级备课室参与讨论。

晚上11点了,凤凰语文网论坛还有108人在线。

晚上11点25分,版主王卫对当天的在线集体备课活动作了小结,但是仍有不少网友不愿离去,继续在发表意见。

讨论一直延续到次日凌晨1点15分才结束。

二、对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的反思1.创造了最有利的集体教研活动的机会。

①节省费用。

平时组织一次百人以上的较大规模的教学研究活动,必然要有相当的资金费用,包括车旅费、食宿费用等。

一人的费用不多,百人以上的费用总和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而利用网络论坛组织在线集体备课,只需要具备上网条件,那一点点上网费与车旅食宿费用相比,简直微乎其微了。

9月7日的这次网络在线集体备课,我们没有拉一分钱赞助,甚至可以说没有额外花一分钱,就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职称级别的一百多位教师,在网上进行集体商议,互相切磋。

②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和合适的条件下学习。

网络在线集体备课,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选择时间和上网地点,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反复地学习,可以将集体备课的内容下载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再进行加工、提取和编辑。

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方便地提取和使用自己所采集、加工的资料。

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线集体备课这个帖子,在短短的5天内,它的浏览人次迅速超过了6000。

2.改变了把集体备课当成是找教案的观念。

《人民教育》登载过一篇题为《教案是否要来一次革命》的文章。

当我们实际备课时,不难发现,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上不断涌现新的教育教学成果,有的甚至是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的教案精选,用老师们的话说:“放着这么优秀的作品不去采用多可惜,何苦要再去动脑,吃力不讨好呢?”看看,教师并不是不愿自己备课而是觉得没有必要。

显然,教师把集体备课的内容转化为推荐或照搬名家的现成教案。

当然,专家们的作品值得学习,其他途径得到的资料也可借鉴,这是新课标一再倡导的资源共享的理念,也是集体备课的目的所在,但这并不等于可以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

这种思想的存在说明教师对集体备课的内容缺乏正确的认识。

网络在线集体备课,具有即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你提出的问题迅速得到大家的关注,大家的发言也许会触发你的灵感。

所以这次在线集体备课也得到许多网友的认可。

3.避免了集体备课中普遍存在的语言霸权现象。

现在日常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有一种倾向,就是领导或骨干教师的意见往往作为一种导向性的观点存在,而且这是一种主观霸权语言形式。

这就导致一种很大的危险,许多年轻教师创造性的观点很可能就被冷落了,参与备课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

最后,集体备课也不过是流于形式,成为个别人的“演讲”。

更可怕的是,对于有些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见解的年轻老师,其思维很容易跟着经验走,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能力。

网络在线集体备课,不存在官僚氛围的职权效应,谁也不可能有语言霸权,每个人发帖子的机会均等,你的发言精彩,自然会有许多人回帖响应,这也调动了参与教师的积极性。

在这次在线集体备课中,网友爱在⑧月说,我可是把最近非常喜欢看的《成吉思汗》抛弃了来备课的。

网友陈令骧说,是呀,真希望这样的集体备课能多搞几次。

网友西风客在中途还贴上了一段Flash,让大家轻松一下。

没有行政命令,没有金钱回报,这么多的教师都聚集到一起来,这不正是教学研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吗?这样就利用网络技术使得过去备课的“各自为战”,转变为“大兵团作战”,大大提高了运用网络的效益。

4.张扬了每个教师的个性。

教育教学是充满个性化的创造性劳动,完全意义上的整齐划一是对教育的一种戕害。

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中说“实施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为学生个人个性发展服务来实现的”,而要发展学生的个性,首先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个性才能培养个性。

而平时集体备课中,新教师总要服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普通教师在各级领导前面也自然“谦虚好学”,说是集思广益,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以集体的名义将每个教师的个性抹掉了。

网络在线集体备课中,不少人用的是网名,网友之间不一定熟识,初出茅庐的年青人也可以与特级教师大胆地辩论一番,不需要考虑职位,不需要照顾面子,有一说一,实话实说。

这样,每个教师的个性都可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张扬。

5.利用网络论坛组织集体备课的注意事项。

①提前公告,好有所准备。

要在网络论坛组织集体在线备课,一定要提前发公告,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让更多的人知道这回事,相当于是一个广告;二是让参加的人有个准备,知道要讨论什么,不打无准备之仗。

②邀请名家参加,提高品位。

比如经常光临凤凰语文论坛的海之蛟龙、函谷人、山之清湍等都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如果一次在线集体备课能邀请到名家参加,不仅会增强吸引力,还会让其他所有参加者有与名家直接对话的机会,一定会让教学一线的老师受益匪浅。

③给骨干网友发网络短信,吸引人气。

凤凰语文论坛的骨干网友如甜甜的语文、高子阳、陆友松、王卫等,不仅仅是版主做得好,他们也是小语教学的名家。

有了他们的参加,集体备课的质量就有了保证。

④提前准备好一些素材。

因为各地的教材版本不一样或是所任年级不一样,所以有的网友并不知道课文的具体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一些准备工作。

比如先把课文内容和课后习题贴出来,然后介绍一些背景资料,再发一些网上搜集的设计方案,上传一些图片或音乐资料等。

这次《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在线集体备课,就是由于事前准备充分,取得了良好效果。

我认为,网络集体备课必须体现动态生成的特点,围绕一个主题,在互动对话中超越与提升,在体现实用性特点的同时,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

这样,才能通过网络备课这种形式,有效激活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镇江市丹徒区高桥中心小学)责任编辑:许元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