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指导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指导第一篇:小学生二年级作文指导小学作文指导备课教案1、写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段时间师生的一系列动作写前准备:本次片段训练,要求写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段时间师生的一系列动作。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抓住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是写好本次作文的关键,写时要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作文指导1、根据要求,本次习作是写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一二分钟内师生的动作,不是描写课间或上课时人物的动作,要注意审清训练规定的时间。

2、复习课文《你们想错了》和《一个粗瓷大碗》,学习作者运用准确而恰当的词语对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以及抓住人物个性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3、指导学生细致观察上课铃响到开始上课这段时间里,老师怎样走进教室,怎样看学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同时也要观察同学们在这时的表现:急忙跑进教室,摆好书本,端正坐好等待老师上课。

观察时要注意捕捉人物在瞬间的精彩动作和神态。

4、将所观察到的人物做个筛选,有重点地选几个有特点的同学来写。

描写要作到语句通顺,用词准确,句与句要有顺序地连接起来。

学生例文上课铃响了零零零,上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冲进教室,沸腾的校园顿时安静下来。

梅龙同学坐在座位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飞快地从书包里拿出书本放在桌角上,然后端端正正坐好;“小不点儿”张文急忙咽下嘴里的面包,赶紧挺直身体。

王老师像往常一样夹着书本微笑着站在门口环视全班同学。

刹那间,教室里鸦雀无声。

只见王老师步履轻快地走上讲台,放下书本,从粉笔盒里拿出一根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起来……这节课就这样开始了。

指导后记:小作者经过细致观察后,从两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上课铃响后同学们迅速坐好准备上课;二是老师走进教室开始上课是情景,真实地再现了学习生活的场面。

但文中缺少曲折、精彩的情节。

2、写一种小动物写前准备本次作文的内容是写一种小动物,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积累材料。

本次作文的要求是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写好这次作文的关键是抓住小动物的特点写清楚。

为了写好这次作文,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重新阅读本单元课文,尤其是《我们家的猫》,再次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

2、选择一种自己比较喜欢又常见的小动物进行观察。

观察时:(1)要抓住小动物的特点。

特点就是它的外形、生活习性和用途等方面特殊的地方。

(2)要细致、耐心,发现一些小动物的奥秘。

(3)要在平时就留心观察,每次观察完,注意把观察的内容记下来,积累材料。

(4)写时要按一定的顺序。

作文指导1、根据作文要求,按自己的喜好确定一种小动物的名称作为作文的题目。

2、描写小动物的时候无论是写它的外形,还是生活习性或是其他,都要注意选择最能反映小动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

3、我们写小动物,并不是把所感受的用三言两语概括出来就行了,必须进行具体描写,再现小动物的原貌,使读者一看作文,小动物的样子就能活现在眼前。

4、写这篇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如写小动物的外形,可以“先整体后部分”,也可“从头到尾”,序,要写清楚小动物先做什么,再做什么,作后做什么。

5、要写出感情。

同学们在描写小动物时,一定要注意把它的可爱之处写具体,写出自己的感情,并使读者受到感染。

6、写作文之前要先想好。

做到胸有成竹。

写时要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写完以后,要认真修改。

例文牡丹鹦鹉我家里养了两只牡丹鹦鹉,它们每天都快乐地生活着。

牡丹鹦鹉身上的羽毛颜色十分鲜艳。

头部以红色、黄色的羽毛为主,其中还夹杂着一些灰色的羽毛,脖子是浅黄颜色的;身子主要是绿色的,背部是翠绿色,腹部是浅绿色;翅膀末端还有一些黑色的羽毛。

除了漂亮的羽毛,小鹦鹉还有更美丽的地方呢!它的眼圈是纯白色的,就像带了一副白眼镜;它湾湾的鹰钩嘴是大红色的,好象刚涂过口红;它的爪子是灰白色的,站立时可紧紧抓住小木棍儿。

各种颜色组合在小鹦鹉身上,使它显得十分漂亮,就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难怪大家都叫它“牡丹鹦鹉”。

小鹦鹉做爱吃小米了。

每次我喂它们小米似的时候,把头深深地扎进小碗里,一下接一下地点头,小米就一粒接一粒地进了她们的嘴,到了她们的肚里。

每天早上天还没有大亮,小鹦鹉就起来了,她们梳理完自己的羽毛就吃东西,然后,一整天她们都唱着动听的歌,互相追逐,做着游戏。

等天完全黑下来了,她们才肯钻进我为它们做的小木房子里休息,缓缓进入梦乡。

小鹦鹉我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欢乐。

每当我做完作业,我都会搬来小椅子坐在鸟笼旁,与她们一起玩。

小鹦鹉,你们是我的好朋友,我喜欢你们!指导后记这篇作文达到了这次写作要求。

小作者观察细致,全文层次清楚,描写具体、生动。

写小鹦鹉样子的时候,按由上到下的顺序抓住了鹦鹉羽毛颜色的特点。

描写小鹦鹉习性的时候,突出了她们最爱吃什么和她们怎么吃。

文中的比喻很形象。

但文章积累的观察材料不十分丰富,如在写鹦鹉一整天的活动情况时,内容不够充实,特点也不突出。

3、写一件事写前指导本次作文是写一件事,训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选材和记事能力。

写好此次作文的关键是选择的事情要确实让人难以忘怀。

具体要求是写清事情的经过和难忘的原因,做到有中心,有条理,语句通顺连贯。

作文前通过回忆,确定要写的事情,然后列出提纲。

作文指导1、复习课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学习作者通过回忆把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

可以按照课文的思路回忆一件事情。

2、在叙述事情过程中,要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要把事情的经过和为什么令人难忘作为重点,要详写。

3、为了充分说明事情让人难忘的原因,可通过看、听、想的方法,把看到的场面、听到的议论、想到的事情可能产生的深远意义都写清楚,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4、习作的结构可以这样安排:先写事情的起因,然后重点叙述事情的经过,要详写,最后写出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想,也就是“难忘”的原因。

当然,还可以运用倒叙的方法来写。

5、写好后认真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连贯。

例文难忘的一件事今年暑假,我去乡下舅舅家住了半个月,遇到的一件事至今难忘。

问他为什么不读书,他回答说:“种田人识不识字不要紧,只要能劳动”。

我应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

的确,表弟年龄虽小,却肯劳动,能挑、能背,养猪、喂牛样样行。

我不能与他相比,这倒使我挺佩服的。

一天,我随他去河滩打猪草,忽见一只喜鹊停在前边不远的地方。

表弟将手中的镰刀猛地扔过去,竟一下子击中喜鹊的翅膀。

那喜鹊垂着受伤的翅膀,蹦跳着仓皇逃跑。

表弟飞步上前,只一扑,喜鹊成了他手中的俘虏。

我上前看那喜鹊,它瞪着眼,翘起嘴,唧唧唧地叫着,像在质问我们:“我没有损害你们,为什么要击伤我!我没有罪,为什么要逮捕我?……”一天,对表弟说:“小弟,喜鹊是益鸟,应该保护……”“什么益鸟不益鸟,我不懂!”他一句话把我顶了回来。

我是新像被人揪一把似的吃了一惊。

再一想,他只知道劳动,没有文化,是不会懂的呀,待一会儿到了家,我找舅舅再设法解救这只受伤的喜鹊。

谁知到了家,我一转身,表弟和舅舅一起把喜鹊给杀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喜鹊成了盘中餐。

舅舅用喜鹊肉下酒,表弟啃得津津有味,而我,端着饭碗怎么也吃不进饭……这件事虽已过去很长时间,却使我难忘;每当想起,心似乎要呐喊,但又能说什么呢?指导后记本文符合训练要求,达到了训练目的。

小作者选取的是一件小事——表弟捕捉喜鹊,但却从小事中反映出大的中心,即没有文化的舅舅和表弟不仅不懂得爱护益鸟,而且是近乎于愚昧。

正是这一点,这件小事才让小作者*难以忘怀。

小中见大是本文的突出特点。

第二节中的铺垫手法,也为增强表达效果起了很大作用。

4、写一处景物写前准备本次作文的要求是观察一处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写一段话,把主要景物写具体。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重点是具体地写出主要景物特点。

写好此次作文的关键是:认真观察,抓住特点。

1、组织学生到郊外、公园、风景名胜却实地观察,并记下要点。

2、复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看作者是这样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并记叙的。

3、要做到先说后写。

可以通过队会、班会,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集体评议。

作文指导1、选择景物,缺点题目。

写景的作文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困难,要求学生选自己最喜欢的、最熟悉的、有明显特点的景物来写,再根据所选的景物拟题目,如《秋游**》、《美丽的***》等。

2、找准特点,突出重点。

对于景物特点,学生可能一时难于抓住,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类比、反衬等方法,使学生明白如何去抓住景物的特点。

3、启发想象,写出真情。

在实地观察时,要透过景物特点,启发学生从这些特点中发现什么,想到什么,还能由此联想到什么。

4、理清思路,列出提纲。

教师可以让学生列出简单的写作提纲,同时标明可以介绍些什么。

通过列简单的写作提纲,学生在写作时,能做到心中有数,克服盲目性、随意性。

学生例文公园一角秋天到了,公园更美了。

特别是公园里的花圃更是吸引人。

花圃里,最显眼的要数菊花了。

它虽然没有牡丹花那么娇艳,没有茉莉花那么清香,可是却千姿百态,颜色各异。

春天,百花齐放,争芳斗艳,而菊花却默默地等待,非要与秋霜争个高低,这是多么高贵的品质呀!花圃中间有两枝腊梅,开着星星点点的花儿,飘着清香,和菊花一样点缀着秋天,真是各具特色!花圃的四周是万年青,叶片虽老了,却依然青翠可爱。

松柏挺拔高大,她们不怕寒风暴雪,把绿到处小草已经枯黄了,但夹杂在其中的几朵黄白色小花仍顽强地开着,蝴蝶、蜜蜂仍在起舞、盘旋。

啊!菊花、腊梅、万年青、松柏、小草、蝴蝶和蜜蜂组成了公园中美丽的花圃,点缀着绚丽多彩的秋天。

指导后记小作者抓住公园一角的花圃写。

写出了花圃中的菊花、梅花、万年青的特点,也写出了秋天的特点。

虽然这些植物是常见的,但透过小作者的细心观察,把公园一角——花圃介绍得清楚明白。

不足的是缺少细节描写,因此不够生动。

5、写一种植物写前准备本次是一次限制观察对象的作文训练。

要求观察一种植物,如一棵树,一盆花,一种蔬菜、水果等。

观察场地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

写好这次作文的前提的认真组织一次观察活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注意观察顺序,可由整体到部分,或由远及近。

中年级学生观察事物不细致,只看大的轮廓,不注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部分的特点,因此,在指导观察时,要强调把植物的干、枝、叶、花果的形状、颜色是什么样的看清楚。

通过观察归纳出事物的特点,作文内容就具体了。

作文指导1、学生汇报所观察植物的名称、形状、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及观察时的感受。

提示学生,以植物名称为作文题目。

2、从课文中学习写一种植物的方法。

《荷花》一文按总——分——总的顺序,重点写了“半开的“、”全开的“、”待开的“荷花的形状、颜色,写得形象逼真。

本单元课文《高大的皂荚树》前四个自然段写了皂荚树高大、茂盛的特点。

先总写,再具体地写,接着按时间顺序写了皂荚树给同学们带来的好处,最后写联想,表达了喜爱之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