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三年级语文老师在设计《可贵的沉默》教案时要引导孩子从自己做起,从平时做起,学会关心长辈。
小编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读“迅速、蕴藏”等词语,理清课文条理。
2、让学生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习如何去关心和爱护别人,从而使学生懂得做子女的也应当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3、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为什么说这种沉默是可贵的。
教法学法:启发、质疑;自学、朗读、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我知道大家听歌!(放生日快乐歌).知道这是什么歌吗? (生日快乐歌).熟悉吗?那么听到这首生日快乐,你想到了什么?(指名说:过生日,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带我去过生日,生日礼物,切蛋糕…..)的确,关于生日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这其中也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板书课题:17.可贵的沉默).下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请同学们自己来学习这篇课文,老师给大家自学提示:第一点:认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第二点:借助字典学习理解生字,新词.第三点:同学之间互相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请同学帮助解答.同学们自学之后,老师再来检查,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开始吧!2.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词:迅速蕴藏霎时寂静恰好犯错稚拙烦恼⑵指名认读,纠音。
(3)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说,教师小结)三、朗读感悟,唤发爱意。
(一)学习课文(1~9自然段)。
1、当我们读到老师问,你们的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是哪一天吗?他们是怎么向你祝贺的?这个时候课堂上出现了怎样的场面?(指名回答,师板书:热闹)。
2、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这幅图就是当时课堂热闹的场面,课文那几个自然段描写的这个热闹的场面呢?(指名回答)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从中找找描写课堂上“热闹”的语句。
4.指名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句子):①自由句子,读完以后,感受到了什么?②你能找到描述这种心情的词吗?③找找从哪些词中还能体会到他们的兴奋?(神气十足、左顾右盼)④ 你们能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吗?齐读⑤从这这几句话中,“我”知道孩子们是——快乐幸福的。
⑥他们的快乐是谁给的?⑦小结:是的,父母给了他们一个个难忘而又快乐的生日,他们就是用这种方式来向孩子们传递着自己无微不至的爱心。
孩子们感受到了吗?你们感受到了吗?你们也是懂得爱的孩子,真了不起!(板书:感受爱)5、父母之爱有如浩瀚的大海,如此深沉而不张扬;如此平实而真挚,世界上没有比这父爱母爱更伟大、更无私的了,在此,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最熟悉的歌,我们听听。
(课件播放歌曲《妈妈的吻》)6、你从歌中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感悟)过渡:对!孩子们会感受爱了,但“我”觉得还不够。
(课件出示重点句:我想去寻找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这极为“珍贵的东西”。
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呢?下面的文章会告诉你们答案。
(二)学习课文11~14自然段1、学生自读11~14自然段2、在解决答案之前,老师想问问你们:你们有几个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预设1:有许多同学都知道父母的生日,教师便顺势表扬,与图2中的小朋友对比,引出下文的学习。
预设2:许多同学沉默了,则采访:你这时在想什么?(让学生说出心里话)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2)图中的小朋友全都沉默了。
(板书:沉默)4、他们由原先的热闹变沉默了,猜一猜,他们在想什么?(生自由说)5、小结:对!他们在沉默中思索着(析书:思索),在沉默中,孩子们认识到了自己做得不好;在沉默中,孩子们懂得了回报父母之爱;在沉默中,孩子们产生了爱父母的意识。
6、沉默之后,教室里怎么样了?(相机板书:热闹)只是与沉默之前的热闹已经不一样了。
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指名回答)7、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极为珍贵的东西是什么了吗?(出示课件生回答,回报父母、关爱父母)过渡:那么,我们该怎样来回报这深沉的爱呢?孩子们又是怎样回报父母之爱呢?(三)学习课文15~17自然段1、快速浏览15~17自然段2、孩子们是怎样回报父母之爱呢?你从哪看出?(指名答)3、孩子们的回报给父母带来了什么?(快乐、幸福)师小结:对呀!哪怕一件微不足道的礼物,一个甜甜的笑声,一句简简单单的祝福,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都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板书:回报爱)4、教室里由热闹到沉默,又由沉默到热闹,这前后不一样的热闹,不也说明了这一分钟的沉默是可贵的。
所以老师感受到,这对他来说是多大的享受啊!(课件出示: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①你能联系上文,试着填填这三句话吗?出示句子: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了—————。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受到————。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
③小组交流。
④指名发言。
5、师小结:现在,你们知道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吗?(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反思,他们懂得了用自己的行动为他人带来快乐;这一分钟的沉默,使爸爸妈妈感受到了来自儿女的关爱;这一分钟的沉默,使孩子们长大了,老师感到无比欣慰,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这正是沉默的可贵之处。
)四、课外延伸,掀起爱浪1、同学们,文中的孩子已经明白了得到爱就应该回报爱,你们呢?请大家回忆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想想父母平时为自己操劳的情形,此时我想你一定有很多话想给你父母说,是吗?(指名说)2、你们说的真好,在这里,我就借用一句广告词儿:“心动不如赶快行动。
”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你们就赶快筹备礼物吧,但愿你们的礼物会给父母带去幸福、快乐,给周围更多的人带去爱!(板心形:爱)3、结束语:最后,让我们一起满怀觉悟地诵读一首诗,让我们在诗中结束我们的一堂课。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可贵的沉默》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祝贺、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迅速、蕴藏、重复、安静、沉静、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结合课文插图,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课文描述的场景,让学生从孩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爱父母,关心他人是本课的重点。
体会沉默的可贵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本文描述的是学生生活中的事,学生读起来比较容易进入情境,也容易受到感染,可采用读读,议议,说说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可贵的沉默。
2、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沉默”?(沉默就是不说话)3、齐读课题,质疑。
师: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呢?谁沉默?在什么情况下沉默?他们沉默时的神态怎样?沉默之后是一种什么情景呢?……)二、学生自学,解决疑惑。
1、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
把不理解的词语画下来。
(2)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不懂的词句做上记号。
(4)小组合作学习,把自己不理解的,不懂的词句与大家交流、讨论。
2、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检查自学,交流反馈。
1、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注意正音,“霎”“稚”“拙”为翘舌音,“犯”“烦”为前鼻音,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2)、识记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记生字。
“稚”“恰”可与“唯。
”“哈”比较记忆。
(2)课件出示生字词,检查新词读音祝贺迅速重复安静沉静恰恰缓和外婆建议惊喜表达烦恼享受神气十足左顾右盼蕴藏霎时寂然无声瞥了一眼犯了错误错误稚拙赦免2、运用各种方式理解词义。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
骄傲:本文是自豪的意思。
神气十足:形容十分得意而骄傲的样子。
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索性:直截了当,干脆。
寂然无声:非常安静,没有声音。
沉默不语:不说话。
瞥了一下:很快地看了一下。
赦免:依法定程序减轻或免除对罪犯的刑罚稚拙:幼稚笨拙。
四、小组合作,理清脉络。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一节课上,老师询问父母给学生们过生日的情况,大家情绪热烈,滔滔不绝,可当老师问谁知道父母的生日时,教室里立刻沉默无声,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懂得了要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
)(2)哪些自然段是写图一上发生的事?哪些自然段写了图二发生的事?五、指导书写,巩固字词在指导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如:写“贺”“顾”“烦”,“贺”的下半部是“贝”,“顾”“烦”右边是“页”,要注意三者之间的联系;“迅”“速”“达”有相同偏旁“辶”;“婆”“议”“达”为形声字;“恰”“犯”“议”结构上都是左小右大,书写时应该多加注意;对“稚”和“享”字应该注意各部分的比例。
六、作业超市,自主作业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抄写下来。
2、用你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模拟情节、导入课文1.模拟课文情节看着漂亮的蛋糕,听着优美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1)“爸爸妈妈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异口同声)(2)“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了吗?”怎么祝贺的?(七嘴八舌)(3)“‘知道的’‘祝贺的’请举手!”(神气十足左顾右盼)(4)“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请举手!”2.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刚才模拟了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可贵的沉默》,学生质疑: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二、从图入手,激发兴趣课件出示两幅画面。
看看同学们的表现,能用一个词,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吗?三、细读课文,体味情感(一)学习课文1—9自然段1、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开始这样兴奋,快乐呢?让我们小声读读课文的1—9自然段吧。
2、从哪儿看出同学们当时特别兴奋、快乐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指导朗读。
重点指导第9自然段:出示这一段(读出孩子们欢乐、骄傲、得意的情绪以及教室里热闹的气氛。
)4、分角色朗读5、过渡:看来我们都和文中的孩子一样,爸爸、妈妈都知道你们的生日,并为你们祝贺,你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板书:感受爱)那么,又是什么原因使同学们变得沉默了呢?让我们来看看课文的10—13自然段吧!(二).学习课文10—13自然段1、此时课堂上的气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