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高考理综生物试卷分析

高考生物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一.高考生物试题分析(一)体现了《考试说明》的精神2011年高考试题充分依据《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题目较好地贯彻了《考试说明》精神,试题内容、题型和试题结构等均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试题蕴藏思维分析含量大,综合性强,较好地发挥了高考应有的考查与选拔功能。

(二)试题注重考查教材基础和主干知识2011年高考试题必修教材考查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呼吸;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RNA和线粒体;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癌变;减数分裂;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神经调节和动、植物的激素调节;种群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盐调节;基因工程、胚胎工程。

试题注重考查教材的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涉及二十多个知识点。

(三)借助图文信息载体,突出能力考查第1题用文字表述出植物生长、发育和人体生活、代谢方面的实例,让考生分析与激素无关的是哪项;第4题设计了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让考生分析各项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什么;第7题提供一个圆形隶属关系图,让考生分析体液、突触、核酸和免疫各包含的内容,找出不符合图示关系的一项;第26题提供一个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模式图,让考生分析回答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能量流动、稳定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的问题,以图中的鱼为例,牵引到水盐调节,让考生回答相关问题;第27题通过图文展示问题情境,并提示“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再从图解中能提取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为15:1的信息,考生必须经仔细分析才能得出:只有隐性纯合体才表现为卵圆形果实,不论有一个或两个显性基因都表现为三角形果实,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此题变相地考查了考生对必修二教材第10页图1-8杂交实验分析图解的理解与掌握;第35题提供利用正常大鼠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的流程模式图,让考生分析回答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方面的问题。

(四)加强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2011年高考生物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突出并加强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

从试题看,首先重视了对教材实验的考查,例如第6题把教材中的“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线粒体”和“观察DNA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4个实验综合起来考查,不仅考查了实验材料、实验原理,也考查了考生综合分析能力;第27题第(4)小题告知有3包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和aaBB的荠菜种子,由于标签丢失而无法区分,请考生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每包种子的基因型,此题既能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也能考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五)综合性更进一步加强今年的高考题更进一步地加强了综合性,例如第1题围绕植物果实发育、植株表现顶端优势,人的血糖调节以及神经调节综合设问;第6题涉及4个实验。

每个试题都是围绕某一素材立意,从多方面、多角度设问,考查考生对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理过程、基本结构、生物学实验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以及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这样既能扩大知识覆盖面,也能尽量多地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能力,这是我们在备考复习中应重视的。

(六)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第26题从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切入,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群落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能量流动和稳定性等方面的问题;第35题为了人类疾病的致病机理的探讨和治疗药物的筛选,以制备遗传性高血压转基因模型大鼠为背景,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方面的问题。

总之,今年我省的理综合生物试题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注重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创新性;密切联系科学技术、生产、生活、生态实际,对高中生物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二○一二高考备考建议(一)深入研究《考试说明》和教材,准确把握备考方向《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直接依据,2011年高考《考试说明》对2012年高考有重要参考价值,估计不会有大的变化。

在一轮复习时对每个知识点应先参照2011年的《考试说明》结合教材细化分析,按照人教社教材确立应把握的程度,确定应掌握的主干知识及相应的概念、原理。

我们要深入地潜心研究《考试说明》,对《考试说明》的研究要做到三个明确:明确说明在题型结构、题型功能和能力层次要求上的特点;明确考察内容的重点和关键点;明确考试样题体现的特点。

对“考试要求”中知识点、能力点要熟记于心。

要深入研究我省五年的高考题,理会知识在高考题中如何显现?由于考纲规定的知识内容宽泛而不具体,对每个知识内容应结合教材内容认真研究,有些内容应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例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这个知识内容的考查,今年高考就联系到了外来生物入侵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把握好备考的方向。

对每项知识内容要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进一步界定好复习的范围,该拓展延伸的和应适当补充的应扎实到位。

教师要将考试说明和高考样题的特点“渗透在备课中,体现在课堂内,落实在练习上”。

另外,对考纲有而教材没有的内容要引起重视,要进行适当补充。

例如: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只有探究活动,而正文中没有文字资料);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只有资料分析);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应用;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模拟尿糖的检测;探究水簇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等等。

以上这些考点应深入研究教材探究活动、资料分析或相关内容,配合恰当的习题,让学生明确各考点高考要求的含义、掌握涵盖的知识、过程和原理等,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夯实基础,构建网络高考生物试题年年都有创新,年年都在变化,但试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离不开教材基础知识,题目再灵活,也是“题在外理在内”。

所以我们应在瞄准目标的前提下,扎扎实实地夯实双基,对范围内的知识内容要深刻理解,形成自己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不管是一轮系统复习还是二轮专题复习,都应引导学生回扣教材、挖掘教材,抽取知识链条构建知识网络,以利于学生把获取的课本知识信息归类整合,在头脑中形成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要注重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熟练、透彻、全面。

这样才便于掌握和综合性地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抓纲务本,落实好教材基础知识,切忌好高骛远,撇开教材以广泛做题代复习。

必要的考练应当有,但要练得精、练得准,练到点子上,练习要围绕知识网络,既要照顾到面,又要突出重难点。

高三复习教学中要注意知识的拓展延伸,要进一步利用好教材中的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数据分析、技能训练、探究、调查研究等实践性栏目,这些内容是知识的完善、拓展与应用的实例,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复习应达到深入挖掘教材、强化教材基础知识、透彻理解教材、活用教材的目的。

(三)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高效、优质的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保障。

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让学生能主动地去寻求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要有效率意识:课堂时间主要用来解决重要的、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能在一些非重点的问题上浪费时间。

教师要有层次意识:在课堂提问、疑难问题的点拨、师生交流、课堂评价等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策略。

教师要有调控意识:学生活动应在教师指导下有序进行。

教师要有联系意识: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新授知识的,就应该与新知识联系起来讲授。

这里面应该包括初中学过的知识,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都与高中知识有密切联系,因此,高中教师应该熟悉初中教材,这样有利于在教学中搞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以上所述是高中生物教学落实市教育局“质量效益双高”工程的具体措施,望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望见到实效。

在加强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课时减少而高考内容没变,这就逼着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属于我们的时间,为提高课堂效率下一番功夫。

所以我们在高三备考复习中要更进一步深入研究复习课、习题训练课、讲评课的课堂教学模式。

高三复习都实行学案导学,复习课学案制定要抓实集体备课,凝聚集体的智慧,要注意引导学生回扣课本,鼓励学生依据教材知识独立解决问题,教师把握好“导”的时机和时间,要留有充分的时间供学生看书、思考、构建出知识网络。

习题训练课导学案拟定教师要进一步精心设计习题,瞄准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的中低档题和做过的经典好题,对题目进行挖掘,在系统强化教材知识,照顾到知识覆盖面的前提下,注意对其进行变式、拓展、创新和归类,做到精练。

讲评课导学案要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提高测试后讲评的实效。

要高度重视试卷讲评工作,采用三段式的讲评模式,讲评前要认真分析学生试卷、试题特点,备好讲评课,形成讲评课教案;讲评过程中要实现师生互动,以错题为载体,认真查找错因并进行变式补救训练;讲评后要修改百分卷。

教师要上好讲评课,需做到讲试题结构、讲审题、讲规律、讲思维方法、讲联系、讲规范、讲异同,讲学生做题中的易混点、易错点,促使学生掌握规律性和特殊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对比性、创造性、规范性。

(四)突出能力培养提高2012年高考是高中实施课改后的第六届,高考生物试题肯定还要尽可能联系生物科技、生物学事实、人们的生活经验、人体生理和社会实际,肯定要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肯定要突出能力立意的思想,一看题就知答案的题会很少出现。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在备考复习中要引起高度重视。

现结合2011年《考试说明》中对能力的考查和要求,分别谈谈应考策略:为了训练和提高理解能力,对所学过的知识内容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刻、透彻理解,要掌握其内涵,要与具体问题进行联系。

并能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解题时要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生物学新情景问题进行解释、推理,依据教材作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为增强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对知识内容表中列出的生物实验与技术,要真正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掌握相关操作技能,能综合运用方法和技能验证生物学事实,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另外,要高度重视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一定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结论这些环节。

2010~2011的高考题中实验与探究能力考查“稳”中有“变”,2010年的第27题(3)考查的是让考生自己设计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2011年的第27题(4)是要求考生设计实验方案,确定丢失标签种子的基因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