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技能训练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设计者:班级:指导教师: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塑料工业的飞速发展,对注塑模具的设计与生产提出了质量好、制造精度高、研发周期短等越来越高的要求,能否适应这种需求已成为模具生产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模具技术是融合机械工程、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数控技术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本文中针对XX注射模具制定出合理的设计结构,其中包括成型部分及其零部件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
根据分析,设计了一套塑料注射模具,并对模具以及主要零件进行了CAD绘图。
关键字:注射模具,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冷却系统TK04-ABE理料件注望模具设计【全套CA--360压缩32正式版文件操作IM帮助添加解压H一建解压删除合口之亘J94-ABS塑料件注塑模具没计[全套CAD图^K+word图明书】j叱•解包K晅315MB名称压缩后型…[上汲目录]文件夹,21-1xx模具课程诗•逸•文・doc383.0KB198.5KB MicrosoftWord...©21-1xx模具课程设计论文更新搐要前言doc392.0KB221.4KB MicrosoftWord...3*23-1ABS塑料件,DWG33.8KB8.4KB AutoCAD图形国23-1ABS塑制牛ELDDRW421.5KB43.2KB SO LIDWORKS Dr...023TABS塑料件SLDPRT153.5KB38.2KB SOUDWORKSPa...-23-1ABS望料件,STEP34.1KB 4.4KB STEP文件图23・1塑料注射成型工艺卡片,doc140.0KB82.6KB MicrosoftWord...rS|23-l_abs_.prt.l97.8KB82.6KB Pro/ENGINEERV...日23-1-原版.rar599.9KB599.9KB360压缩RAR文件■ABS塑料件注塑模具装配凰dwg414.8KB344.3KB AutoCAD图形笆ABS型料件S望模具谩计,d oc439.0KB251.2KB MicrosoftWord...■零件图,jpg869KB70.5KB JPEG图像零件图3张+装函图,dwg413.5KB343.8KB AutoCAD图形*於iSS次始院R升eJ ,百大住*笈RBMO设w4it航反髯口 ,的5 忆阚的M的棒代号*rNw电丹气田气市狂至而积搔度此1=6鼻超3U 自角114T ,表面洋火N55EBJZ1-1t1■团JI—I1第2章塑件的工艺分析21.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21.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41.2.1结构分析41.2.2尺寸精度分析41.2.3表面质量分析51.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51.4注塑机的初选5第3章分型面选择和浇注系统设计63.1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63.1.1分型面的基本形式63.1.2分型面选择的基本原则63.1.3分型面的选择63.2浇注系统的设计73.2.1浇注系统的组成73.2.2注射模具主流道的设计8323分流道的设计10第4章成型零件的设计134.1模具型腔的结构设计134.2型芯的结构设计144.3成型零件的尺寸确定144.4型芯的结构设计154.5成型零件的尺寸确定15第5章顶出机构的设计19第6章冷却系统的设计22第7章排气系统23第8章成型设备有关参数校核23第9章模具特点和工作原理24总结2627参考文献…第1章前言塑料制品的成型是塑料成为具有实用价值制品的重要环节。
塑料成型方法已达40多种。
其中最重要的是注射,挤出,吹塑和压制等。
它们几乎占了整个塑料成型的85%;其中注射尤为突出,占塑料成型的30%以上。
注射模具成形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种方法,几乎所有的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此方法成型,有些热固性塑料也可以用注射模塑成型。
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使人们不再单纯地依赖产品图或产品样件来设计制作模具,逆向工程技术的应用使产品的图片、照片或影像资料,甚至产品模具本身,都可以作为模具的设计依据。
逆向工程技术特别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模具技术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由此还带来设计思路上的变化,有时可以先设计模具型腔,然后据此再完善产品设计图样。
第2章塑件的工艺分析该塑件是xx产品,其零件图如图所示。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图2.1XX图2.1塑件的工艺性分析该材料为ABS,选择材料: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塑料分析:(1)、基本特性:ABS是由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而成的。
这三种组分的各自特性,使ABS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丙烯月青使ABS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及表面硬度,丁二烯使ABS坚韧,苯乙烯使它有良好的加工性和染色性能。
ABS无毒、无味,呈微黄色,成型的塑料件有较好的光泽。
密度为1.02〜1.05/cm。
ABS有极好的抗冲击强度,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
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一定的耐磨性、耐寒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气性能。
水、无机盐、碱、酸类对ABS儿乎无影响,在酮、醛、酯、氯代垃中会溶解或形成乳浊液,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及烧类溶剂,但与燃长期接触会软化溶胀。
ABS塑料表面受冰醋酸、植物油等化学药品的侵蚀会引起应力开裂。
ABS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
经过色可配成任何颜色。
其缺点是耐热性不高,连续工作温度为70度左右,热变形温度约为93度左右。
耐气侯性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根据ABS中三种组分之间的比例不同,其性能也略有差异,从而适应各种不同的应用。
根据应用不同可分为超高冲击型、高冲击型、中冲击型、低冲击型和耐热型等。
(2)、主要用途ABS在机械工业上用来制造齿轮、泵叶轮、轴承、把手、管道、电机外壳、仪表壳、仪表盘、水箱外壳、蓄电池、冷藏库和冰霜衬里等。
汽车工业上用ABS制造汽车挡泥板、扶手、热空气调节管、加热器等,还有用ABS夹层板制小轿车车身。
ABS还可用来制作水表壳、纺织器材、电器零部件、文教体育用品、玩具、电子琴及收录机壳体、食品包装容器、农药喷雾器及家具等。
(3)成型特点:ABS在升温时粘度增高,所以成型压力较高,塑料上的脱模斜度宜稍大;ABS易吸水,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易产生熔接痕,模具设计时应注意尽量减小浇注系统对料流的阻力;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及收缩率影响极小。
要求塑件精度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度,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时,应控制在60~80度。
ABS的注塑工艺参数塑件精度要求,塑件工作要求不高,故选普通精度:级2.2塑件的结构和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分析2.2.1结构分析从零件图上分析,该零件总体形状为圆形。
因此,模具设计,该零件属于中等复杂程度.2.2.2尺寸精度分析从塑件的壁厚上来看,壁厚最大处为3.5mm,壁厚均匀,,在制件的转角处设计圆角,防止在此处出现缺陷,由于制件的尺尺寸中等。
2.2.3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缺陷、毛刺,内部不得有杂质外,没有什么特别的表面质量要求,故比较容易实现。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塑时在工艺控制得较好的情况下,零件的成型要求可以得到保证.2.3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塑件的质量是为了选用注塑机及确定模具型腔数。
计算塑件的体积:V=46.87cm3计算塑件的质量:根据设计手册可查得ABS的密度为P=1.06kg/dm-3塑件质量:M=VP=50g(通过3D软件测量得到)2.4注塑机的初选根据塑件的计算重量或体积,选择设备型号规格,确定型腔数当未限定设备时,须考虑以下因素:采用一模两件的模具结构,考虑其外形尺寸,注塑时所需压力和工厂现有设备等情况,初步选用注塑机XS—ZY—125型。
第3章分型面选择和浇注系统设计3.1注射模具分型面的选择3.1.1分型面的基本形式分型面的形式由塑料的具体情况而定,但大体上有平面式分型面、阶梯式分型面、斜面式分型面、曲面式分型面、综合式分型面。
3.1.2分型面选择的基本原则选择分型面的基本原则:(1)保持塑料外观整洁;(2)分型面应有利于排气;(3)应考虑开模是塑料留在动模一侧;(4)应容易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5)分型面应力求简单适用并易于加工;(6)考虑侧向分型面与主分型面的协调;(7)分型面应与成型设备的参数相适应;(8)考虑脱模斜度的影响[11]。
3.1.3分型面的选择1、确定成型位置由于塑件结构简单,所以不用设计小型心,型腔直接开设在定模板和中间板上.采用两排各8个型腔分布.2、确定分型面采用单分型面注射模,从AA分型面一次分型,如下图所示:图3.1分型面3.2浇注系统的设计3.2.1浇注系统的组成浇注系统是将熔融的塑料从成型设备喷嘴进入模具型腔所经的通道,它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浇口及冷料。
在设计注射模具的浇注系统应注意以下儿项原则[12]。
(1)根据所确定的塑件型腔数设计合理的浇注系统布局。
(2)根据塑件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壁厚等诸多因素,并结合选择分型面的形式选择浇注系统的形式及位置。
(3)应尽量的缩短物料的流程和便于清除料把,以节省原料,提升注射效率。
(4)应根据所选用塑件的成型性能,特别是它的流动性能,选择浇注系统的截面积和长度,并使其圆滑过渡以利于物流的流动。
3.2.2注射模具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熔融塑料由成型设备喷嘴先经过的部位,它与成型设备喷嘴在同一轴心线上。
由于主流道与熔融成型设备喷嘴反复接触、碰撞,一般浇口不直接开设在定模上,为了制造方便,都制成可拆卸的浇口套,用螺钉或迫合形式在定模板上[13]。
(1)主流道的设计主流道是指浇注系统中从成型设备喷嘴与模具接触处开始到分流道为止的塑料熔体的流动通道。
主流道的形状与尺寸对塑料熔体的流动速度和充模时间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使熔体的温度降和压力损失最小。
(2)主流道尺寸在卧式或立式成型设备上使用的模具中,主流道垂直于分型面。
为了让主流道凝料能从浇口套中顺利拔出,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角为2。
〜6°。
小端直径d比成型设备喷嘴直径大0.5mm〜1mm。
由于小端的前面是球面,其深度为3mm〜5mm,成型设备喷嘴的球面在该位置与模具接触并且贴合,因此要求主流道球面半径比喷嘴球面半径大1mm〜211U11O流道的表面粗糙度值Ra为0.08o(3)主流道浇口套主流道浇口套一般采用碳素工具钢如T8A、T10A等材料制造,热处理淬火硬度53HRC—57HRCo浇口套的材料应选用优质钢T8A,并应进行淬火处理,为了防止成型设备喷嘴不被碰撞而损坏,浇口套的硬度应低于成型设备喷嘴的硬度。
为了便于浇注凝料从主流道中取出,主流道采用a为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