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西城区2020届高三生物二模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能量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 无氧呼吸对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B. 所有生物通过有氧呼吸获取所需的能量C. 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D. 能量流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根据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反应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细胞呼吸的意义:(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物质—ATP;(2)为体内的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3)维持恒温动物的体温。

【详解】A、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尽管呼吸运动和血液循环都大大加强了,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骨骼肌对氧的需要,这时骨骼肌内就会出现无氧呼吸,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A正确;B、厌氧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

如:蛔虫、破伤风杆菌等,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需要有氧呼吸获得能量,B错误;C、ATP(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水解时释放出能量较多,是生物体内最直接的能量来源,C正确;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为能量流动提供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或食物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D正确。

故选B。

2.某种水生植物细胞内与细胞外水环境中盐离子的浓度如图所示。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该植物细胞通过扩散作用吸收这些盐离子B. 该植物细胞膜上运输不同盐离子的载体数量相同C. 植物细胞对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 植物细胞外的盐离子浓度越大植物吸收越多【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Na+、K+、Mg2+、Ca2+、Cl-在细胞内的浓度均高于细胞外,且细胞内不同离子的浓度存在较大差异,因为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需求不同。

【详解】A、由柱形图可知,这些离子在细胞内的浓度均高于细胞外,该植物细胞吸收这些离子为逆浓度梯度,方式为主动运输,A错误;B、植物细胞膜上运输不同盐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因为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需求不同,B错误;C、活细胞会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吸收某些离子,即植物细胞对盐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正确;D、植物对盐离子的吸收量取决于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与细胞外盐离子的浓度无关,D错误。

故选C。

3.气孔是由2个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吸水气孔张开。

如图为蚕豆气孔开度与胞内K+和蔗糖浓度的关系,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 气孔是植物水分散失和气体进出的门户B. 7:00~9:00气孔开度增大与细胞内K+浓度呈正相关C. 11:00~13:00气孔开度增大的原因与蔗糖含量增加有关D. 16:00~18:00蔗糖含量迅速下降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7:00~13:00气孔开度逐渐增大,13:00以后气孔开度逐渐减小;7:00~16:00胞内蔗糖含量逐渐增大,16:00后胞内蔗糖含量逐渐减小;7:00~11:00胞内K+浓度逐渐增大,11:00~13:00K+浓度减小,13:00~15:00K+浓度增大,15:00后K+浓度逐渐减小,到21:00减小到0。

【详解】A、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以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门户,可通过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A正确;B、由分析可知,7:00~9:00胞内K+浓度逐渐增大,气孔开度也增大,二者呈正相关,B正确;C、由图示可知,11:00~13:00胞内蔗糖含量迅速增大,使细胞内液渗透压增大,保卫细胞吸水增加,则气孔开度增大,C正确;D、16:00~18:00胞内蔗糖含量迅速下降,是由于气孔开度迅速减小,气孔吸收CO2强度和蒸腾作用强度均减弱,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进而影响蔗糖的合成,而细胞内的蔗糖又会转移到植物其他部位或转化成其他物质而持续消耗,此过程呼吸作用强度小于光合作用强度,D错误。

故选D。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及其原理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倒位和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B. 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C. 将外源目的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导入受体生物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D. 培育多倍体无籽西瓜和获得无籽番茄的原理均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变异的类型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有:(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2)基因重组: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片段的增加、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详解】A、易位是指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倒位是指染色体中某一片段位置颠倒,二者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都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正确;B、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过程,因此都可能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C、将外源目的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导入受体生物过程的原理为基因重组,可定向改变生物性状,C正确;D、培育多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为染色体数目变异,而获得无籽番茄是利用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番茄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D错误。

故选D。

5.人体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原因是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与RNA结合的脱氨酶导致apo-B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 与RNA结合的脱氨酶能识别并结合RNA的特定序列C. CAA编码特定的氨基酸,而UAA是终止密码子D. 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同一基因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图示:由于小肠细胞中的脱氨酶将apo-B的mRNA上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导致人体载脂蛋白apo-B基因在肝、肾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4563个氨基酸,但在小肠细胞中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仅有2153个氨基酸,说明在小肠细胞中mRNA的序列并没有改变,只是相应的密码子UAA为终止密码子,提前终止了翻译。

【详解】A、与RNA结合的脱氨酶导致终止密码提前,mRNA上序列并未改变,没有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与RNA结合的脱氨酶能识别并结合RNA的特定序列,才能使mRNA上的一个碱基C转变成了U,B正确;C、CAA编码特定的氨基酸,而UAA是终止密码子,这样才会使翻译提前终止,C正确;D、图示机制导致人体同一基因在不同的细胞中控制合成不同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6.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在低浓度时就具有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 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B. 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代谢和生理活动C. 激素在高浓度下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D. 激素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产生、运输和作用机理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对植物激素的理解,明确其发挥作用的方式以及不同种类激素之间的相互协调,然后分析选项进行判断。

【详解】A、植物激素就是一类在植物体一定部位合成并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分化等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的微量有机物,A正确;B、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极性运输或非极性运输,从产生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后,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细胞的代谢和生理活动,B正确;C、植物激素在高浓度下也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如一般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C错误;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C。

7.研究人员检测尿液渗透压与人体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由垂体释放B. 图中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尿液渗透压增加C.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D. 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分,减少尿量的排出,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A正确;B、图中尿液渗透压增加的原因是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B错误;C、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D、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加,D正确。

故选B。

8.塑料是海洋、湖泊以及河流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长度小于5mm的塑料被称为塑料微粒,它们对觅食的海洋动物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方面的联合专家小组评估全球塑料微粒的报告结果显示,已有数万种生物受到塑料污染。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取食后会沿食物链富集,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迁徙B. 塑料还可能会成为某些难降解污染物的载体,增加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风险C. 生活中对这些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可阻断它们通往海洋的“道路”D. 海洋生态系统可通过正反馈调节降低塑料污染的危害,维持整个系统的稳态【答案】D【解析】【分析】1、由于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

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物种数目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大。

【详解】A 、塑料微粒被海洋生物取食后会沿食物链富集,影响它们的生长、繁殖和迁徙,A 正确;B 、塑料还可能会成为某些难降解污染物的载体,增加了动物和人类的健康风险,B 正确;C 、生活中对这些塑料垃圾进行分类和集中处理,可阻断它们通往海洋的“道路”,C 正确;D 、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故海洋生态系统可通过负反馈调节降低塑料污染的危害,维持整个系统的稳态,D 错误。

故选D 。

9.植物以花蜜为代价吸引为其传粉的动物时,可吸引来不同行为的访花者。

取食花蜜同时能为植物传粉的称为传粉者,取食花蜜但不能为植物传粉的称为盗蜜者。

植物能通过控制花蜜分泌量,吸引尽量多的传粉者以获得更有效的传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