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安之星刹车常见故障

长安之星刹车常见故障

长安之星刹车常见故障一、长安之星刹车制动效果不良(刹车偏软)。

汽车行驶中制动时,制动减速度小,制动距离长。

通常是由于:1.分泵或总泵渗油,不能保证足够的油压;2.制动器有故障;3.制动管路中渗入空气。

液压制动系统产生制动效能不良的原因,一般可根据制动踏板行程、踏制动踏板时的软硬感觉、踏下制动踏板后的稳定性来判断。

维持制动时,踏板的高度若缓慢下降,说明制动管路某处破裂、接头密闭不良、总泵或分泵活塞密封不良、回油阀及出油阀不良。

可首先踏下制动踏板,观察有无制动液渗漏部位。

若外部正常,则应检查分泵或总泵故障。

连续几脚制动时踏板高度稍有增高,并有弹性感,说明制动管路中渗入了空气。

二、长安之星刹车制动突然失灵。

汽车在行驶中,一脚或连续几脚制动,制动踏板均被踏到底,制动突然失灵。

原因:1.制动总泵或分泵漏油严重;2.制动总泵或分泵活塞密封圈破损,或刹车油路中有过多的空气。

如发生此情况,司机应迅速连续两脚刹车。

发生制动失灵的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

首先观察制动液罐中的制动液有无亏损,然后观察制动总泵、分泵、油管有无泄漏制动液处。

三、长安之星刹车跑偏。

刹车时,方向跑偏,特别是没有装a b s刹车防抱死装置的汽车,方向控制不了,其原因为刹车磨损不均,总泵一个活塞油封膨胀、一个分泵漏油所致。

四、长安之星刹车抖动。

刹车时摆振,方向盘弹手。

原因为刹车盘摆差超限,刹车钳变形,刹车片磨成锥形。

发生此类情况必须进厂检修。

五、长安之星刹车吱吱响。

一般为刹车盘、刹车片或制动鼓、蹄片磨损不平所致。

六、长安之星刹车不回。

踏下制动踏板时感到既高又硬或没有自由行程,汽车起步困难或行驶费力。

故障现象:踩刹车踏板,踏板不升高,无阻力。

需判断制动液是否缺失;制动分泵、管路及接头处是否漏油;总泵、分泵零部件是否损坏。

正确的试刹车方法应该如下:在平整水泥路面上,挂2档或3档将速度轰到40码左右,放掉油门踏板后,随即一脚刹车踩到底。

踩刹时,方向要扶正。

试刹车的目的:1.制动距离应该在安全范围内。

(具体拖印长度因多种因素而论,但一般空车大多不超过3----4米)。

2.刹车时,车子不跑偏,不甩头摆尾。

3.由于碟刹和鼓刹对分泵的响应程度不一,前后轮两组拖印长度不一样长乃正常现象,只要不跑偏,就不算毛病。

同样,即便同是两前轮或两后轮,由于微型车设计简约,要求也不是很精细,左右轮的动态响应受力时间也不完全一致。

说形象点就是两边刹车力上去的时间和大小稍有点前后,特别是当你踩刹车不是很快时,先受到力的轮子已经转得慢了,但这个轮子还在转,既转着,也摩擦着,就开始出拖印了。

另一边的轮子受到的力比它小,拖印还没出来,此时,由于你车速惯性不是很大,车子便已停止滑行。

所以,只有一条拖印。

刹车力左右不一致最大的害处是两轮胎磨损程度肯定有不一致,可以用定期对边调换的方法弥补。

以上论述是在四轮束角、倾角在正常状态时而言。

而有时,特别是两前轮中,某个轮子由于落沟颠坑,撞路牙等原因,位置变形,前束已经歪了,在刹车时,这只轮子也会先出拖印样子你车子这个问题有点复杂了。

刹车踏板的高低可以调整,刹不死的问题有点复杂。

已经改换了这么多配件了,刹车油没少申明刹车管路没有问题,唯一只有刹车盘和刹车鼓没有换,可以试试改换,多排下刹车管路里的空气。

但愿可以处理完成问题。

你换刹车的时候有没有磨过刹车鼓?根据你的信息,估计应该是刹车管路中出现了气泡,但详细是加注的时候造成的,还是刹车管路的布置问题。

可能刹车管路离发烧件太近了。

建议你自行查抄一下。

排气方法,在刹车分泵的处所有一个放气螺栓。

一人踩下刹车踏板不松,此时另一人就松掉排气螺栓让刹车油出来,在拧紧放气螺栓。

驾驶员松掉刹车,在踩下不松接着放气....直到出来全是刹车油。

每个车轮都这样做。

但要保证刹车油罐中不能低于最小刻度。

我看你再换杀车总泵和分配阀,空气要排尽此种问题有两个缘故原由:一种是,制动器中前盘后鼓的刹车片与轮心和制动盘间的间隙调整不当,间隙过大,造成刹车时所用的制动液过多,也就是制动主泵要解除更多的制动液,造成踏板得踩到底,致使制动踏板很低,且致使制动距离过长。

二种是,制动总泵助力器中的制动主泵出现故障,是因为制动总泵的主孔光洁度不好,造成制动总泵内的主密封皮碗磨损严重,致使每次踩刹车时,主泵内部建不起高压,达不到刹车效果,致使踏板得踩到底,制动疲软,且制动距离过长;如是此种问题,建议应顿时改换制动主泵。

1 楼上回答都正确,按照维修试试。

2 别的查抄下后分泵的刹车自调装配是否锈蚀掉去效用,把手刹调到最低(就是使手刹掉效,在脚刹正常后再调治归来。

)。

3 要是连续踩几下,能使刹车踏板较高时,一般还是管路有气,用力放。

4 维修工可以调治下总泵的顶杆。

5 查抄疏浚各刹车油管。

真空泵的问题啦。

一、制动踏板自由高度调节检查制动踏板自由高度。

如果制动踏板自由高度不符合技术要求,按1)和2)项检查和调节。

如图12-9所示。

制动踏板自由距离“a”1)检查助力器安装表面和U形销孔中心之间的距离。

重新安装拉杆U形销时,应注意调节该距离。

长度“b”:99.5-100.5mm(3.92-3.96in)拧紧扭距(a):25N.m(2.5kg.m,18.0lb.ft)2)检查停车灯开关位置,如不符合技术要求,应作调节。

二、停车灯开关调节安装开关时,应按下述要求进行调节,对着自已,向上拉起制动踏板调节开关位置,使螺纹端与制动踏板之间的间隙符合技术要求,按规定扭距拧紧锁紧螺母。

如图12-10所示。

间隙“a”:1.5-2.0mm(0.06-0.08in)拧紧扭距(a):7.5N.m(0.75kg.m,5.5lb.ft)三、踏板行程检查1)起动发动机。

2)几次踏实下制动踏板。

3)用大约30kg(66lbs)的力踏动制动踏板时,测量制动踏板与车前围内壁之间的间隙“a”。

如图12-11所示。

间隙“a”:大于155mm(6.10in)4)如果间隙“a”小于规定的尺寸,极可能是由于后制动蹄磨损或管内有空气造成的。

如间隙“a”始终小于规定尺寸,即使重新更换制动蹄节并给该系统排气后仍是如此,那么极有可能是后制动蹄调节器故障或助力器拉杆长度失调,但这种可能性都很小。

·检查调节器时,应拆卸制动鼓(参见制动鼓检查)如有损坏,如有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四、前制动器垫衬片检查无论何时拆卸轮胎(轮胎轮换安装或其它原因)均应按照维护时间表定期检查制动垫衬片。

通过卡钳端(或孔)检查制动垫内外侧衬片厚度。

如果衬片磨损,其厚度(图12-12中“b”)小于规定值,必须同时更换所有制动垫。

厚度“d”限定尺寸:1.00mm(0.04in)五、后制动蹄片检查如图12-13所示。

厚度“e”限定尺寸:1.00mm(0.04in)该项检查在检查制动踏板行程后进行。

即使踏板行程正常,也应按下述要求执行检查。

制动蹄片磨损量检查如下:1)顶起汽车。

2)从制动底板上取下橡胶塞。

3)通过底板孔,目测制动蹄衬片厚度。

如果衬片厚度“e”小于极限尺寸,应同时更换所有制动蹄片。

六、制动踏板游隙检查踏板游隙应在下述技术范围内,否则,应检查停车灯开关的安装位置是否恰当。

必要时,应调节,还应检查踏板轴螺栓和总泵销安装松紧度。

如有损坏应更换。

如图12-14所示。

踏板间隙“f”:1-8mm(0.04-0.3in)七、总泵检查检查总泵铸件是否有裂纹或总泵周围是否有制动液。

如有少量液滴,则表明存在泄漏。

回潮也是不正常现象。

如图12-15所示。

八、后鼓式制动蹄调节后制动器配有一个自调节机械装置。

但是当制动蹄片已更换或制动鼓被拆卸以便进行其维修后,则需要调节制动鼓与制动蹄片之间的间隙。

所有部件安装好后,此调节则通过用大约30kg(66lbs)的力踏动制动踏板3-5次来自动完成。

然后检查制动鼓有无卡塞,制动系统性能是否良好。

最后放下汽车,进行制动器试验。

九、驻车制动检查与调节1.检查握住驻车制动杆,用20kg(44lbs)的力拉起。

按上述要求拉起驻车制动杆,如图12-16所示,数出“A”处的棘轮齿数。

棘轮齿为4-7个。

还应检查左、右后车轮是否锁牢。

另一种数齿方法是不按拉杆的按钮,拉起驻车刹,听棘轮发出的卡搭声。

一次卡搭声表示一个齿。

如果齿数不符合技术要求,应调节拉索,以便获得规定的驻车制动行程。

注意:检查每项个齿的齿尖是否有磨损或损坏,如有磨损或损坏,应更换驻车制动杆。

2.调节注意:在调节拉索之前,应确保下述条件:·制动系统内应无残留空气。

·制动踏板行程恰当。

·用大约30kg(66lbs)力,踩动制动板几次。

·用约20kg的力几次拉起停车制动杆。

·后制动蹄磨损不超过极限范围。

在符合上述5个条件之后,通过拧松或拧紧驻车制动器螺母(图12-17中3),调节驻车制动杆行程。

拧紧扭距:(a)20N.m(2.0kg.m,14.5lb.ft)(b)11N.m(1.1kg.m,8.0lb.ft)注意:调节后,应检查制动鼓是否有卡塞。

停车制动行程:用20kg(44lbs)力拉起停车制动杆时有4-7齿十、冲洗制动器液压系统建议每当液压系统安装新元件时,应用清洁的制动液彻底冲洗整个液压系统。

建议定期更换制动液。

十一、排放制动器空气小心:制动液对漆面十分有害。

如果制动液偶然接触喷漆表面,应立即擦净。

注意:在排放之前,点火开关打开后应确保ABS警告灯关掉。

(对装配有AB S防抱死制动系统工程)的汽车)。

一旦液压制动系统进入空气,应排放制动液内空气。

制动系统的液压管由两条独立的管路组成,一条接前车轮制动器,另一条接后车轮制动器。

当一制动管或软管在车轮处折开时,必须在已拆下管道或软管的两端进行排放。

总泵和各制动器(车轮)之间的任何接合元件拆下时,液压制动系统必须在左右制动卡钳,左分泵和LSPV(如装有)处进行排放。

如图12-18所示。

1)用制动液加注总泵储液器,在进行排放时,储液器内至少应有一半的制动液。

2)取下排放塞盖。

把乙烯系树脂管插入排放塞,另一端插进容器里。

如图12-19所示。

3)踩动制动踏板几次,然后保持踩下状态,松开排放塞大约三分之一转到半转。

如图12-20所示。

4)当泵内的液压几乎放尽时,重新拧紧排放塞。

如图12-21所示。

5)重复此操作直到液压管内再无气泡冒出。

6)无气泡冒出后,在保持踩下制动踏板的状态下,拧紧排放塞。

如图12-22所示。

拧紧扭矩(b):8N.m(0.8kg.m,6.0lb.ft)用于后制动器,载荷感知比例阀。

11N.m(1.1kg.m,8.0lb.ft)用于前制动器。

7)然后盖上排放塞盖。

8)在完成排气工作之后,应给管路施加液压,检查其是否泄漏。

9)重新用制动液加注储液器,使之达到规定液位。

如图12-23所示。

10)检查制动踏板是否有踏海绵一样的感觉,如发现软弱无力应重复排气步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