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_》试卷

《仪器分析_》试卷

一、选择题(共30 分,每小题 2 分)1.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1) R C OR (2)C O R(3)C O(4) F CO R2. 由原子无规则的热运动所产生的谱线变宽称为: ( )A 自然变度B 斯塔克变宽C 劳伦茨变宽D 多普勒变宽3. 紫外吸收分析实验时,在310nm 时,如果溶液百分透射比是90%,在这一波长时的吸是( )A . 1 B. 0.1 C. D.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涉及的能级是 ( )A 分子的振动能级B 分子的转动能级C 分子的电子能级D 核能5.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用 KBr 制作为试样池,这是因为: ( )A KBr 晶体在 4000~400cm -1范围内不会散射红外光B KBr 在 4000~400 cm -1 范围内有良好的红外光吸收特性C KBr 在 4000~400 cm -1 范围内无红外光吸收D 在 4000~400 cm -1 范围内,KBr 对红外无反射6.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从广义上说也是吸收光谱法的一种, 但它同通常的吸收光谱法(如紫外、 可见和红外吸收光谱)不同之处在于 ( )A. 必须有一定频率的电磁辐射照射 B .试样放在强磁场中 C. 有信号检测仪D. 有记录仪7. 采用调制的空心阴极要是为了 ( )A. 延长灯寿命B.克服火焰中的干扰谱线C. 防止光源谱线变宽D. 扣除背景吸收8. 分析甜菜萃取液中痕量的含氯农药宜采用 ( )A. 热导池检测器B.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C. 电子捕获检测器D. 火焰离子化检测器9.离子选择电极的电位选择性系数可用于 ( ) AB C DA. 估计电极的检测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计算电极的响应斜率10.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有机物结构时, 试样应该是 ( )A.单质B. 纯物质C. 混合物D. 任何试样11. 下列因素中与摩尔吸光系数有关的是 ( )A.吸光度B.吸收池厚度C.入射光波长D.浓度12. 载体填充的均匀程度主要影响 ( )A.涡流扩散B.分子扩散C.气相传质阻力D.液相传质阻力13. 不同类型的有机化合物, 在极性吸附剂上的保留顺序是 ( )A: 饱和烃、烯烃、芳烃、醚 B: 醚、烯烃、芳烃、饱和烃C: 烯烃、醚、饱和烃、芳烃 D: 醚、芳烃、烯烃、饱和烃14. 衡量色谱柱选择性的指标是 ( )A. 理论塔板数B. 容量因子C. 相对保留值D. 分配系数15. 在丁烷的质谱图中,M对(M+1)的比例是( )A. 100:B. 100:C. 100:D. 100: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1 分)1. 朗伯-比尔定律的积分表达式是:lg (I0/I) = bc,在实际测定工作中,I0是,I是。

2. 带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线光谱是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3. 质谱仪的分辨本领是指的能力. 质谱仪常用作检测器。

4. 气相色谱仪主要由以下五部分组成,即:;;;和温度控制系统等。

5. 在电位分析测量时, 产生+1mV的读数误差, 它能引起离子活度的相对误差对一价离子为 _____ ____, 对二价离子则高达%。

6. 仪器分析法的种类很多,习惯上根据仪器分析所应用的原理和测量信号不同,将仪器分析法分为:;;等。

7.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8. 在色谱分析中,被分离组分与固定液分子性质越类似,其保留值___________________ 。

9. 在分光光度计中,常因波长范围不同而选用不同材料的容器,现有下面三种材料的容器,各适用的光区为:(1) 石英比色皿用于_________________;(2) 玻璃比色皿用于可见光区;(3) 氯化钠窗片吸收池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电位分析中, 溶液搅拌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 25分,每小题5 分)1.1. 液-液色谱法中, 什么叫正相液相色谱法什么叫反相液相色谱法2. 非火焰(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优点是什么有何缺点3.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TISAB),该试剂起什么作用4. 解释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

5. 简述质谱分析法的分析原理四、计算题,( 共25 分)1.(8分)用光程为1.00 cm的吸收池, 在两个测定波长处测定含有两种药物溶液的吸光度。

混合物在580 nm处吸光度为, 在395 nm处的吸光度为, 摩尔吸光系数列于下表中。

试计算混合物中每种药物组分的浓度。

组分ε/580nm395nm药物19874548药物245583742.(9分)组份A和B在一根30cm柱上分离,其保留时间分别为和 min,峰底宽分别为和 min,不被保留组份通过色谱柱需 min。

试计算:1) 分离度R;2) 组分A的有效塔板数n eff;3) 组分B 的调整保留时间.4) 组分B的容量因子;5) 组分B对组分A的相对保留值.3.(8分)测定血浆中Li的浓度,将两份均为50mL血浆分别加入到100mL容量瓶中,然后向第二份溶液加入2mL L的LiCl标准溶液。

二瓶溶液分别定容至100mL.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得读数分别为和,求此血浆中Li得浓度.(Li的原子量,Cl的原子量一、选择题(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1. 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A. 变大B. 变小C. 逐渐变小D. 不变化2. 在下面四个电磁辐射区域中, 能量最大者是( )A. X射线区B. 红外区C. 无线电波区D. 可见光区3. 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A. 火焰B. 空心阴极灯C. 氙灯D. 交流电弧4. 在液相色谱中,在以下条件中,提高柱效最有效的途径是: ( )A.减小填料粒度;B.适当升高柱温;C.降低流动相的流速;D.降低流动相的粘度5. 原子吸收光谱是( )A. 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 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 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 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6.在有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中,出现在4000~1350cm-1频率范围的吸收峰可用于鉴定官能团,这一段频率范围称为______。

( ) A.指纹区, B.基团频率区, C.基频区, D.和频区。

7. 下面哪一种电子能级跃迁需要的能量最高 ( )A. →*B. n→ *C. → *D. → *8. 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A 分子的振动B 分子的转动C 原子外层电子的跃迁D 原子内层电子的跃迁9. 化学位移是由于核外电子云的_______所引起的共振时磁场强度的移动现象。

( )A. 拉摩尔进动,B. 能级裂分,C. 自旋偶合,D. 屏蔽作用。

10. 助色团对谱带的影响是使吸收谱带: ()A.波长变长;B.波长变短;C.波长不变;D.谱带蓝移11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与被测离子浓度的关系为: ( )A.与浓度的对数成正比;B.与浓度成正比;C.与浓度无关;D.符合能斯特方程的关系12. 可分别用作红外光谱和质谱检测器的是:( )A. 相板、光电倍增管B. 光电管、Faraday杯C. 热电偶、电子倍增管D. 光电管、热电偶13. 色谱法分离混合物的可能性决定于试样混合物在固定相中______的差别。

( )A. 沸点差,B. 温度差,C. 吸光度,D. 分配系数。

下列方法中,那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 )A.峰面积测量B.峰高测量C.标准曲线法 D.相对保留值测量15. 进行色谱分析时,进样时间过长会导致半峰宽______。

( )A. 没有变化,B. 变宽,C. 变窄,D. 不成线性。

二、填空题(共20 分,每空格1 分)1.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使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产生的吸收线,称为。

2. 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过程是往气化室进样,气化的试样经_____________分离,然后各组分依次流经_______________,它将各组分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变化转换成电量变化输给记录仪,描绘成色谱图。

3. 化合物Cl2CH a CH b Br2中H a和H b质子吸收峰在高场出现的是质子。

4.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液中F-浓度时, 对较复杂的试液需要加入总离度调节剂(TISAB)试剂, 其目的有第一;第二 ; 第三。

5. 在有机化合物中, 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 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 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_ ______, 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____ _______。

6. 质谱图中的离子峰主要有:,,,亚稳态离子峰等。

7. 共轭效应使共轭体具有共面性, 且使电子云密度平均化, 造成双键略有伸长,单键略有缩短。

因此, 双键的红外吸收频率往________波数方向移动。

8.液相色谱法中使用的梯度洗提操作是指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载液中溶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 __;而气相色谱法中使用的程序升温操作是指柱温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操作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分离效果。

9.描述色谱柱效能的指标是______ _____,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是____ ______。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被测物转变成__________。

使试样原子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三、简答题(共25分,每小题5 分)1试比较气相色谱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缺点2. 什么是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试举例说明。

3. 就下列5种测定对象,综合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分别写出一种最佳的测定方法名称.(1) 自来水中F- (2) 蒸馏水的纯度 (3) 废水中的Cu2+ (4) 大气中微量芳烃(5)乙酸液中丙酸不纯物的含量4. 解释实际上红外吸收谱带(吸收峰)数目与理论计算的振动数目少的原因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原理四、计算题,(共25 分)1.(9分)在一只3.0米的色谱柱上, 分离一个样品的结果如下图:计算: (1) 两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t’R(1)及t’R(2);(2) 用组分2计算色谱柱的有效塔板数n有效及有效塔板高度H有效;(3) 两组分的容量因子k1及k2;(4) 两组分的分离度;2. (8分)有色物质X的最大吸收在400nm处, 用2cm吸收池, 测得 mg/L的溶液的吸光度为, X的化学式量为150, 问 (1) X在400nm处的吸收系数(2) X在400 nm处的摩尔吸收系数(3) 用1.00 cm 吸收池, 测得400 nm处 X溶液吸光度为, 哪么 mL溶液中含有多少mg的 X(4) (3) 中所述的溶液中X质量浓度多少3. (8)取10mL含氯离子水样,插入氯离子电极和参比电极,测得电动势为200 mV,加入mol·L-1的NaCl标准溶液后电动势为185 mV。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