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城市重点领域发展现状及政策环境分析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背景国外智慧城市建设最早可追溯至1992 年新加坡提出的智慧岛计划,随后很多国家和地区开始陆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直至2010 年开始在全球掀起一股建设热潮。
中国最早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构想的是南京市,比新加坡晚了近20 年。
到2011 年,国内提出或
者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地市开始大幅增加,出现小范围井喷之势。
2013 年8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正式提出要在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建设。
这被外界解读为国家层面已经认可智慧城市发展策略。
2014 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将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要求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比国家顶层战略层面认可更早的是各部委的积极尝试和探索。
2012 年5 月,国家旅游
局公布北京、成都等18 个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2012 年11 月,科技
部下发《关于开展智慧城市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并于次年10 月正式公布南京、无锡等20 个智慧城市试点城市。
2012 年12 月,住建部下发《关
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地方积极申报试点。
截至目前,住建部已先后三批设立智慧城市试点,成为试点城市最多的部委。
2013 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出台《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技术指南》,包括太原、广州在内的9 个城市列入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的全国试点工作。
2013 年1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选定15 个城市与欧盟合作,启动
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项目。
2014 年5 月,交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
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确定在太原、石家庄等26 个城市开展公共交通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建设。
2014 年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