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葡萄酒工艺学:7_ 红葡萄酒发酵

葡萄酒工艺学:7_ 红葡萄酒发酵

萄酒颜色的作用不断增加。 z 新红葡萄酒的颜色决定于前两者;成年葡萄酒则决定于后两者。
z 如果需要获得颜色较深的新酒,而且在陈酿中缓慢变化, 需要浸出足够的单宁和花色素苷,并且提供有利于这两种 物质结合的条件。
z 陈酿中红葡萄酒的颜色是变深还是变浅?
7.2 影响浸渍的因素
z 1. 破碎强度:机械处理、搅拌,劣质单宁 z 2. 时间:随时间延长,单宁的浸出量持续增加,颜色在5-6天
后开始变浅。 z 3. 温度:提高温度可加强浸渍,尤其提高单宁含量。 z 4. SO2处理:破坏果皮细胞促进浸渍,酿造桃红葡萄酒时较
明显。霉变原料破坏氧化酶使色素不被氧化分解。 z 5. 酒度:单宁和色素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在酒中
继续浸渍。 z 6. 果胶酶 7. 酵母 8. 对帽的管理
7.3 红葡萄酒酿造
然果胶酶。 z 热浸渍不能提高酒的质量,适用于卫生状况差的原料。
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题
z 酿造干红葡萄酒对原料有什么要求? z 热浸渍酿造法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z 酿造干红葡萄酒时,如何对帽进行管理? z 酿造干红葡萄酒时,如何确定皮渣分离时间? z 现有黑比诺葡萄100T,S=187g/L,A=7g/L(酒石酸计),卫生状
质量的关系、影响浸渍强度的因素并能根据葡萄品种合 理地控制浸渍发酵作用,掌握热浸渍酿造法的原理、特 点及适用的情况。 重点和难点:对浸渍的管理和对浸渍强度的控制。
7.1 红葡萄酒与酚类物质 7.2 影响浸渍的因素 7.3 红葡萄酒酿造 7.4 热浸渍酿造法 思考题
7.1 红葡萄酒与酚类物质
酚类物质包括花色素和单宁以及它们与多糖、肽的缩合物 和聚合物。
1. 原单宁-氧化聚合-浅黄色,强收敛性 2. 原单宁-非氧化聚合-红黄色,弱收敛性-棕黄色,沉淀 3. 单宁与多糖、肽缩合-无收敛性,圆润、肥硕 4. 单宁与花色素缩合-颜色稳定
新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决定于原料和酿造方式,成年葡萄酒 的酚类物质还决定于陈酿方式。陈酿中酚类物质主要有三 方面的转化:
1.单宁聚合; 2.与其它大分子的缩合; 3.游离花色素苷消失,其中一部分与单宁结合。
z 酚类物质与红葡萄酒的颜色 z 1.游离花色素苷对葡萄酒颜色的作用较小,而且随着酒龄的增
加逐渐下降;使葡萄酒的颜色为橙黄色或紫色 z 2.单宁-花色素苷复合物是决定红葡萄酒颜色的主体部分
(50%),比游离花色素苷稳定,其作用不随酒龄而变化; z 3.在葡萄酒成熟中,随着游离花色素苷的下降,聚合单宁对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
该文档是极速PDF编辑器生成,
如果想去掉该提示,请访问并下载: /
——专业必修课
葡萄酒工艺学
葡萄酒工艺学内容
1.绪论 3.原料的改良 5.苹果酸-乳酸发酵 7.红葡萄酒的酿造 9.桃红葡萄酒的酿造 11.利口葡萄酒和蜜甜尔 13.白兰地 15.葡萄酒的澄清 17.葡萄酒的病害
7.4 热浸渍酿造法
z 在AF前将红葡萄原料加热(通常超过70℃)浸渍,得到红葡萄汁,然 后进行AF。即先浸渍再发酵。
z 方法:60-80℃,30-60分钟。P106。蒸汽加热数分钟。 z 热浸渍酿造法的特点 z 1.氧化酶、杂菌-卫生状况差的原料 z 2.提取色素:70℃一定时间,色素由果皮细胞转入果肉细胞 z 3.纯汁发酵,体积小,易于控制。 z 4.葡萄汁中总氮高、初发酵温度有利于AF。 z 5.热浸渍带来人为味感,随贮藏逐渐消失。 z 6.新酒的澄清难:热处理中蛋白质变性-膨润土;热处理破坏了自
2.葡萄的成熟与采收 4.酵母菌与酒精发酵 6.葡萄酒酿造的基本工艺 8.白葡萄酒的酿造 10.二氧化碳浸渍酿造法 12.起泡葡萄酒 14.葡萄酒的成熟 16.葡萄酒的稳定 18.葡萄酒的封装
7 红葡萄酒的酿造
主要内容:红葡萄酒的传统工艺和热浸渍酿造法。 要求:学生掌握红葡萄酒酿造中浸渍与葡萄酒颜色、风味、
况良好,欲生产干红葡萄酒,请 z 1.设计有关指标, z 2.列出所需的辅料及量, z 3.制定工艺方案并对操作要点进行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