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讲课稿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讲课稿

撒切尔和梅杰的英国新公共管理运动
一、撒切尔改革
(一)思想基础:新自由主义(货币主义)、新保守主义
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是英国现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主要派别。

主张在新的历史时期维护资产阶级个人自
由,调解社会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因而成为一种经济
自由主义的复苏形式,自从1970年代以来在国际的经济政
策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新自由主义指的是一种政治
—经济哲学,反对国家对于国内经济的干预。

(二)改革措施
1、国有企业私有化——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加;企业效率
提高
2、社会福利制度改革
(1)住房私有化。

减轻政府的住宅支出,增加财政
收入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3)①直接降低一些社会保障项目的补贴标准,减
少政府社会保障支出
(4)②改革英国社会保障中的一些惯例。

例如:1980
年,政府宜布津贴只能和物价挂钩而不能和工
资挂钩。

(5)③对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实行私有化。

私有化改
革主要体现在国民医疗保健的改革上。

3、教育改革
第一,实行代全国统一课程,和“全国统一测试”;
第二,扩大家长择校权;第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让私人企业参与教育。

撒切尔夫人的教育改革充分体现了新自由主义和和新保守主义的思想。

撒切尔政府的这种带有明显
的意识形态特征的教育改革遭到工党的激烈反对,但
是改革使英国的公共教育变得更具自主性、竞争性,
提高的政府教育服务的质量。

4、政府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一、地方政府管理引入市场机制;二、雷纳评审与下
一步行动计划
雷纳评审的一系列政策建议被采纳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减少了政府工作人员数量,其次,降低
了行政成本,最后,公共服务的质量提高。

(三)评价
1、积极方面:
(1)有效遇制了英国通货膨胀率的继续恶化,井使之
有所好转
(2)引领了当代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革的浪潮
(3)减少预算赤字,提高政府效率
(4)改善公共服务
2、消极方面
(1)公共开支井没有得到有效削减
消减公共开支是撒切尔政府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
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明显。

由于社会福利支出具有“刚
性”,真正受到削减的只有“住房”而其他项目只是
遏制了迅猛增长的势头。

(2)失业率居离不下
受撒切尔财政政策的影响,大量的劳动力被精简。

(3)贫富差距拉大
撒切尔夫人在税制上减少直接税,增加间接税。

高收
入者的税率在下降,而低收入者的税率却一直在上
升。

(4)机构庞大导致协调控制困难
“下节计划”的核心观点是机构代理化,即创造“半
自治的代理机构”来负责政府运行的管理职能。


1995年12月,已经有109个代理机构成立,并雇佣
着67%的政府公务人员。

执法局的建立,使得政府管
理太多,机构庞大,监督力度不够
二、梅杰时期改革
(一)改革背景
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和效率,大量的机构精简和人员裁撤使得政府行政运作面临着新的困境,公共服务的质量每况愈
下。

保守党政府意识到改革的关键是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而
这必须要引入竞争机制。

在此基础上,新一轮的公共服务改
革拉开了序幕。

(二)改革措施
梅杰政府对英国公共服务的改革继承了撤切尔政府改革的基本方针,在重心上,从化解政府财政危机、促进经济复
苏转到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上,推行的公民宪章运动
和和竟争求质量运动也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

在社会福利制
度上,梅杰政府也放缓了改革的脚步。

英国公共支出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例在1993年增加到26.7%,这不仅高于1990
年的22%的比例,而且高于1979年保守党上台时23%的比例。

竞争求质量运动打破了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垄断,在降低公共服务成本、提高效率方面成效明显。

以市场
检验为例,从1991到1993年底,共有389项工作任务经历
了市场检验。

私营部门获得了价值8.85亿英镑的合同,价
值7.68亿英镑的工作任务继续由内部机构承担。

英国政府
宣称,通过市场检验,相关工作的平均成本减低了25%,每
年获得的资金节省达1.16亿英镑。

1、私有化的延续,例如私企进入电信领域、铁道运输部
门;煤气公司
2、社会福利领域的改革
梅杰政府继承了撒切尔政府福利制度改革由“全面性原则”向“有选择性原则”转变的基本思路。

1993年,通过严格的医疗审查,20万申领病残救济金的人被取消资格;对于那些不能让其子女接受正
规教育的母亲也取消其领取儿童补贴的权利;同年,
政府又把妇女领取养老金的时间从63岁推迟到65岁。

1996年又引入“求职者津贴”,把失业补助从一年缩短为6个月。

3、公民宪章运动(把公共部门的内容、标准、责任公之
于众,接受公众的监督。


优点:
政府服务角色的确立;改变政府官僚化;服务的内容
目标和时限公之于众,对公务员施加了压力,提升了
公务员队伍的活力,提升办事效率。

缺点:
以顾客为导向,但是过分满足公众的需求反而会使公共服务被公众舆论挟持,造成政府某些方面的失职。

公共服务一方面会过分注重短期利益,而欠缺长远的
考虑;另一方面则会出现政府难以满足各方的需求而
无所适从。

对伦理等问题不够重视,公共部门的质量和效益等都是通过量化来测算的,那么对于一些难以量化的价
值性的问题,往往被忽视,整个新公共管理运动表现
为一种忽视伦理问题的状态。

(1)明确清晰的服务标准;(2)信息透明、公开;(3)选择和与顾客协商;(4)礼貌;(5)完善监督
机制;(6)追求资金价值;
4、竞争求质量运动
(1)非垄断化
(2)经济管制
(3)市场检验
优点:
由内部承担的公共服务向竞争者开放,因此不管最后,服务是由合同出租还是继续内部提供,市场检验能够
保证公共服务以最佳的方式提供,从而使公共资金的
价值最大化。

有助于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相对于撒切尔单纯的经济和效率目标,梅杰时期
更加注重质量,注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社会公平和公
正。

缺点:
过分强调竞争,导致合作不足,因此在一些需要合
作的领域,容易造成无效率;对于政府本身而言,
竞争也导致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不足,政府的各部
门之间被割裂。

过分强调公共服务引入外部竞争,
对于某些公共性较强的纯公共产品引入竞争,容易
引发公共性的缺失和被国外或其他非法势力控制,
有可能威胁国家的安全;对公民的回应过于狭窄三、两者改革的异同点分析
(一)相同点
1、削弱地方政府的权力和独立性,缩减政府的规模
2、私有化改革,引入市场机制:“由“国有部门中次要
的赢利公司”到“自然垄断行业”的私有化;
3、社会福利制度改革:引入市场机制,打破各阶级政
府的垄断,由福利取向型向市场取向型转变
4、疏远与工会的关系,对工会的权力进行限制
5、公民宪章运动与竞争求质量运动是对撒切尔时期改
革的完善
(二)不同点
1、重点不同:撒切尔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国有化上,梅
杰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公共服务上。

2、从改革的力度以及个人的性格特性来讲,撒切尔更
倾向于铁血政府,而梅杰更倾向于柔和。

梅杰在继
承撒切尔改革私有化的特性之上,开始注重了社会
力量引入,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3、政治经济方面:
撒切尔
货币主义经济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让市场供求
关系在竞争中自然调节生产,必要时不惜制造失业
来遏制通货膨胀,减少国家干预,企业逐渐非国有
化消减政府开支,减少税收制定公会立法,以便遏
制工资增长
梅杰
较为宽松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取消人头税;在
经济政策上是实用主义者或者说是现实主义者,这
与撒切尔完全不同。

为了刺激国内需求,英国政府
宁愿冒财政恶化的风险,采取了适当增加公共开支
的办法;紧缩经济政策对付衰退。

他利用高利息率
抑制通货膨胀,待通货膨胀控制住以后,再逐渐调
低利息率,刺激投资
4、欧洲一体化
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问题上,梅
杰已不像撒切尔夫人一样采取公开的反对立场,但
明确地表示反对取消而实行单一货币。

梅杰鉴于撒切尔夫人在统一货币这一问题上的前车之鉴,同意英国逐步加入欧洲经济联盟,表现
出了一定的灵活性,他执政后在货币联盟问题上采
取了与撒切尔夫人完全不同的策略,在积极参与的
过程中,采取了对话的方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扩大了英国的影响,梅杰的举措与撒切尔夫人的作
法相比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5、
(三)联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