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答题技巧及练习题一、微元法解决物理试题1.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4110kW ⨯,排泥量为31.4m /s ,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20.7 m ,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 ) A .6510N ⨯ B .7210N ⨯C .9210N ⨯D .9510N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排泥的流量为Q ,t 时间内排泥的长度为:1.420.7V Qt x t t S S ==== 输出的功:W Pt =排泥的功:W Fx =输出的功都用于排泥,则解得:6510N F =⨯故A 正确,BCD 错误.2.如图所示,某个力F =10 N 作用在半径为R =1 m 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保持在任何时刻均与作用点的切线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 做的总功为( )A .0B .20π JC .10 JD .10π J【答案】B 【解析】本题中力F 的大小不变,但方向时刻都在变化,属于变力做功问题,可以考虑把圆周分割为很多的小段来研究.当各小段的弧长足够小时,可以认为力的方向与弧长代表的位移方向一致,故所求的总功为W =F ·Δs 1+F ·Δs 2+F ·Δs 3+…=F (Δs 1+Δs 2+Δs 3+…)=F ·2πR =20πJ ,选项B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应注意,力虽然是变力,但是由于力一直与速度方向相同,故可以直接由W =FL 求出.3.对于同一物理问题,常常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找出其内在联系,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物理本质.正方体密闭容器中有大量运动粒子,每个粒子质量为m ,单位体积内粒子数量n 为恒量,为简化问题,我们假定粒子大小可以忽略;其速率均为v ,且与器壁各面碰撞的机会均等;与器壁碰撞前后瞬间,粒子速度方向都与器壁垂直,且速率不变.利用所学力学知识,导出器壁单位面积所受粒子压力f 与mn 、和v 的关系正确的是( )A .216nsmv B .213nmvC .216nmv D .213nmv t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个粒子每与器壁碰撞一次给器壁的冲量2I mv ∆=,如图所示,以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为底、v t ∆为高构成柱体,由题设可知,其内有16的粒子在t ∆时间内与器壁上面积为S 的部分发生碰撞,碰撞粒子总数16N n Sv t =⋅∆,t ∆时间内粒子给器壁的冲量21·3I N I nSmv t =∆=∆,由I F t =∆可得213I F nSmv t ==∆,213F f nmv S ==,故选B .4.为估算雨水对伞面产生的平均撞击力,小明在大雨天将一圆柱形水杯置于露台,测得10分钟内杯中水位上升了45mm ,当时雨滴竖直下落速度约为12m/s 。
设雨滴撞击伞面后无反弹,不计雨滴重力,雨水的密度为33110kg/m ⨯,伞面的面积约为0.8m 2,据此估算当时雨水对伞面的平均撞击力约为( )A .0.1NB .1.0NC .10ND .100N【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对雨水由动量定理得Ft mv Shv ρ=∆=则0.72N 1.0N ShvF tρ==≈所以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
5.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cm ,安装在离接水盆75cm 高处,如果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m/s ,g =10m/s 2,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 A .1cm B .0.75cm C .0.5cm D .0.25cm【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水在水龙头出口处速度大小为v 1,水流到接水盆时的速度v 2,由22212v v gh -=得:v 2=4m/s设极短时间为△t ,在水龙头出口处流出的水的体积为2111V v t r π=V g水流进接水盆的体积为22224d V v t π⋅∆= 由V 1=V 2得2221124d v t r v t ππ∆∆=g g 代入解得:d 2=1cm .A .1cm ,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B .0.75c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0.5c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 .0.25c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6.如图所示,某力10N F =,作用于半径1m R =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 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 做的总功应为( )A .0JB .20J πC .10JD .20J【答案】B 【解析】 【详解】把圆周分成无限个微元,每个微元可认为与力F 在同一直线上,故W F s ∆=∆则转一周中做功的代数和为2π20πJ F R W ⨯==故选B 正确。
故选B 。
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开始时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 ,管中液柱总长度为4h ,后来让液体自由流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大小是( )A 8gh B 6gh C 4gh D 2gh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设U 形管横截面积为S ,液体密度为ρ,两边液面等高时,相当于右管上方2h高的液体移到左管上方,这2h 高的液体重心的下降高度为2h ,这2h高的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小量转化为全部液体的动能。
由能量守恒得214222hh S g hS v ρρ⋅⋅⋅=⋅⋅⋅解得v =因此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8.炽热的金属丝可以发射电子。
发射出的电子经过电压U 在真空中加速,形成电子束。
若电子束的平均电流大小为I ,随后进入冷却池并停止运动。
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冷却液质量为M ,比热为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冷却液升高的温度为UecM B .单位时间内,冷却液升高的温度为UIcMC .冷却液受到电子的平均撞击力为D .冷却液受到电子的平均撞击力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电子加速,则212Ue mv =设单位时间内发射电子个数为N ,则I Ne =电子束动能转化成冷却液内能,则单位时间内212N mv cM T ⋅=∆解得UIT cM∆=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CD .在单位时间内,电子束动量减少,等于撞击力冲量,则N mv F ⋅=解得F = 选项C 、D 错误。
故选B 。
9.如图所示,摆球质量为m ,悬线的长为L ,把悬线拉到水平位置后放手设在摆球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F 阻的大小不变,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重力做功为mgLB .绳的拉力做功为0C .空气阻力做功0D .空气阻力做功为12F L π-阻 【答案】ABD 【解析】A 、如图所示,重力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不变,小球在重力方向上的位移为AB 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L ,所以W G =mgL .故A 正确.B 、因为拉力F T 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故不做功,即W FT =0.故B 正确.C 、F 阻所做的总功等于每个小弧段上F 阻所做功的代数和,即12F 1=()2W F x F x F L π-∆+∆+⋅⋅⋅=阻阻阻阻,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ABD . 【点睛】根据功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重力、拉力与空气阻力的功.10.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这一过程中拉力大小由F 1随时间均匀增大到F 2,所用时间为t ,小车的位移为s ,小车末速度为v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车增加的动能等于()1212F F s + B .小车增加的动能大于()1212F F s + C .小车增加的动量等于()1212F F t + D .小车的位移小于12vt 【答案】BCD【解析】 【详解】AB .因为拉力大小由F 1随时间均匀增大到F 2,而小车做加速运动,位移在单位时间内增加的越来越大,所以若将位移s 均分为无数小段,则在每一小段位移内F 增加的越来越慢,如图所示(曲线表示题所示情况,直线表示拉力随s 均匀变化情况),而图像的面积表示拉力做的功。
其中拉力随s 均匀变化时,拉力做功为:()1212W F F s =+, 故当拉力大小由F 1随时间均匀增大到F 2时(曲线情况),做功大于()1212F F s +,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小车增加的动能大于()1212F F s +,A 错误B 正确; C .因为拉力是随时间均匀增大,故在t 时间内拉力的平均值为:()1212F F F +=,所以物体动量增加量为:()1212p F F t ∆=+, C 正确;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在力随时间均匀增大的过程中物体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增大,即v t -图像的斜率增大(图中红线所示,而黑线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情况)。
根据v t -图像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小车的位移小于12vt ,D 正确。
故选BCD 。
11.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了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由狭义相对论可知,一定的质量m 与一定的能量E 相对应:E =m 2 c ,其中c 为真空中光速.(1)已知某单色光的频率为v ,波长为λ,该单色光光子的能量E =hv ,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试借用质子、电子等粒子动量的定义:动量=质量×速度,推导该单色光光子的动量p = hλ.(2)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如同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一样,将产生持续均匀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对物体表面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用I 表示.一台发光功率为O P 的激光器发出一束某频率的激光,光束的横截面积为S .如图所示,真空中,有一被固定的“∞”字形装置,其中左边是圆形黑色的大纸片,右边是与左边大小、质量均相同的圆形白色大纸片.①当该激光束垂直照射到黑色纸片中心上,假设光全部被黑纸片吸收,试写出该激光在黑色纸片的表面产生的光压1I 的表达式.②当该激光束垂直坪射到白色纸片中心上,假设其中被白纸反射的光占入射光的比例为η,其余的入射光被白纸片吸收,试写出该激光在白色纸片的光压2I 的表达式. 【答案】(1)见解析;(2)1I =02P I cS ;= ()01P CSη+【解析】 【分析】(1)根据能量与质量的关系,结合光子能量与频率的关系以及动量的表达式推导单色光光子的动量hp λ=.(2)根据一小段时间△t 内激光器发射的光子数,结合动量定理求出其在物体表面引起的光压的表达式. 【详解】(1)光子的能量为 E=mc 2 根据光子说有 E=hν=chλ光子的动量 p=mc 可得 E h p c λ==.(2)①一小段时间△t 内激光器发射的光子数 0P t n hc V λ=光照射物体表面,由动量定理得-F △t=0-np 产生的光压 I 1=F S解得 01P I cS=②假设其中被白纸反射的光占入射光的比例为η,这些光对物体产生的压力为F 1,(1-η)被黑纸片吸收,对物体产生的压力为F 2. 根据动量定理得 -F 1△t=0-(1-η)np -F 2△t=-ηnp -ηnp 产生的光压 122F F I S+= 联立解得 ()021P I cSη+=【点睛】本题要抓住光子的能量与动量区别与联系,掌握动量定理的应用,注意建立正确的模型是解题的关键.12.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动量.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对物体产生压强,这就是“光压”,光压的产生机理如同气体压强;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的频繁碰撞产生了持续均匀的压力,器壁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的压强,设太阳光每个光子的平均能量为E ,太阳光垂直照射地球表面时,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为P 0,已知光速为c ,则光子的动量为EP c=,求: (1)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地球表面,则时间t 内照射到地球表面上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内太阳光的总能量及光子个数分别是多少?(2)若太阳光垂直照射到地球表面,在半径为r 的某圆形区域内被完全反射(即所有光子均被反射,且被反射前后的能量变化可忽略不计),则太阳光在该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用l 表示光压)是多少? 【答案】(1)20r P tn Eπ=(2)02p I c=【解析】 【分析】 【详解】(1)时间t 内太阳光照射到面积为S 的圆形区域上的总能量0=E P St 总解得 20Er P t π=总照射到此圆形区域的光子数E n E=总 解得20r P tn Eπ=(2)因光子的动量E p c=则达到地球表面半径为r 的圆形区域的光子总动量pnP =总因太阳光被完全反射,所以时间t 内光子总动量的改变量2p p ∆=设太阳光对此圆形区域表面的压力为F ,依据动量定理 Ft p =∆太阳光在圆形区域表面产生的光压I=F/S 解得02p I c=13.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在管口右端盖板A 密闭,两液面的高度差为h,U 形管内液柱的总长度为4h.现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是多大?18gh 【解析】 【分析】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液体的机械能守恒,即可求出右侧液面下降的速度,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高为h 液柱重心下降了1 4h ,液体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全部转化为整体的动能; 【详解】设管子的横截面积为S ,液体的密度为ρ,则右侧高出左侧的水银柱的体积为Sh , 所以其质量为:m Sh ρ=,全部的水银柱的质量:4M S h ρ=⋅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当两液面高度相等时,右侧高为h 液柱重心下降了1 4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1142mg h Mv ⋅= 即:211442hSg h hSv ρρ⋅=⋅ 解得:18v gh =. 【点睛】本题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研究液体流动的速度问题,要注意液柱h 不能看成质点,要分析其重心下降的高度.14.如图所示,间距为l =0.5m 的两平行金属导轨由水平部分和倾角为θ=30o 倾斜部分平滑连接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