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 程及其工艺
2020/11/22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与陶瓷及玻璃的特点
原料都是各种不同的天然岩石; 高温煅烧后构成产品; 由天然岩石到人造石质产品是一个还原循环 过程;天然岩石→破碎→煅烧→石质产品,矿 物成分没有改变,只是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第二部分 水泥厂常见设备
Ì 1、斗式提升机 、胶带提升机、拉链机、螺旋输送机、带式输送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2、空气斜槽 、风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3、分格轮、空气炮、收尘器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4、磨机、窑、破碎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磨辊辊套、衬板、研磨体、耐火材料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传统水泥生产过程
Ì 水泥生产过程有许多工序和环节,水泥生产过程大致分 为五个过程:
Ì 1、原料开采 Ì 2、生料制备(粉磨) Ì 3、熟料煅烧 Ì 4、水泥制成(粉磨) Ì 5、水泥装运 Ì 将它们概括后,主要分为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粉
周转、抛射、倾泻 二、球磨机的特点 : 1、优点: 适应性较强,能连续生产和大规模生产; 颗粒级配易于调节,颗粒形貌近似球形,有利于生料煅烧及水泥的水化硬 化; 干法湿法均可,烘干粉磨同时,另有均化作用; 2、缺点: 粉磨效率低,只有2一3%。 研磨体和村板的消耗量大; 设备笨重,投资大.噪音大等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企业规模划分
Ì 1)以工程设计水泥规模划分:大型》100万吨/年;中型为60-100万 吨/年;小型《60万吨/年
Ì 2)按回转窑熟料年生产能力划分:新型干法生产线,大型100万-350 万吨/年;中型60万-100万吨/年;小型20万-60万吨/年。
Ì 3)按单窑熟料产能划分:如2000t/d、2500t/d、5000t/d、7200t/d、 10000t/d等
Ì 预均化的意义 Ì 1.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稳定生产 Ì 2.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放宽矿山开采的质量控
制要求,降低开采成本 Ì 3.可对不同组分的原料预配料 Ì 采用预均化技术的条件 Ì C需a均CO化3;的波动R<5%:表示原料均匀性较好,不 Ì R=5~10%:原料均匀性一般,视情况而定 Ì R>15%:原料均匀性差,必须采用预均化 Ì 要求预均化后的成分波动范围控制在±1%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预均化堆场的布置形式及堆取料方式 Ì 一、堆场的布置形式 Ì 1.矩形预均化堆场 Ì 直线布置:堆料机、取料机易布置,不需转化台车,多采用 Ì 平行布置:设中转台车,回转式或双臂式堆料机,较少采用 Ì 2.圆形预均化堆场 Ì 原料由进料机送到堆场中心,由可绕中心360°回转的悬臂式
Ì 水泥:凡细磨成粉末状,加入适量水后成为塑性浆体,既 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石等散料 或纤维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水硬胶凝材料,通称为水 泥。
Ì 熟料:凡以适当成分的生料,烧至部分熔融所得的以硅酸 钙为主要成分的矿物质,称为硅酸盐水泥熟料。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料耗:是指生成单位熟料所需的生料量(干基)。通常以 “t·生料/t·熟料”表示。
圆形预均化堆场
较大
较矩形减少30%~40%
进出料方向有所限制不利于灵活布 进出料方向随意,布置灵活 置。
设备费用多,土建投资亦较多
设备、土建投资较低
由于每个料堆的堆端和每个料堆之 取料层数大于堆料层数,因此均化效
间的成分差异,影响均化效果, 果好,堆、取料连续进行,物料
成分波动不连续
成分的波动不会产生突变。
Ì 生产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原料品种,主要由石灰质、硅铝质、铝质、硫 质及校正原料组成,不同水泥熟料品种所采用的原料不完全相同。
Ì 标准煤:国际统一以燃料热值为29308kj/m3的能源单位。 Ì 水泥混合材是指在水泥粉磨环节与熟料、石膏一起入磨、用以改善水
泥某种性能、调节水泥质量、降低成本所掺加的矿物质材料或工业废 渣。 Ì 普通硅酸盐水泥:凡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合材料和适量石 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二、生料制备过程
Ì 生料制备过程指入窑以前对原料的全部加工过程,包括 原料破碎、预均化、配料控制、烘干、粉磨和生料均化 等生产环节。其简要的工艺流程是:
Ì 石灰石均化堆场 原料计量配料系统及输送 原料磨 空气输送斜槽 提升机或气力输送泵输送 生料均化 库储存。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Ì 为什么分级?水泥生产商为什么不惜巨资选用闭路系统? Ì 分级------减少过粉磨!------提高粉磨效率。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六、水泥装运和输出过程
Ì 水泥包装和散装过程指不同水泥经贮库、包装设施或散 装设施等生产环节出厂。其简要生产流程是:
Ì 袋装水泥 水泥库 包装机 推车或摞包机 水泥 栈台 运输设施出厂
Ì 散装水泥 散装库 散装机 散装汽车或散装火车或 轮船输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工艺设备的发展
1、总体上向节能型发展。辊压机——-球磨,立 窑、湿法——预热分解窑 2、功能上向一机多能发展。烘干、粉磨、选分于 一体 3、系统上趋于短流向。 工业上多采用一体化。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三、煤粉制备过程
Ì 指从原煤仓、喂料控制、烘干粉磨、收尘到煤粉仓等生 产贮存环节。其简要的生产流程:
Ì 标准煤耗:把实物煤折算为标准煤的消耗量称为标准煤耗。 Ì 熟料烧成的综合能耗:是指烧成车间在标定期内,对熟料
烧成过程中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进行综合计算所得的能源 消耗量。 Ì 砖耗:在单位期间内,消耗的耐火砖量与单位期间熟料量 的比值。 Ì 油耗:在单位期间内,消耗的柴油量与单位期间熟料量的 比值。 Ì 原料——生料——熟料——水泥
1、人字型布料
人字形堆料的优点:堆料的方法 和设备都较简单,可取得较好的 化效果,因此这种方法使用得最 普遍。
主要缺点:物料颗粒离析比较显 著,堆料两侧及底部集中了大块 物料而料堆中上部分多为细粒。
2、波浪型布料法 波浪形堆料法的优点:均化
效果好,特别是当物料颗粒 相差较大(如0~200mm), 或者物料的成分在粒度大小 不同的颗粒中差别很大的情 况下,效果比较显著。 缺点:堆料点要在整个堆场 宽度范围内移动,堆料机必 须能够横向伸缩或回转,设 备价格贵,操作比较复杂, 所以此法一般仅限于少数物 料。
磨三阶段,故俗称“两磨一烧”。如将煤粉制备列入也 可改称为“三磨一烧”。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一、原料开采
Ì 矿山开采与运输是将矿床用挖掘机、电铲、转机等机械 设备开采矿石,然后经运输设备,如汽车、胶带机,把 矿石输送到生产使用点——均化堆场、破碎机等。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原料预均化
带堆料机堆料。料堆为圆环,其截面是“人”字形料层。取 料一般都用桥式刮板取料机,可回转360 °,取出的物料经 刮板送到堆场中心卸料口,由地沟内的出料机运走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矩形和圆形堆场的比较
比较项目 占地面积 工艺平面布置 投资费用 均化效果
设备利用率
生产操作
可扩展性
矩形预均化堆场
只有在料堆被取或堆完料后,换堆 作业才能开始。因此如堆、取 料周期控制不好,会影响设备 的利用。
堆取料机能分别的连续工作,设备利 用率高。
由于堆、取料分别分堆作业,操作 堆取料机连续围绕中心立柱回转,操
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所不便。
作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可在长度方向扩展
无法扩展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布料取料形式比较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布料取料形式比较
3、水平层堆料法
这种堆料发优点是,可以完全消除 颗粒离析作用,每层内部也比 较稳定。缺点是,堆料机结构 复杂,操作也不简单,一般都 用于多种原料混合配料的堆场。
4、横向倾斜层堆料法
这种堆料机可以采用耙式堆取 料合一的设备,因此在设备 价格上特别便宜。这也可以 说是其优点。但这种堆料法 的颗粒离析现象比人字形堆 料法更严重,大块颗粒几乎 全落到料堆底部,均化效果 是很不理想的。所以这种堆 料法只能应用于那些对均化 要求不高的原材料。
⒌从工艺设备复杂程度上讲:
水泥
陶瓷
玻璃
复杂
次之
再次之
⒍从厂区环境上讲
玻璃
陶瓷
水泥
干净
次之
再次之
⒎从产量产值上讲:
水泥
陶瓷
玻璃
一
二
三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第一章 水泥回转窑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第一节 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水泥窑第1节水泥生产过程及其工艺
第一部分 几个概念
Ì 干法生产:将原料先烘干后粉磨或同时烘干与粉磨成生料 粉,而后喂入干法窑内煅烧成熟料称为干法生产。 窑外分解窑:亦称为预分解窑,是一种能显著提高水泥回 转窑产量的煅烧工艺设备,其主要特点是把大量吸热的碳 酸钙分解反应从窑内传热速率较低的区域移到悬浮器与窑 之间的特殊煅烧炉(分解炉)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