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热力学

第二章热力学

能量
体系 物质 环境
敞口烧杯装水 体系:水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封闭体系:体系和环境之间,无物质交
换,只有能量交换。
能量
体系
环境
密闭容器装水 体系:水+水蒸气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孤立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无物质 交换,又无能量交换。
性质的总和就称为体系的状态。
如质量、温度、压力、体积、密度、 组成等,当这些性质都有确定值时,体系 的状态一定。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状态函数:确定体系状态的宏观物理
量称为体系的状态函数。如质量、温度、 压力、体积、密度、组成等是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点: 1. 体系的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值确定。 2. 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体系的始态和终
内能:又称热力学能,它是体系内部物
质各种微观形式能量的总和,符号 U 。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内能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
热力学中将内能作为一个整体来讨论, 研究的是内能的变化值 △U 。
状态1
状态2
△ U = U2 - U1
2.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如电功、机械功、表面功等.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Hale Waihona Puke 无机及分析化学热力学规定: 体系从环境吸热,Q为正值,放热为负值。 体系对环境作功,W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等压过程中,体系膨胀对外作体积功: We = - p外(V2 - V1 ) = - p外△V
五、热力学能(内能)
孤立体系也称为隔离体系。(体系+环境)
绝热装置盛水 体系:水+水蒸气
+绝热装置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孤立体系
敞开体系
封闭体系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状态与状态函数
状态:体系的一系列物理性质和化学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二、 反应进度
反应进度ξ: 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
aA + dD = gG + hH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将能量守恒定律用于宏观体系,称为
热力学第一定律。
当封闭体系从环境吸收热量 Q,同时 环境又对体系作功W,在此过程中体系内
能的改变量△U为:
△U = U2- U1= Q + W (封闭体系)
上式为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本章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一、几种热力学体系
体系:人为划分的研究对象。 环境:体系以外与体系密切相关的其它部分
叫环境。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敞开体系:体系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
交换,又有物质交换。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2.1 基本概念 2.2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3 标准反应热 2.4 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熵 2.5 化学反应标准熵变的计算 2.6 化学反应标准自由能变的计算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功:除热以外其它能量传递形式称为
功。以功这种形式传递的能量用 W 表示.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热和功与过程紧密联系,没有过程就没 有热和功。热和功不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热力学中功的分类
体积功We :体系因体积变化抵抗外压
所作的功。
非体积功Wf:除体积功外的所有功。
态决定,与体系经过的途径无关。 3. 循环过程的状态函数改变值为零。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三、过程与途径
过程:体系状态发生变化的经过称为过程。
途径:完成过程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
298K, H2O(g) 途径1
298K,H2O(l) 始态
373K,H2O(g) 终态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电能 → 光能 (电灯) 化学能 → 机械能 (内燃机) 机械能 → 电能 (发电机)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
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从一个物 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也可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在传递和转化过程中,能量总值 不变。适用于宏观体系和微观体系。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例】某体系从始态变到终态,从环境吸 热200kJ,同时对环境作功300kJ,求体系 与环境的热力学能改变量。
解: △U体系 = Q + W △U体系 =200 +(- 300) = - 100(kJ)
∵ △U体系 = -△U环境 ∴ △U环境 = 100(kJ)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V1=V2 或△V = 0
绝热过程: 体系与环境没有热交换,即
Q = 0.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四、热和功
能量传递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传热, 一种是做功。
热:因温度不同而在体系与环境之间
进行的能量传递形式称为热。以热这种形 式传递的能量用Q表示。
373K,H2O(l) 途径2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热力学中基本过程有:
等温过程:体系温度保持不变,且等于
环境的温度,即T2=T1=T环 或△T=0.
等压过程:体系压力保持不变,且等于
环境的压力,即p1= p2=p环 或 △p=0
等容过程:体系体积保持不变,即
四川农业大学
无机及分析化学
2.1 基本概念
热力学:研究物理的和化学的变化过
程中能量变化规律的科学称为热力学。
化学热力学:将热力学的基本原理用
来研究化学反应及与化学反应有关的物理 变化时,称为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中不讨论物质的微观结构,也 不涉及变化速率的问题。
上一页上一页 下下一页一页 本主章目目录录 总目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