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

1. 糖及糖的结构特点、分类
答:定义:一般把糖类看作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聚合物和衍生物的总称。

分类:单糖,寡糖,多糖。

结构特点:旋光性,并且一对对映体中只有一个异构体天然存在。

单糖的开链式结构。

单糖的环状结构和变旋现象。

还原性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

非还原性糖:蔗糖
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右旋糖苷
2. 糖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遇斐林试剂(班氏试剂)水浴加热变为砖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
糖原遇
3. 还原糖与非还原糖的区别,还原糖的性质及常用的检测还原糖的试剂
区别:还原性糖概念:还原糖是指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在糖类中,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或酮基的单糖和含有游离醛基的二糖都具有还原性。

还原性糖有醛基,非还原性糖是由羟基代替的醛基
性质:具有还原性的糖类。

常用的检测还原糖的试剂:菲林试剂
4. 糖、氨基酸的旋光性及糖的变旋现象
糖分子中有不对称碳原子,因此其溶液都有旋光性。

是指手性化合物是偏光的的偏振面向左或向右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

糖的变旋现象:变旋现象很好地说明葡萄糖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变化。

由于半缩醛形式并不稳定,在水溶液中,α—D葡萄糖(比旋光度+1120)和β-D葡萄糖(比旋光度+18.7°)可以通过开链式互相转化,直至动态平衡。

5. 五只试剂瓶中分别装的是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溶液,但不知哪只
瓶中装的是哪种糖液,可用什么最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
方法:首先在这五种糖中各加入适量碘液,只有淀粉变蓝色,其余四糖不变色。

然后在除淀粉外的四糖中分别加适量的盐酸和间苯二酚,核糖呈绿色,葡萄糖呈淡红色,果糖呈红色,而蔗糖不变色。

这一下可鉴别出核糖和蔗糖。

再在葡萄糖和果糖中分别加入几滴溴水,由于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而使溴水褪色,果糖无还原性,不能使溴水褪色,从而就能达到区分这两种糖的目的。

6. 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种类及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pI值的定义,所处pI时的特点,
氨基酸带电状况与荣耀pH及pI之间的关系
①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必须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②种类:12种非必须氨基酸是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精氨酸组氨酸8种必须氨基酸分别是缬氨
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脯氨酸
③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它按不同的顺序和构型而组成不同的蛋白质。

食物蛋白质的质量也是由它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的数量来决定的。

7.蛋白质及氨基酸的颜色反应
8.蛋白质的结构层次及特征
9.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蛋白质系数
10.蛋白质的带电状况与溶液pH值和pI值之间的关系
11.蛋白质的沉淀与变性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12.蛋白质为什么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如何确定蛋白质分子在某一 pH 条件下所带净电荷的性质?
13.蛋白质主要由那些元素组成?凯氏定氮法测定生物样品的蛋白质含量的依据是什么?
14.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与沉淀作用
15.何谓蛋白质等电点?处于等电点时的蛋白质有何特点?
16. 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的特性
17.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
18.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9.扼要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球状蛋白质在溶液中具有下列性质。

(1)在低pH时沉淀。

(2)当离子强度从零逐渐增加时,其溶解度开始增加,然后下降,最后出现沉淀。

(3)在一定的离子强度下,达到等电点pH值时,表现出最小的溶解度。

(4)加热时沉淀。

(5)加入一种可和水混溶的非极性溶剂减小其介质的介电常数,从而导致溶解度的减少。

(6)如果加入一种非极性强的溶剂,使介电常数大大地下降会导致变性。

20.酶、单体酶、单成分酶、结合酶、单纯酶等的定义
21.酶的特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较有何异同)
22.维生素的定义、种类及其与辅酶之间的关系
23.常见生化名词缩写的中文名称
24.酶的活性中心定义及特点
25.结合酶与单纯酶
26.根据国际系统分类法,所有的酶按所催化的化学反应的性质可以分为几大类,请按顺序一一列出后并稍加解释。

27.酶与单体酶
28.简述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化学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个性。

29.酶与酶源
30.什么是米氏方程、什么是米氏常数,米氏常数的特点
31.核酸的组成、特点、种类
31.tRNA的特点
32.DNA的单链书写特点及互补配对特性,DNA的双螺旋结构
33.DNA的变性与复性的定义及特点
34.溶解温度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35.单核苷酸与环化核苷酸
36.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37.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
5’—ATCCGGCA—3’
试写出:
a. DNA复制时,另一条单链的序列;
b.转录成的mRNA序列。

38.核苷酸与核酸
39.核酸的变性与DNA退火
40.什么是DNA的变性? 什么是DNA的复性?它们与分子杂交的关系。

41.酯的定义及甘油三酯的特点
42.脂肪酸与必须脂肪酸
43.你是如何理解三羧酸循环是物质代谢的中心?
44.在一个具有全部细胞功能的哺乳动物细胞匀浆中加入1mol丙酮酸,当丙酮酸完全被氧化时,能产生多少mol ATP分子?
45.糖酵解与糖异生
46.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
47.糖的酵解过程及发生部位
48.糖酵解与糖的有氧氧化
49.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
50.糖酵解途径与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51.糖的有氧氧化包括哪几个阶段。

52.三羧酸循环的特点、意义、条件、过程及发生部位
53血液中氨的来源与去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