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节 三大类岩石及其相互转化
第一节 三大类岩石及其相互转化
4.(2017江苏单科,5,2分)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丙甲乙
科考人员在河西走廊发现了一种类似于蜂巢的地貌。裸露在外的花岗岩千疮百孔,距今已有上亿年,周围有距今4—5亿年之前形成的沉积岩。图Ⅰ为“该地区地质剖面图”,图Ⅱ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21.甲图景观是()
A.在火山口形成的天池B.溶洞塌陷形成的天坑
C.地壳下陷形成的湖泊D.岩石崩塌形成的堰塞湖
22.乙图岩石()
A.可能为石灰岩B.上升冷凝而成
C.可能为变质岩D.具有层理结构
23.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A.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C.断层的形成与③有关D.①②④均属于内力作用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回答问题。
27.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
A.箭头①表示岩浆活动B.箭头②表示重熔再生
C.箭头①表示地壳下沉D.箭头②表示变质作用
【2015•上海卷地理第13、14题】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Ⅰ、Ⅱ、Ⅲ分别代表沉积环境、熔融环境和变质环境,箭头线代表不同的地质过程。读图回答14~15题。
14.2008北京奥运金牌上镶的昆仑玉和大理岩的形成过程同属()
A.②B.③ C.④D.⑤
15.古生物进入并成为岩石中化石的地质环境和过程是()
A.Ⅰ——①B.Ⅱ——③C.Ⅲ——⑤D.⑥——Ⅰ
A.a图 B.b图C.c图D.d图
8.贮煤地层的岩石类型,一般是()
A.侵入岩B.喷出岩C.沉积岩D.变质岩
9.花岗岩、砂岩和石英岩分别属于()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D.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10.正确反映三大类岩石互相转化的模式图是( )
11.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
18.左图所示岩层年龄由老到新排序正确的是()
A.a、b、c、dB.b、c、d、aC.c、d、a、bD.d、a、b、c
19.右图所示甲、乙、丙、丁中,代表岩浆岩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0.形成左图所示地下洞穴的地质作用主要属于( )
A.①B.②C.⑤D.⑥
下图为莉娟同学所摄我国东北某地的自然风光(甲)及在周边所拾得的与该景观形成直接相关的代表性岩石(乙)的图片,据此回答21-22题。
30.【2016•上海卷第10题】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
1.D 2.C 3.C 4.B 5.B6.B7.C8.C9.D10.C11.D12.D13.C14.D15.A16.D17.B18.C19.C20.C21.A22.B23.D24.A 25.A 26.D27.D28.A 29.D 30.D
从古到今,各种各样的地质、地貌现象激发了多少探索者为之不懈努力。
16.具有层理构造的岩石是( )
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
17.下列地貌形态中,经过堆积作用形成的是 …( )
A.石林B.沙丘C.海蚀柱 D.V型谷
下面的左图为某地岩层与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18~19题。
28.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9.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
专题5地表形态的塑造
一三大类岩石及其相互转化
(10北京)下图是八达岭长城照片,该段长城主要坐落在花岗岩侵入体上。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指示山脊和山谷的分别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④和⑤
2.八达岭地区花岗岩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图,完成12~13题。
12.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A.地表B.地壳上部C.地壳下部D.地幔
1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 D.变质岩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3.(2018北京文综,4,4分)图中()
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
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
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5.(2018北京东城期末,20)图Ⅰ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A.②—⑤—③—①B.②—⑤—④—①
C.①—②—⑥—④D.①—②—③—④
6.下列岩石中,有可能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岩、玄武岩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D.大理岩、石灰岩
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7~8题。
7.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①②③④表示各类地质作用。回答第25-26题。
25.图中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地理含义是
A.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B.岩浆岩、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岩、变质岩、岩浆
C.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岩浆
D.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浆岩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B.乙、丁类岩石有层理构造并有化石
B.岩浆侵入、地壳下降、侵蚀作用、地壳上升、沉积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降、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24.若图4中b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分别表示的范围是
A.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岩石圈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
C.外核、内核、地核D.地壳、地幔、地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