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当聚合物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分子链段 要沿着外力方向伸展与外力相适应,因而在材料内 部产生内应力。但是链段的热运动又可以使某些链 缠结散开,以至于分子链之间可以产生小的相对滑 移;同时链段运动也会调整构象使分子链逐渐地回 复到原来蜷曲状态,从而使内应力逐渐地消除掉。
应力松弛与温度有关。当温度远小于Tg时,链 段运动的能力很弱,应力松弛非常慢;当温度太高 时,应力松弛过程进行太迅速。只有在Tg温度附近 几十度的范围内,应力松弛现象才比较明显。
2)外力作用频率——若外力作用频率ν太高,应力 变化的周期就很短,链段的运动完全跟不上应力 的变化,相当于链段不能运动,所以滞后表现不 出来。若作用频率ν太低,应力变化的周期很长, 链段的运动完全可以跟上应力的变化,也不会表 现出明显的滞后现象。只有当外力作用频率适中, 链段一方面可以运动,但又不能完全跟上应力的 变化,这时滞后现象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力学松弛—— 聚合物的各种性能表现出对时间的依 赖性。粘弹性是力学松驰行为的一种典型情况。 粘弹性的划分:
线性粘弹性和非线性粘弹性—— 静态粘弹性和动态粘弹性——P180 根据聚合物材料受到不同外力作用的情况,聚合物 材料会表现出不同的粘弹性现象: 蠕变 应力松弛 滞后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一、蠕变
在一定的温度下和较小恒应力的持续作用下, 材料应变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的现象。
2 3 1
2
1
t2
3
t1 线型聚合物的第七蠕章聚变合物曲粘弹线性 和回复曲线
线型聚合物的蠕变由三部分形变叠加而成
1)普弹形变ε1——形变量很小,瞬时可逆;
ε1 =σo/E1
E1—普弹弹性模量;
2)高弹形变ε2——形变量大,滞后可逆;
在有滞后现象存在时,由于形变的发展落后于 应力的变化,当第一周期的形变还没有完全恢复时, 材料又会受到第二个周期应力的作用,因此每个周 期都会有一部分弹性储能没有释放出来。这部分能 量最终转变为热能,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 每一个应力作用循环都要消耗能量——力学损耗或 者内耗。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三、滞后
聚合物受到正弦交变应力作用后应力与应变随时间 的变化:
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形变落后于应力变化的 现象———滞后。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正弦交变应力: σ(t)=σo Sinωt
σo—最大应力;ω——外力变化的角频率; 应变也呈正弦变化,但比应力落后了相位差δ:
ε(t)=εo Sin(ωt –δ) εo—最大形变;δ——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相位差;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蠕变现象与外力大小也有关系——在小应力和 短时间作用下,蠕变量非常小,不容易观察出来。 在大应力持续作用下,蠕变的发展比较快。
观察蠕变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在聚合物的Tg温 度以上不远处,此时链段的运动刚开始,运动时受 到的内摩擦阻力较大,蠕变现象最为明显。
蠕变对聚合物材料使用的影响: (1)尺寸稳定性; (2)长期负载能力;
2
E2
(1et
)
E2—高弹弹性模量;τ—链段运动松弛时间;
3)粘性形变ε3——不可逆的粘性流动;
ε3 =σot/η3 η3—— 聚合物的本体粘度
1
2
3
o o
E E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1
2
(1 et /间的关系
1)在应力加载很短的时间内,仅有理想的弹性形变, 形变量很小。
2)随应力作用时间的推移,蠕变开始以较快的速度 发展,然后逐渐变慢,最后达到平衡。该阶段的 蠕变发展主要是由滞后弹性形变引起,也包括随 时间的增加而增大的极少量的粘流形变。
2)在应力加载时间很长的情况下,推迟弹性形变已 经充分发展,达到了平衡后,最后的蠕变发展只 有纯粹粘流流动的贡献。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蠕变发展与温度的关系
玻璃化温度以下——链段运动松弛时间很长,ε2很 小;材料本体粘度很大,ε3很小;因此蠕变主要由 普弹形变构成,蠕变量很小。
玻璃化温度以上——链段运动的松弛时间变短 , 导致ε2 较大;材料的本体粘度η3仍很大,ε3 较小; 蠕变主要由ε2构成,夹杂着少量ε3。 聚合物流动温度——松弛时间和本体粘度都很小, 但由于ε3 随时间的发展而发展,导致总形变不断发 展——粘性流动。
第七章 聚合物的粘弹性
§7-1 聚合物的力学松弛现象
理想固体 ——受力后表现为普弹形变,形变与时间 无关,符合虎克定律;
理想流体 ——受力后表现为粘性形变,形变随时间 线性发展,不可逆,符合牛顿粘性定律;
聚合物分子链的体积庞大,分子间存在较大的 内摩擦阻力。因此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后会同时表 现出弹性和粘性,其各种性能(形变、应力、模量 等)表现出对时间(或频率)的强烈依赖性——聚合 物材料是典型的粘第弹七章性聚合材物粘料弹性。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3)温度——温度太高,链段运动很快,完全可 以跟上应力的变化,无滞后现象。温度太低, 链段运动很慢,形变完全来不及发展,滞后 现象不明显。只有在Tg附近几十度的温度范 围内,链段能够充分运动但又跟不上应力的 变化,才会出现明显的滞后现象。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力学损耗
聚合物受到交变应力作用时如果不发生滞后, 每一次形变过程外力所做的功都可以以弹性储能的 形式完全释放出来,用来恢复原来的形状,在一个 应力交变循环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
A. 芳杂环结构聚合物具有较好抗蠕变性能; B. 交联可以提高材料的耐蠕变性能; C. 结晶可以阻止蠕变;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二.应力松驰
在恒定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条件下,聚合物内 部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应力随时间的衰减呈指数关系: 第七章聚合σ物(粘弹t)性 =σo e-t/τ
应力松驰产生的原因:
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也是链段的运动受到内摩 擦阻力作用的结果。当外力变化时,链段的运动受 到内摩擦阻力的作用跟不上外力的变化,所以形变 总是落后于应力,滞后了一个相位差δ。在链段能 够运动的前提下,链段运动的阻力越大,应变落后 于应力就越严重,δ越大。
第七章聚合物粘弹性
影响滞后的因素
1)聚合物的链结构——刚性链聚合物由于链段根本 无法运动,所以滞后现象不明显;柔性链聚合物 链段的运动很容易发生,滞后现象比较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