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万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做法

(完整版)万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做法

佛山市万科置业有限公司FOSHAN VANKE PROPERTIES DEVELOPMENT CO., LTD.1 目的:明确传统工艺及新建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的标准做法,提升安全文明施工形象,确保安全文明管理常态化。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佛山公司所有在建及新建传统工艺项目。

3 编制说明:本标准做法原则上要求所有在建及新建传统工艺项目均按此做法执行。

4 安全文明标准做法:A1:安全帽A2:安全带止打结或接长使用,系挂牢固。

A3:工人着装A4:安全鞋地。

A5:每天早上工人安全教育交底每天早上上班前,组织工人在工地现场进行安全教育,并把当天安全重点注意事项及部位及时进行交底。

A6:安全教育交底每月须组织总包及各分包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交底,同时要求施工单位内部开展安全交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工人观看安全教育片。

每周项目部须组织总分包单位进行安全排查,影像资料须上报工程管理部。

A7:消防演练施工单位应根据灭火及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灭火及应急疏散的演练,每半年不少于1次,并建立文字、影像等资料记录存档。

A8:现场围挡——围墙A9:工地大门A10:出入口设置、门卫管理d、大门图案及文字要求:1、万科大门颜色设置:大门底色红灰,白字。

2、文字组合及其它:门上标志出万科集团LOGO,下方为“携手供方,关注客户”。

牌,门卫室内设置封闭式玻璃柜存放贵宾帽并做好保洁工作。

安保人员统一安保服装,认真检查进出人员安全帽及胸卡佩戴情况,对外来人员做好登记工作。

A11:工地大门前安全措施设置a、施工大门外30米范围以内,主要通道均要设置减速带;b、大门外应设置照明;c、工地大门外应设置指示牌,车辆减速牌。

A12:工地大门正确佩戴安全帽警示a、工地入口处须设置进入施工现场正确佩戴安全帽的警示牌。

b、未按要求佩戴安全帽及着装不符合要求的,均不允许进入工地。

c、工地大门侧面设置仪容镜。

A13:安全管理专岗设置性。

A14:现场道路A15:人车分流A16:冲车措施a、车辆出入口设置冲洗装置和排水沟保证所有车辆在离开工地前,必须清理干净车身及车胎,以免把泥砂等带到市政道路上。

A17:自动喷淋降尘措施a、施工现场道路采用自动洒水喷淋降尘措施。

A18:安全循环播放系统及通道安全回行通道长至少8米,至少做三个回转;在工地大门主要通道处设置醒目显示屏,至少有三台电视滚动播放安全事故案例、安全知识、现场作业人数等信息,刷卡机信息与显示屏实时同步。

A19:重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在工地主干道人流通频密位置设置重大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牌,并落实对工地现场安全隐患举报曝光,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A20:八牌二图a、出入口处通道两侧应设置“八牌二图”。

在通道左侧设置施工标志牌(工程概况及参建单位)、安全措施牌、文明施工牌、入场须知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及监督电话牌、建筑工程维权须知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工程立体效果图等。

入口处通道右侧或围墙明显位置统一按照万科标准设置“合作伙伴名录”标牌,名录中应有主要合作伙伴的公司名称及公司LOGO;b、标牌的材质:面板采用有机板,框采用铝合金或不锈钢;架体材质为不锈钢直径不小于60mm。

各类标志牌应设置牢固、美观,有条件可以亮化处理。

A21:安全生产指示牌a、大门入口处设置安全生产指示牌;b、指示牌内容包含但不限于:1、规范项目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固定提示、动态更新、施工交底、施工人员教育等具体要求;2、安全十诫及安全目标、特殊工种作业人员、班前会及细则、安全作业时间表;3、安全生产指示牌内容动态更新。

A22:公示牌a、现场出入口处设置重大危险源公示牌;b、现场应设置楼栋、楼层标识牌和安全标语以及外架验收牌。

A23:宣传栏 现场应设置可移动式的宣传栏、读报栏、黑板报。

A24:现场道路指示牌 进入现场在关键交叉路口需设置现场道路指示牌(内容可包含但不限于:办公区、生活区、楼栋号、加工区、车道路口)。

A25:班前讲评台需在空旷且醒目区域设置班前讲平台。

A26:集中样板展示区现场需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制作可移动式的集中样板区。

A27:方案审批A28:基坑支护、支护设计A29:排水措施A30:土方开挖A31:边坡防护A33:现场茶水亭a、每标段至少设置一处茶水(休息)亭;每个茶水亭配置一套直饮水设备(夏季高热天气还应配备解暑凉茶)、一个洗手池和一个洗脚池。

b、定期根据滤芯进行水质监测及滤芯更换,水质监测和滤芯更换要在明显部位张贴有效期(含多少立方水量必须更换滤芯、上次更换滤芯时间、上次更换滤芯的流量表读数、水质多久监测一次)。

A34:厕所设置工地卫生间:每个标段每5万平米设置1组(2个),要求必须设置可冲水式厕所,厕所须定人定时清理,确保现场无臭味,洁具显原色。

楼层卫生间:结构施工时在模板拆除层的下一层设置1处;砌筑、抹灰、装修阶段,按单元每五层设置可冲水式厕所,标准为:专人打扫有记录,洁具显原色;在施工电梯轿箱和永久电梯轿箱内有卫生间指引标识。

A35:垃圾管理a、现场设置建筑垃圾堆放池,要求三面挡墙;方便垃圾清运和扎装卸;b、池内建筑垃圾须日清:每日工地施工结束后,垃圾清运出场;c、脚手架上无生活垃圾(如:饮料品、塑料袋、饭盒等等)或建筑垃圾。

d、垃圾堆池里的建筑及生活垃圾需用帆布覆盖。

A36:现场平面布置策划a、不同施工阶段需相应编制现场平面布置策划书并与现场一致;b、现场场地布置需经过工程管理中心与项目部联合评审;A37:加工棚、防护棚a、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包括井架、施工用电梯的进出通道口),在塔吊覆盖范围内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应设双层硬质防护;b、因场地限制,办公区或生活区在塔吊覆盖范围以内的必须设置双层硬质防护;c、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或处于起重机把杆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在其受影响的范围内,必须搭设顶部能防止穿透的双层防护廊;d、施工建筑物临近的街道或销售区必须设置行人专用双层硬质安全防护棚,要求宽度为3米;e、在建建筑物出入口物体坠落防护半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规定(合格的防护棚尺寸应:宽度>3m,进深>防坠半径+1m,搭设质量合格,符合安全要求)建筑高度2—5m、防坠落半径3米;建筑高度5—15m、防坠落半径4米;建筑高度15—30m、防坠落半径5米;建筑高度>30m、防坠落半径6米;f、所有防护棚、加工棚均要求为可移动式。

A38:钢筋加工及堆放区a、现场应分区合理设置钢筋加工及堆放区,且废料应及时清理;b、钢筋堆放需堆码整齐,品种、规格有标明、有防火、防锈蚀、防雨措施(上盖下垫)。

A39:墙板(砌块)加工及堆放区a、现场应设置墙板(砌块)集中加工区;b、墙板(砌块)堆放区应做到堆码整齐,品种、规格有标明,防雨措施(上盖下垫)。

A40:模板(包括铝模、木模)加工及堆放区a、现场应分区合理设置模板加工区,杜绝在作业层加工,且锯末应及时集中收集管理;b、模板木方、钢模或铝模板需堆码整齐,品种、规格有标明、有防火、防锈蚀、防雨措施(上盖下垫)。

A41:水电加工区及堆放区现场应设置水电集中加工区及堆放区,材料需堆码整齐,品种、规格标识清晰,有防火、防锈蚀、防雨措施。

A42:砂石材料堆放区a、建筑材料、构件、料具按总平面布局码放,材料码放整齐、标明名称、规格;b、散料必须堆放在三面围挡的料池内,且不允许混堆。

A43:水泥库及搅拌机棚a、水泥库房位置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屋顶不漏水;b、库房地面应硬化处理,水泥架空、离墙存放,防潮良好;c、库房内应定期清理,设置台账;d、搅拌站应设置密闭防尘防护棚,防止扬尘;d、5万平米以下可采用吊秤计量,5万平米以上采用电子秤计量;e、需标识配比单,砂浆搅拌场配备称量设备,建筑面积5万平米以上须采用集中搅拌,电子计量方式控制配合比。

d、电焊、切割作业时必须有安全围挡措施。

A46:可燃材料堆场A47:易燃易爆材料堆场型干粉灭火器。

A48:氧气乙炔瓶储存管理A49:氧气乙炔瓶运输管理灭火器;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为3A/89B级;e、单个氧气、乙炔库房建筑面积不应大于20m2,每个库房配置2具3A/89B级别ABC型干粉灭火器。

A50:氧气乙炔瓶使用管理a、严禁使用已老化的橡胶气管;胶管必须采用专用关卡固定,严禁使用铁丝绑扎;b、气瓶需安装减压器、设置防震圈、防护帽,乙炔瓶安装回火防止器;c、氧气与乙炔瓶的工作间距应不少于5m,气瓶与明火作业点的距离应不少于10m。

A51:变/配电场所a、灭火器类别选择:根据火灾的类型,灭火器应选择干粉型灭火器;灭火器最小灭火级别为2A/55B级;b、一般变/配电房面积均较小(不会超过50m2),配置2具2A/55B级ABC型干粉灭火器,禁止使用泡沫灭火器;c、总配电室内须配置消防砂池、消防铲。

配置应急照明设施。

A52:总配电箱及二级电箱管理a、设置围笼上锁,并在电箱印刷管理人员名字及联系电话;A53:电线电缆管理a、配电线路杜绝出现电线电缆老化、破皮未包扎现象;b、电线电缆过道需设置有效保护;c、电线电缆需架空或套管埋地;e、电线电缆严禁穿越脚手架;d、严禁四芯电缆外加一根电线替代五芯电缆或两芯电缆外加一根电线替代三芯电缆使用;A54:电箱管理(二级箱)a、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要求;楼层要求3~5层范围内必须设有二级配电箱;b、箱内开关元器件应匹配合理;c、箱内应有专用的零线、地线端子板;d、箱门与箱体间使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e、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出线口应配置固定线卡,进出线应加绝缘护套并成束卡固在箱体上,不得与箱体直接接触;f、电箱门锁有效、室外电箱应有防雨措施;g、电箱引出线分色布线清晰有序;h、电箱门上有存放或张贴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以及线路图,内容填写规范真实;i、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符合规范要求。

A55:电箱管理(三级箱)a、必须符合“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要求;b、箱内开关元器件应匹配合理,其中漏电动作电流应<=30mA,动作时间应<=0.1S;c、箱内应有专用的零线、地线端子板;d、箱门与箱体间使用编织软铜线做电气连接;e、电箱门锁有效、有防雨措施;f、电箱下引出线分色布线清晰有序;g、电箱门上有存放或张贴电工巡视维修记录以及线路图,内容填写规范真实;h、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符合规范要求;i、移动式配电箱、开关箱的进出线应采用橡皮绝缘电缆,不得有接头。

A56:高压隔离a、高压隔离防护应全部采用绝缘材料搭设;b、高压隔离防护设施应悬挂警示标志;c、防护设施出入口应上锁管理,不可随意出入。

A57:电焊机管理a、外壳必须设置保护接零、防雨罩、二次空载降压保护器及防触电装置;b、变压器的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大于5m;c、电焊机械的二次线长度不大于30m;d、随车配置1具4kg干粉灭火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