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
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于2012年设立,所属学科门类:医学/医学技术类,学制三年。
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影像技术实际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能在影像技术专业领域从事医学影像检查、影像设备维护与管理、影像设备营销与技术培训,医疗信息网络和远程医疗等相关工作,具备临床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该专业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影像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超声医学、DSA、核医学等操作技能的基本训练,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与改革,强化影像技术技能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大力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影像技术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临床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对四所三年制专科院校,两所四年制、五年制本科院校医学影像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从各大模块学时数的分布情况、课程的开设情况、总的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的统计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用于指导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具体分析情况如下:
一、各大模块学时情况:
学校
课程
类型齐鲁理工
学院
(三年)
嘉应学院
(三年)
聊城职业
技术学院
(三年)
山西同文
职业技术
学院
(三年)
湖北职
业技术
学院
(三年)
昆明医科
大学海源
学院
(四年)
南方医科
大学
(五年)
公共基础
课
必修+选
修
544学时583学时480学时422学时422学时1131学时781学时
专业基础
课
696学时730学时504学时424学时704学时706学时114学时
专业课440学时540学时560学时752学时406学时576学时1998学
时
实习、实
践
40周40周46周44周34周42周47周
分析结果:通过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相关院校的各大模块的对比分析,我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各大模块学时分布基本符合一般规律。
建议:如果课时总数不变,公共基础课适当压缩课时数,专业课程课时数适当增加。
二、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
课程
类型齐鲁理
工学院
(三年)
嘉应学
院
(三年)
聊城职
业技术
学院
(三年)
山西同文
职业技术
学院
(三年)
湖北职业
技术学院
(三年)
昆明医科
大学海源
学院
(四年)
南方医
科大学
(五年)
公共基础
课
必修+选修
10门10门8门9门7门13门11门
专业基础
课
10门10门9门9门12门12门24门
专业课9门10门10门10门5门6门20门
(一)医学电子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病理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影像诊断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治疗学、断层解剖学、影像解剖学等专业基础及专业课程以上学校都有开设,学时数相差不大。
(二)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南方医科大学三所学校开设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诊断学等临床医学课程。
齐鲁理工学院、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嘉应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临床医学概论。
该部分相关院校学时数相差较大。
(三)公共基础课数量所占比重
齐鲁理工学院34.48%,嘉应学院33.33%,聊城职业技术学院29.63%,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32.14%,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9.17%,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41.94%,南方医科大学20%。
分析结果:
1.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总体开设情况与大部分三年制医学影像学技术专业学校
基本相符。
2.我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的公共基础课数量所占比重高于除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之外的其他院校。
建议:可以保持目前开课数量。
三、理论与实践学时数统计情况:
学校
课程
类型齐鲁理工
学院
(三年)
嘉应学院
(三年)
聊城职业
技术学院
(三年)
山西同文
职业技术
学院
(三年)
湖北职业
技术学院
(三年)
昆明医科
大学海源
学院
(四年)
南方医科
大学
(五年)
理论学时数1240
学时
1853
学时
100.5
学分
1724
学时
1532
学时
2413
学时
2893
学时
实践学时数1240
学时
1400
学时
1472
学时
1400
学时
1088
学时
1460
学时
1610
学时
分析结果:1.与同类院校三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理论学时数相比,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学时总数偏低。
2.与同类院校三年制医学影像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实践学时数相比,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学时总数偏低。
建议:增加总学时数,尤其是专业基础、专业课的学时数适当上调。
以上内容是通过对目前能够获得的相关院校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的结论,希望能够对我院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