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调研报告书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打破传统的以会计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教学体系,不断创新。

“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会计专业进行人才培养的可行模式,以岗定课,校企互动,工学结合,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证赛共同帮助获取岗位。

“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实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0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0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合理 0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1)
4.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2)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研分析 (2)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2)
1.行业背景分析 (2)
2.企业需求分析 (3)
3.学历需求分析 (4)
4.就业情况分析 (4)
5.职业资格分析 (5)
6.同类院校专业现状分析 (6)
(二)调研结果分析 (6)
(三)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7)
三、“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解析8(一)“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 (8)
(二)“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架构 (9)
四、会计电算化专业建立“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策 (11)
(一)准确定位高职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 (11)
(二)确定主要职业岗位,建立岗位职业能力 (12)
(三)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基础,改革课程体系 (12)
(四)重构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四环节渐进式”实践教学体系 (13)
(五)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 (15)
(六)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 (16)
(七)会计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17)
参考文献 0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要从分析现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结合河南人才市场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提出“岗课证赛融合、校企互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实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解析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
第一,目标定位不明确。

(1)重视理论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实践环节,忽视了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后果就是造成学生缺乏基本操作技能,会计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形成受到阻碍,不能满足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用人单位增加了再培训成本。

(2)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淡化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人才规格定位不准确。

没有明晰会计人才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没有突出面向中小企业。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设置陈旧、内容缺乏创新。

课程开设门数偏多,部分课程独立开设,各自为政,教学内容出现交叉重复,从而造成某些教学内容的重复或遗漏,教学效率不高。

(2)课程体系设置重理论而轻技能。

虽然有一些高职院校意识到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也开设了诸如会计模拟实训课程来培养动手能力,但终究因为实训条件受限、实践教学方法单一而无法充分付诸实践。

(3)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

一些高职院校单纯的认为只应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及操作能力,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的培养。

一般是针对所开设课程进行相应的实践教学,不同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或者集中进行会计理论的讲解,等理论讲完后再集中进行会计的实践教学,人为地割裂了会计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性。

3.会计教学方式落后
当前一些学校虽然已经开始重视会计岗位的操作能力的锻炼,可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对岗位的工作职责依然不明确。

在实训环节,学校所开设的环节过于笼统,没有区分各种岗位,例如:会计岗位,出纳岗位、审计岗位和税务会计岗位的操作工作是不同的,造成学生对会计岗位职责不明确,对工作内容不清楚。

经费紧张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手段改进的重要原因,很多高职院校在教学的时候并没有研究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例如,多媒体、教学电视以及ERP实验室等。

4.实训、实践环节基础薄弱
很多高职院校由于经费紧张,对专业实训设备投入不够,导致很多实训课程无法开设。

除此以外,由于条件的限制,能够长期保障学生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多,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没有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只有少部分院校建立了实习基地,但条件很简陋,无法让学生做到真正的顶岗实习,使得会计专业的实习成为一种形式。

很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但由于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以及网络的畅通性要求高,一般不允许学生直接参与会计处理,她们也只能做一些最基
本的工作,因此校企合作也往往流于形式,并没有带来预计的效果。

5.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师资大部分来自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她们只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却不能独立完成企业财务核算。

一些学校所谓的“双师型”教师也只不过部分教师只是在拥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的同时,经过考试获取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等资格证书,她们没有到企业进行专门的实践。

很多高职院校的大多数任课教师的教学安排很密集,她们还要完成学校规定的科研任务,因此没有时间进行实践锻炼,这样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培养。

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调研分析
我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带头人及专业教师利用走访企业、走访毕业生()、查阅资料、网络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对于河南省中小企业会计人才结构现状、供需情况等进行了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与其它企业专家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一)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分析
1.行业背景分析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而安阳作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最具条件的经济带,将在未来的区域发展中成为中原经济区豫北重要战略支点和重要经济增长极。

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助力我市在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