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结构模型
2)能量分布
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 能量是量子化的,即“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 续变 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值
基态 :原子能量最低的定态。 激发态 :能量高于基精态品课的件 状态。
3)电子跃迁
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轨道时,就要 吸收或放出能量,两个定态的能量差为E。如 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形成了光谱。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绚丽壮观的焰火增加了节日欢乐的气氛, 都市夜空色彩夺目的美景会给你留下不可磨 灭的记忆。你是否想过,这给你带来惊异和 欢乐的美景是如何产生的?是什么产生了这 不同颜色的光?
这一节内容的学习,将会帮助我们揭 开其中的秘密。
精品课件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精品课件
一、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E = E2- E1= h (=c/)
精品课件
为什么氢光谱是线状光谱?
n=4 n=3 n=2 n=1
吸收能量 释放能量
精品课件
氢原子从一个电子 层跃迁到另一个电 子层时,吸收或释 放一定的能量,就 会吸收或释放一定
波长的光, 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回过头来看玻尔的理论
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行星模型 点拨:这里的“轨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层。 (2)定态假设 点拨:玻尔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完全相同。 (3)量子化条件 点拨:量子化条件的内涵是 各电子层能量差的不连续性。 (4)跃迁规则 ▲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电子由激发态跃迁到基态会释放出能量,
1913 1926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 科学家通过研究光谱现象,进一步研究核 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通过实验表明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玻尔利用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 型成功的解释了这一实验事实。
精品课件
了解几个概念
1)运动轨迹
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 (orbit)上绕核运动时,并不吸收能量,也不辐射 能量,电子处于定态。
核外电子的 运动特征:
速度极快、永不停止 质量小,运动空间极小 无固定运动轨迹
这说明核外电子的运动不能用经典的运动学和力学 来描述(不能同时准确地测定它的位置和速度), 科学家采用统计的方法来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某一 区域出现机会的多少。
精品课件
氢原子的电子云
➢小黑点的疏密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单 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的大小。
型
出“核式”原子结构
模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
根据已经知道的电磁运动的规律,电子在运 动的时候会放出电磁波(能量)。因此,绕着原子核 旋转的电子,因为能量逐渐减小,应当沿着一条螺旋 形的轨道转动,离中心的原子核越来越近,最后碰在 原子核上。这样一来,原子就被破坏了。
实际上,原子很稳定,有一定大小,并没有发生 这种电子同原子核碰撞的情况。这又怎样解释呢?
精品课件
2. 能级
量子力学研究表明,处于同一电子层 的原子核外电子,所具有的能量也可能不相同, 电子云的形状可能不完全相同,因此,对同一 个电子层,还可分为若干个能级。
n=1时,有1个s能级 n=2时,有1个s能级和1个p能级 n=3时,有1个s能级、1个p能级和1个d能级 n=4时,有1个s能级、1个p能级、1个d能级和1个 f能级
这种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所以就产生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的原因:氢原子上的电子由n=2的激发态
跃迁到n=1的基态,与从n=3的激发态跃迁到n=2的激发态,释放 出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光的波长不同。
精品课件
一、氢原子光谱和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要点:
(1)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圆周轨道上绕原 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精品课件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波 尔 原 子 模 型
1913年,玻尔建立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 的原子结构模型
精品课件
德谟克利特:朴素原子观 道尔顿:原子学说
1803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 模型 1903
卢瑟福: 原子结构的核式模型 1911
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 子结构模型
现代量子力学模型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电子云:
用单位体积内小点的疏密程度来描述核 外电子在原子核外单位体积空间出现的概率的大 小所得的图形叫做电子云。(一般用小黑点表示)
电子云中的小黑点意义:
每个小黑点并不表示原子核外的一个 电子,而是表示电子在此空间出现的机会 (或概率)。
电子云密度大的区域说明电子出现的 机会多,而电子云密度小的区域说明电子出 现的机会少。
精品课件
问题:
不同元素的原子所含有的电子数是不同的, 在多电子的原子中,各个电子在原子核外 的运动状态是否相同呢?各个电子具有的 能量是否一样呢?
精品课件
1.电子层:按电子能量的高低及离核远近划分
电子层: K L M N O P Q 离核远近:近 远 1能量2高低3:低 4 5 6 7 K高 L M N O P Q
道 尔 顿 原 子 模 型 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的实心球体。
精品课件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1903年,汤姆逊发现电子,并提出原 子结构的“葡萄干布丁”模型,开始 涉及原子内部的结构
精品课件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
卢
瑟
福
原
子
1911年,卢瑟福根据
模
α粒子散射实验,提
个
精品课件
P能级的原子轨道
z
z
z
y
y
y
x
x
x
P的原子轨道是哑铃(或纺锤)
每形个P能级有_____3__个轨道,它们互相垂直,
分别以___P__x、___P_y__、___P_z___为符号 这三个轨道的能量相等。 P原子轨道的平均半径也随能层序数增大而__增__大_
(2)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 能量,能量是量子化的。
(3)电子发生跃迁时,才会不连续的辐射 或吸收能量
贡献?
精品课件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
运动物体 汽车 炮弹 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 电子
速率(Km/S) 0.03 2
7.8
11 2200
乒乓球直径 410-2 m
核外电子运动空间范围 n10-10 m
精品课件
3. 原子轨道
原子中的单个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用 原子轨道表示。
轨道的类型不同,轨道的形状也不同 用s、p、d、f分别表示不同形状的轨道 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在原子核外空间还有不 同的伸展方向
精品课件
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
所有的S能级原子轨道都是 球
形的,
电子层序数越大原子轨道的半径越大
S能级只有 1 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