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完美版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完美版

1.6748×10-27千克
电子 带负电荷 9.1176×10-31千克
(1)原子核位于原子的 中央,占原子的体积 很小,带正电。
(2)原子的质量主要 集中在原子核上,核 外电子的质量微乎其 微。
原子 名称 氢原子 磷原子 铁原子
不同原子中的微粒数比较
原子核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1
1
0
15
15
16
26
26
30
核外 电子数
1 15 26
(3)、在同一个原子中: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中子数
放大
再放大
分子
再放大
原子
原子核
再放大 再放大
夸克 夸克
有关夸克的结构和 性质仍在探索和研 究中……
(4)质子和中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一、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 核外电子构成;
——近代科学原子论
➢一切物质都是由最小的不能 再分的粒子——原子构成。
➢原子模型:原子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897年)
➢ 电子是种带负电、有一定 质量的微粒,普遍存在于 各种原子之中。
➢ 汤姆生原子模型:原子是
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
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
解释:α粒子可能被质量很大但 体积很小的核碰撞回来,原子核 带正电荷,位于原子的中心.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分层绕核 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 (N.Bohr,1885~1962)
原子核带的正电荷=电子带的负电荷
原子
不带电
原子核
带正电荷 质子 1.6726×10-27千克
中子 不带电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 《原子结构的模型》PPT
1.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2.汤姆生原子模型 (1897年)
3.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4.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5.电子云模型 (1927年—1935年)
实心球模型 西瓜模型 行星绕太阳模型 分层模型 电子云模型
英国化学家道尔顿 (J.Dalton , 1766~1844)
二、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三、原子核体积很小,但几乎集中了整个 原子的质量;
四、核外电子质量很小,绕核分层、高速运动。

1、谈谈心目中的鲁迅

(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被鲁迅 先生的 才学和 人格魅 力所折 服,这 节课我 们就来 谈谈自 己心目 中的鲁 迅。

(2)提出要求:可以就课文来谈,可 以结合 课外学 习的收 获来谈 ;可以 讲同鲁 迅有关 的人和 事,也 可以说 说读鲁 迅作品 的体会 。

(2)学生找句子,交流体会方法。

(3)教师归纳总结体会含义深刻的句 子方法 :

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时 代背景 ;展开 丰富联 想。… …

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 ,继续 运用我 们总结 的这些 体会句 子的方 法去学 习课文 ,一定 会有更 多的收 获。

日积月累

过渡:鲁迅先生的文章无疑是人类文 化宝库 中的一 笔财富 ,这节 课我们 一起细 细品读 鲁迅先 生文章 中的脍 炙人口 、发人 深省的 名言警 句。

(3)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师生评议。

(5)教师小结。阅读了鲁迅先生的文 章,认 识了鲁 迅这位 伟大的 文学家 、思想 家和革 命家, 希望同 学们能 从他的 身上汲 取力量 ,超越 自我。

2、交流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 1)学生读教材中的内容,谈理解 。

师:含义深刻的句子表面是一层意思 ,却暗 含着更 深的意 义。那 么本组 课文中 有哪些 类似的 句子, 我们都 是用什 么方法 去理解 这些句 子的?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
子,中和了电荷,从而形
(J.J.Thomson ,1856~1940) 成了中性原子。
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
实验现象:用α粒子去轰击金箔, 大多数粒子都直接穿过金箔,少数 只产生很小的偏转,然而的极少数 的粒子会反弹回去.
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E.Rutherford,1871~1937)

1、学生自读。指名读。

2、理解重点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课外再搜集一些鲁迅先生的名言。

趣味语文

1、过渡:鲁迅先生的童年发生过许多 故事, 这节课 我们就 来读一 个鲁迅 巧对先 生的故 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学生自读。指名读。

周樟寿的对子妙在哪里?他为什么对 得好?

文人巧对对联的故事还有很多,课后 搜集此 类故事 ,与同 学们交 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