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 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 课件

? 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
?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 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 疾病。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
? 范畴 ? (1)食物中毒 ? (2)食源性肠道传染病 ? 如志贺菌引起痢疾,霍乱弧菌引起霍乱等 ? (3)食源性寄生虫病 ? (4)食源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 (5)其它:由食物中有害污染物引起以慢性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第二部分 组织机构 ? 一、组织机构 ? 二、各组成员及职责 ? (一)流行病学调查组 ? (三)检验组 ? (四) 后勤保障组 ? (五) 社会宣传组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第三部分 预警报告 ? (一)报告程序 ? (二)报告制度 ? 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管辖范围内的下列食物中毒或者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 物
1)细菌及其毒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如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副溶血性弧
菌属等。 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 如志贺菌、霍乱弧菌等。 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如口蹄疫、炭疽、鼻疽、结核、布氏杆菌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 物
2)病毒: 引起婴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毒:如轮状病
食源性中毒的发病特点
● 即使没有摄入活的病原菌,但是如摄人食 品中已有的毒素,也会引起发病。 ● 中毒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 时计。 ● 中毒性疾病最常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发 病症状是呕吐。 ● 食源性中毒的病死率较食源性感染高。 ● 食品中所含毒素的检测要比食品中致病菌 检测更有意义。
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特点
● 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 食源性感染的发病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 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
● 食源性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 而且感染经常伴有发热症状。
● 食源性感染的病死率很低。 ● 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 常常可以侵犯肠道的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 ● 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 可累及心血管、肾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
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1、中毒人数超过30人的,当于2小时内报告县人民
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者死亡1人以上的,应当
于2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县人民政府和上 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并请市级疾控中心调查。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3、中毒事故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者全国性重要 活动期间的应当于2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 县人民政府和上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4、其它需要实施紧急报告制度的食物中毒事故。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 事故的报告。 县卫生行政部门接到跨辖区的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应 通知有关辖区卫生行政部门,并同时向共同的上级人 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手电等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二)调查文书 ? 现场调查笔录 询问笔录 食物中毒个案调查表 食品采
样记录 非物品采样记录 续页 消毒处理通知书 ? (三)现场快速检验 ? 装备食物中毒快速检测箱。 ? (四)取证工具 ? 录音机、照相机、摄像机。 ? (五)个人防护用品 ? 防护服 口罩 眼罩 手套 靴子 ? (六)参考资料 ?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
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发病机制)
? 食源性感染 ? 食源性中毒
1.食源性感染(foodborne infections)
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 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 素介导型感染。
技术处理总则》等。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二、食物中毒现场调查处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 1、尽快查明食物中毒事件发生经过:
确定食物中毒的病例。 查明导致中毒的食品。 确定食物中毒致病因素(病原) 查明造成食物中毒的原因(致病因素来源及其污染、残存或增殖 原因)。 2、提出和采取控制食物中毒的措施。 3、协助医疗机构对中毒病人进行救治。 4、提出预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的措施和建议。 ? 5、积累食物中毒资料,为改善食品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食物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 第四部分 应急措施 ? 一、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准备 ? (一)采样用物品 ? 1、食品采集:灭菌性塑料袋、容器、各种采样工具。 ? 2、涂抹样品采集:灭菌生理盐水试管、棉拭子 。 ? 3、便样采集:采便管、培养基。 ? 4、患者呕吐物采集:无菌平皿、采样棉球。 ? 5、血样采集:一次性注射器、灭菌试管。 ? 6、其它必备物品:医用酒精、棉球、记号笔、胶布、
食源性中毒
2.食源性中毒(foodborne intoxications)
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 食品所引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 ● 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 ● 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 某些有毒鱼类、有毒贝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 类)。
我们的食品安全吗?
食品安全—全球关注的热点
?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 “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 据报告,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
位。
? 世界范围内每年发生40-60亿例食源性腹泻 ?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报告,仅
1980 年一年,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5岁以下的儿童,急 性腹泻病例约有十亿,其中有500万儿童死亡。英国约有 1/5的肠道传染病是经食物传播的。
毒,柯萨齐病毒、埃可病毒,腺病毒, 冠状病毒等。 引起甲肝流行的甲型肝炎病毒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 物
3)真菌 镰刀菌属(谷禾镰刀菌) 曲霉菌属产毒株 毒蕈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 物
4)寄生分 总则 ? 一、目的 ? 二、适用范围 ? 三、工作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