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食源性疾病监测培训-课件


● 能引起感染的细菌常常具有定向特点或某种黏附因子,常常可以侵犯肠道
的某个特定部位,并在肠道内繁殖。 ● 有些食源性感染可以引起某些并发症或后遗症,病变常可累及心血管、肾
脏、关节、呼吸系统或免疫系统等。
LOGO
食源性中毒
2.食源性中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食源性中毒是摄人已受到某种毒物污染的食品所引 起的一类中毒性疾病。
LOGO
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不法食品商贩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引起甲醇中 毒死亡事故履禁不绝,云南省地区发生饮用白酒导 致恶性甲醇中毒事件,山西大同市发生不法食品生 产经营者用甲醇勾况散装白酒,发生严重的甲醇引 起的食物中毒,导致296人中毒,其中27人死亡。 上述二起食物中毒事件,是利用非食品原料非法生 产加工食品造成食源性疾患的典型案例。
LOGO
食品安全—全球关注的热点
食源性疾病与食品污染 “一个巨大并不断扩大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告 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第二位。
每个人都面临患食源性疾病的危险!!
LOGO
食源性疾病的分类(按发病机制) 食源性感染 食源性中毒
LOGO
食源性感染
1.食源性感染
食源性感染通常是由摄入受细菌污染的食品所引起的一类感染性疾病。 食源性感染有以下2种发病形式: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监测内容:
临床医生---负责病例信息采集 1、食源性疾病病例—— 填报《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信息表》(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 状与体征、初步诊断、食物暴露史及标本采集信息等)
2、食源性异常病例——临床医生发现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后, 填报《食源性异常病例报告卡》(病例基本信息、临床症状 与体征、检查结果、主要诊断、可疑病因、可疑食物及上报 原因等)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并在肠黏膜或其他组织中繁殖;
● 经食物摄人人体内的细菌侵入和在肠道内繁殖,并释放毒素损害周 围的组织或影响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这种类型的感染有时被称为毒
素介导型感染。
LOGO
食源性感染的发病特点
● 由于细菌在人体内生长繁殖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食源性感染的发病 潜伏期要比大多数食源性中毒性疾病长得多。潜伏期一般以天数计。 ● 食源性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而且感染经常伴有 发热症状。 ● 食源性感染的病死率很低。
引起婴儿秋季腹泻的常见病毒:如轮状病毒,柯萨齐病毒、埃可病
毒,腺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甲肝流行的甲型肝炎病毒 3)真菌
镰刀菌属(谷禾镰刀菌)\曲霉菌属产毒株\毒蕈
4)寄生虫及其卵: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二、化学性病原物
1)不合规定的农药使用:有机磷农药的蔬菜 2)不合要求的食品生产工具、容器、包装材料以及食品添加剂 3)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 油脂聚合物
食源性疾病监测
察右后旗医院感控科
LOGO
LOGO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由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 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 病。
LOGO
食源性疾病
三个基本要素:
病源物----致病因子;
传播媒介----食 物; 临床特征----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LOGO
背景及意义
上海市1988年春,由于食用不洁毛蚶造成近30万人的甲型肝炎 大流行, 这是一次典型的食源性疾病的大流行。
食品中各种毒物的来源主要有:
● 某些细菌繁殖过程中产生的细菌毒素; ● 有毒化学物质(如有毒重金属等);
● 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存在或形成的毒素(如某些有毒鱼
类、有毒贝类和某些有毒野生蕈类)。
LOGO
食源性中毒的发病特点
● 即使没有摄入活的病原菌,但是如摄人食品中已有的毒素,
也会引起发病。 ● 中毒性疾病的潜伏期通常可以分钟或以小时计。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病例定义: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感 染性或中毒性的就诊病例。
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根据 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等无法做出明确诊断 的就诊病例。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监测对象:
对由食品或怀疑由食品引起的生物性、化学性、有毒动植物性 的感染性或中毒性病例、食源性异常病例进行监测。 重点监测对象: 1、感染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的感染性腹泻病人,临床表 现为腹泻,可伴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的病例。 2、中毒性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并具有生物性、化学性、 有毒动植物性等因素引起的相关中毒症状病例。如:农药、 亚硝酸盐、毒蘑菇、菜豆、肉毒素中毒等。 3、异常病例--有可疑食物暴露史,无法做出明确诊断的病例, 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的婴幼儿肾结石病例。
多环芳烃类
亚硝酸盐 4)食品中混有不可食用的有毒物质或将有毒物质当作食物食用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监测目的 通过对个案病例信息的采集、汇总和分 析,了解重要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及时发 现食源性疾病聚集性病例和暴发线索。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哨点医院的选择:
全区292家医院为2016年自治区食源性疾病 监测哨点医院,(所有二级及以上医院)其 中包括我们察右后旗医院。
● 中毒性疾病最常见、有时甚至是唯一的发病症状是呕吐。
● 食源性中毒的病死率较食源性感染高。 ● 食品中所含毒素的检测要比食品中致病菌检测更有意义。
LOGO
食源性疾病的病原物
一、微生物性病原物
1)细菌及其毒素: 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 ,如沙门菌属、大肠埃希菌属、副溶血 性弧菌属等。 引起人类肠道传染病的病原菌,如志贺菌、霍乱弧菌等。 引起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如口蹄疫、炭疽、鼻疽、结核、布氏杆菌 病等。 2)病毒: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信息报送
——食源性疾病病例---就诊2个工作日内通过 “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报送监测信息, 医生填报纸质《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表》 区县级,地市级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级 审核、上报辖区内的监测数据。
LOGO
食源性疾病监测方案
------食源性疾病异常病例——信息报送 1、各科室在日常诊疗中一旦发现符合定义的食源性异常病例 (包括食物中毒)的个案和事件,应及时上报院感科和医务 科,院感科和医务处组织院内会诊,确认是否为食源性异常 病例。 2、确认后,接诊医生及时完整、准确填写纸质《食源性异常 病例报告卡》交院感科。 3、由院感科 将会诊确认的食源性异常病例及时上报旗疾控中 心,并且附该患者全部病例的复印件。 4、疾控中心审核报告卡后,立即向同级卫生部门汇报,并协 助组织信息核实。 5、信息确认后,由所在疾控中心通过“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 系统”填写并上报,同时将信息反馈哨点医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