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和科技竞争非常激烈的一个世纪,各个 国家都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国 家的希望,他们能否适应新的挑战是关系整个国家生死存 亡的大事。
小学科技教育是历史的抉择 实现科教兴国,提高全民族 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必须“从娃娃抓起”。
科技素质是现代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一个缺乏现代科技知 识和技能的人很难适应现代生活。
小学生科技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奠基工程 要想增强我 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使我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就必须重视学生的科技教育。
开展小学科技教育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科技教育 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教育过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法。
7
6.注重全面发展 小学生重点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发展思维
创造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科学情感和态度 科学态度的培养在小学科技活动中主要对科技
活动的意识、思维活动和自觉的心理状态及其 在言行中的表现。科学态度一般表现为追求科 学真理那种坚忍不拔、严谨认真、习惯于理性 思考等特征,它是构成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最关 键部分。
11
活动的形式
3.科技夏(冬)令营 夏(冬)令营是教育的一个特色。它一般综合多学科
来开展活动,既学习和运用知识,又能游玩。是比较 受中、小学生欢迎的方式。 4.搜集信息 搜集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 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必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教 师一般先确定主题,然后交给学生来完成并汇报。 5.现场考察 组织学生亲临现场,让其观察现场情景,最后写出现 场考察报告。如组织到污染区、农田、工厂等地考察。
5
3.重在过程
《科学课程标准(3—6)》明确指出:“要注 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 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 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 果和水平。”
所以小学科技活动中要把注意力主要放在每个 学生的参与和探究过程上,而不是放在科技成 果上。
6
4.科学性
10
三、小学生科技活动的形式
小学科技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应 根据需要而定。一般有如下的形式。
1.专题研究(第二节介绍) 2.课外科技兴趣小组 课外科技兴趣小组是小学科技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小组一般根据科研内容划分,如气象小组、化学小组、 生物小组,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自愿参加为 原则而组织起来的一种学生团体组织。小组成员不超 过20人,每个小组有1-2名辅导教师。小组活动以普 及知识和培养科技骨干为宗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 学兴趣、动手能力、思维探究能力、团队精神及良好 的非智力因素 。
8
(2)操作技能的培养
操作技能的培养简单来说就是要求学生不仅要善于动 “脑”,也要善于动手。动手能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 识,又能促进逻辑思维的发展。
心理学家认为,操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主要表 现在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中,操作技 能包括一些借助于仪器与装置的动作,例如打字、天 平称量、剪刀的使用等,同时也包括在一些不要求仪 器装置的活动中,如打球、练拳等。小学生科学活动 操作技能的培养主要借助于仪器和设备来进行,尤其 是实验器具、模型的制作及一些简单工具的使用。
“科学性”是小学科技活动的精髓。
科学性要求科技活动从内容、形式、方法到活动目 标,都必须是科学的,都必须符合科学规律。另外 就是强调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5.自主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 其发挥个性和特长。小学生虽然在自主设计、自 主操作和完成科技活动任务上有一定的困难,但 老师和家长不能包办,应当给予一定帮助和辅导, 最终还是由学生自己来完成。
它机构监督在教师、家长及社会各方面人员帮助下完 成的一些有关科学教育活动。 小学科技教育活动尽管在我国开展的时间不长,但已 经受到关注,因为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 了机会,同时能亲自参与活动过程,体验象科学家、 发明家一样的科技发现。所以,现在我们已经形成种 共识,小学科技活动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9
动手能力测试
1996年赵学漱老师对某中学的学生进行动手 能力的测试:要女生运用锤子钉钉子,2分钟 钉10个钉子,钉子不弯,结果只有1位女生做 到了;要男生安吊扣,拧紧螺丝钉,结果没有 一个学生及格。在对1000名家长的问卷调查 结果是:只有15.1%的学生好动手、勤快、主 动做活;有34.7%的学生是家长怎么说也不动 手的。对学生动手能力好的只有15.1%,不好 的有9.7%。所以,重视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十 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
大力开展科技教育,旨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素质。 3
二、小学科技活动的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
学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赋有培养时代的主人的 使命感和责任感。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把科技活动放在一部分感 兴趣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广大的学生,这与 面向全体的教育理念不相符合,我们必须端 正指导思想,改变过去那种“重校外,轻校 内”,“重部分,轻整体”的不正常现象。 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只有这 样公民的科学素质整体才会提高。
第七章 小学科技活动 和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小学科技活动 小学科学专题研究的组织与交流 小学科学教育中“科技成果集市” 的组织与评定
1
第一节 小学科技活动
一、小科技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小学科技活动是小学科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
质教育的重要一环。 小学科技活动指的是小学生在课外由学校、社会及其
4
2.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小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科学世界时,会产生 无比的激情和盎然兴趣。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 意愿,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为他们营造一个 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引领他 们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 科学。
科学课程的开放性,表现在时间、空间、过程、 内容、资源、结论等多方面。不要把学生束缚 在教室中,而是让学生的思维和行动在自由的 空间翱翔,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心胸,使他们 充分利用信息和资源,达到素质培养的目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