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早发白帝城-公开课

早发白帝城-公开课


船真的像诗中描绘的那么快吗?
不是,是诗人感觉船走得快
“千里江陵一日还”运用了什么修辞
手法?谁能举例说说。
夸张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 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 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 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举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天。”
2、查阅资料,弄懂各个字词的意思。 3、说说每句诗的大意。
汇报交流:
朝辞: 早晨告别 还: 返回 猿声: 猿猴的叫声 啼不住:不停地叫着 舟:小船 层层叠叠的高山 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 李白
全诗大意
早晨告别了彩云缭 (liá o)绕的白帝城。 只用了一天时间就 回到了千里之外的江 陵。
语文S版 三年级 上册 第四单元
早发白帝城
•在一千多年以前的 唐朝有一位诗人,他 被称为“诗仙”, 他是谁呢?
李白
同学们还记得以前学过 李白的哪几首诗呢? 《古朗月行》
《静夜思》 《望庐山瀑布》 《夜宿山寺》 ……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课堂探究
“早发白帝城”是( A ) A: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B:早晨出发到白帝城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两岸猿声啼不住”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会“啼不住”?
诗人站在船头,耳边响起了猿猴的啼叫声。 由于小船飞速前进,这一处的叫声还没停, 诗人又听到另一处猿猴的叫声。两岸猿猴的 叫声连成一片,可见船行的速度很快。
“轻舟已过万重山”中的“轻舟” 可不可以换成“小舟”呢?
不可以,小舟只代表诗人坐了一 只小船,不能说明作者的心情。一 个“轻”字既点明了船行轻快,又 暗写了诗人心情的轻松。
白帝城
读一读
早发白帝(dì )城
李白(唐) )白帝彩云间, 朝辞(cí
ng)一日还。 千里江陵(lí
n)声啼(tí )不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自学提示:
1、朗读古诗,圈出不理解的字词。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耳边回荡着两岸猿 猴的啼叫声。
轻快的小船已经越 过了万重高山。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朝辞白帝彩云间”交代了辞别的 ( 时间 ) 和 ( 地点 ) ,描绘了一幅白帝 城的绚丽晨景图。

“千里江陵一日还”诗人将“ 千里”与“一日”安排在一起, 表现了旅程中( 船行之快 )
故事发生在安史之乱期间,李白 参加了永王李璘的抗敌军队,后来唐 肃宗发兵消灭了李璘,李白因受牵连 蒙冤获罪,流放到偏远荒凉的夜郎 (今贵州省遵义县附近)。一路上, 他心里极其悲伤,走呀走呀,经过江 陵城,他沿江水湍急的三峡逆流而上。
当小舟慢慢地行驶到白帝城时,突然他接 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他无罪了,可 以获得自由了”,欣喜如狂的他决定马上乘船 顺水东下返回江陵城,途中便写下了世人传诵 的古诗《早发白帝城》。 三峡 江陵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唐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描写了 长江三峡(壮丽 ) 景象,表现了诗 人流放遇赦shè 的 ( 激动喜悦 )之 情。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收集有关李白的 古诗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