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文档3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品文档3页

《夹竹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羊毫街小学)【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具体语言文字欣赏夹竹桃可贵韧性与动人花影,培养审美情趣。

理解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体会作者对夹竹桃喜爱之情。

3.品词析句,体会作者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韧性以及带给作者幻想,体味作者对夹竹桃喜爱之情。

感悟文章表达特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从字里行间感受夹竹桃韧性,体会作者对夹竹桃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季老对夹竹桃特殊情感,感受季老人格魅力――夹竹桃精神。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季羡林先生资料。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齐读课题。

明确目标:夹竹桃不是名贵花,也不是最美丽花,却是作者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

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句子。

(这样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许多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夹竹桃有怎样韧性,又引起我怎样幻想呢?
效果预期: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季羡林,走进他笔下夹竹桃。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巧妙问题,训练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力,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老师质疑不仅提示了本课主要学习任务,明确了学习目标,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欲望,自然而然导入新课。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感悟夹竹桃韧性美,体会表达方法
学习策略:默读3~4自然段,思考
1.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夹竹桃韧性?画下来,批注自己感受。

2.想想这段话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自主学习:学生默读、思考、批注感受与体会。

展示交流:
(1)“然而,在一墙之隔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从“一声不响”体会到夹竹桃默默无闻。

从两个“又”字中感受到夹竹桃旺盛生命力,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它在默默中透着坚韧。

一句朴实无华句子,经过我们品味,感悟到了夹竹桃精神,这就是品味魅力,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个句子。

指名读,齐读。

(2)“在与煦春风里,在盛夏暴雨里,在深秋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认识双重否定句。

引导学生感受夹竹桃顽强生命力。

领悟双重否定表肯定,起强调作用。

(3)“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与菊花,无不奉陪。


体会夹竹桃花期之长。

理解“无不奉陪”。

①夹竹桃分别陪伴过哪些花?让我们一起到季老百花园中去看看。

②出示第三自然段,将三季花开句子与描写夹竹桃句子分别进行对比朗读。

说说你读了之后感受。

一年三季,夹竹桃见证了百花繁华,目睹了百花凋零。

这份坚持,这种默默无闻,用文中一个词概括,就是韧性。

③本文主要写夹竹桃,第三自然段是不是走题了?
学生交流,理解三自然段对比衬托夹竹桃韧性作用。

师:(音乐响起)一年三季,花开花落。

然而有这样一种花,在默默中坚持,在默默中吐艳。

指名配乐朗读第四自然段。

过渡:此时此刻,大家一定爱上了这充满韧性夹竹桃。

但是夹竹桃妙处还不止于此呢。

【设计意图:一堂好语文课应该有“三味”――语文味、生本味、审美味。

语文应该姓“语”,应该有浓浓“语文”味。

课标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要求,要初步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

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知道写了什么,还要更多地关注语言表达形式,知道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

因此,教学中我特别提示学生在言语内容与表达方式上发现与感受夹竹桃韧性美,学生语文学习活动有序、有情、有效。


任务二:感悟夹竹桃花影美
学习策略1:月光下夹竹桃引起作者哪些幻想?自由读第五自然段,画下来。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自主学习:朗读勾画
展示交流:
1.小组朗读,体会表达方法。

2.男女生分别读动态与静态描写句子。

这是多么有趣想象呀,作者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美妙境界中。

学习策略2:在你眼中,月光下夹竹桃还像什么呢?
拿起笔,仿照文中句子放飞想象,你一定是最棒。

我幻想它是________,它居然就是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_,我眼前就真________。

我幻想它是________,我就真看到________。

指名朗读写好句子。

适时评价。

由花及人,感悟季羡林高尚人品。

(1)为什么在众花中,夹竹桃是他最留恋、最值得回忆花呢?
(2)请同学们上网查阅季羡林老先生相关资料,结合文中夹竹桃,你读懂了什么?
(3)是啊,季老先生一生是大起大落一生,正是有了夹竹桃般韧性,才支撑他一步步走向成功,从这平凡夹竹桃身上,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影子,他借夹竹桃道出了自己情怀。

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咏怀。

今后我们在读名家名篇时,不妨先了解一下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这样对文章理解会更深刻。

【?O计意图:出示季老生平一段简介,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理解与作者表达方法体悟。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了知人读文阅读方法,透过文字读出了文字背后东西,从而正确、全面地把握文章情感。


三、推荐阅读季羡林书籍
让我们记住充满韧性夹竹桃,更记住季羡林老先生,让他成为我们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人。

推荐阅读季羡林书籍:《怀念母亲》《季羡林散文》等。

附板书设计(如图):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

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