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广州市居住区(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
类 项目名称

24 班 高中 30 班
36 班
18 班
初中 教 育 设 施
24 班 30 班 30 班
完全中 学
36 班
48 班
九年一 贯制学 校
36 班 45 班
一般规模(m2/处)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服务规模 (万人)
12000 14400 14000 18000 16000 21600 (9500)
每街道设一处。
即“星光老年之家”。应设于首层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宜与社区居委会、 ▲ 文化室、社区卫生站、居民健身场所等集中设置。
宜与幼儿园合设,独立设置是应保证室外场地。
▲ 应保证每班不少于 60 m2的室外游戏场地,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建筑层数不应超过 3 层,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800~1200
派出所
1000~1600
综合管理用房 600-1000
服务规模 (万人) 0.6~0.75 1~1.5
3~10
3~10
3~10
设置级别
设置规定
区 域 统 筹
街 道 级
居 委 级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每 2000 户设一处老年 人服务站点。
每街道设一处。
每街道设一处。民警 编制超过 51 人以上 的,每增加 1 人增加 32 m2。
11500
13500
(13750) 15750 18000 19750 24000 13850
16000
20000(16000) 3~4 24000 25000(20000) 4~5 30000 30000(24000) 5~6 36000
(12000)
2.25~3
18000(14400) 3~3.75 27600
设置级别
区 域 统 筹
街 道 级
居 委 级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每班 50 生。生均用地
面积 16~20 m2/生,建 筑面积 8.5~12 m2/


生。
每班 50 生。生均用地
面积 15-23 m2/生,建

筑面积 8.5~11m2/生。
每班 50 生。生均用地 面积 15~20 m2/生,建 △ ▲ 筑面积 8~12m2/生。
22500(18000) 3.75~4.5 34500
(20000)
1.5~2.25
28500(22800) 2.25~3 38700 38000(30400) 3~3.75 51600 22400(17920) 1.3~1.6 33600
28000(22400) 1.6~1.9 42000
设置规定
高级中学应在区域统筹安排。独立高中应为 36 班以上规模,居住人口不 足时允许设 30 班或 24 班高中。初级中学应为 24 班以上规模,旧城区改 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 18 班初中作为下限。完全中学应达 36 班以上规 模,旧城区改造项目用地紧张时允许设 30 班完全中学作为下限。 中学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毗邻。中学出入口应该预 留人流、车流缓冲空间。运动场地不宜小于 3.3 m2/生,一般设田径运动场 (环行跑道 250-400 米)及 100m 直跑道二组;每六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 或排球场。中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 1m2/生。 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 定执行。
6 班 1440
幼儿 园
9 班 2160 12 班 2880
15 班 3600
18 班 4320
社 区
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
2000~3000


卫 社区卫生站
300

设 残疾人康复服务
施 中心
500
(6500)
0.7~ 1
10000(8000) 1~1.3 15000
13300(10600) 1.3~1.6 20000
便民利民服务项目。
应设于首层。宜与老年人服务站点、文化室、社区卫生站、居民健身场所
▲ 等集中设置,结合或靠近同级中心绿地安排。含 85 m2居委会办公用房及 15 m2 社区警务室。
可结合其他建筑设置。 ▲ 服务内容为建筑与设备维修、保安、绿化、环卫管理等。
应设于建筑首层。首层安排确有困难时,可在二层配置不超过 120-140 m2
16700(13400) 1.6~1.9 25000
20000(16000) 1.9~2.2 30000
1800(1440) 0.45~0.7
2700(2160) 0.7~0.9
3600(2880) 0.9~1.1
4500(3600) 1.1~1.35
5400(4320) 1.35~1.6
2000~3000 3-10
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站等集中设置。
应设置 1 个 560-730m2的室外运动场,1 个 200m2的体育活动室,1 处 200 m2 塑胶地面的健身和相应的器材。 ▲ 旧城改造在条件许可时应按照括号内数值配置。
宜与社区居委会、文化室、老年人服务站点、社区卫生站等集中设置。
宜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综合管理用房、社区服务中心集中设置。
160


服务规模 (万人) 3~10 0.6~0.75
1.5~3 0.6~0.75
设置级别
设置规定
区 域 统 筹
街 道 级
居 委 级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每街道设一处。 按千人指标控制。 千人建筑面积 150m2。
每 2000 户设一处社区 居委会。 按照物业总建筑面积 的 0.2%配置。 每个单独开发项目均 须配置。
居 委 级
设置要求及服务内容
每街道设一处。
每居委会设一处。
每街道设一处。 按千人用地面积 200 -300m2 控制。
每居委会设一处。 按千人用地面积 150 -200m2 控制。 每街道设一处。 按每千人 2 床位控制, 建筑面积 20 m2/床。
宜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等集中设置。
应设在首层并有方便的对外出入口,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服务内容包括残疾以及精神病人的治疗康复,宜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
置。
类 项目名称

一般规模(m2/处)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服务规模 (万人)
文化站(文化活500~2000
3~10
社 区 文化室 文 化 体 育 设 群众性体育运动 施 场地
每居委会设一处。居 住人口在 0.75~3 万 人之间,按照每千人 18 m2 的标准增加用 地面积。
宜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综合管理用房、老年人服务中心等集中设

置。
宜设于首层,结合其它建筑设置的,应保证 1/2 以上的面积设在首层。设
司法服务、助残、家政服务、计划生育宣传咨询、婚姻中介等社会救助和
宜与派出所、综合管理用房、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集中设
置。

宜设于首层,结合其它建筑设置的,应保证首层不少于 400 m2 的使用面
积,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
下设党政办公室、财经办公室、劳动保障所、计划生育办公室、出租屋管
理办公室、退休人员管理办公室等。
宜与街道办事处、综合管理用房、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 25m。其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
定执行。
居住小区应设 9 班以上幼儿园,居住人口不足时允许设 6 班幼儿园。 幼儿园应有独立用地。应保证每班不少于 60 m2的室外游戏场地,包括设 ▲ 置大型活动器械、戏水池、沙坑以及 30 米长直跑道。幼儿园宜有集中绿 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建筑层数不应超过 3 层,其 日照间距系数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括城管中队、工商所、司法所、协税护税办公室以及燃气、电信、电视、
供电、供水、雨污水、环卫、绿化等市政管理用房。
类 项目名称

一般规模(m2/处)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社区服务中心 750~1500
社区居委会
100
物业管理(含业
主委员会)
>50

政 及
邮政所
300~500



用 垃圾收集站
100~150

应设于首层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
服务内容为老年人医疗保健康复、健身、文娱等。

可结合老年人服务中心设置,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 服务内容为老年人日托照管。
类 项目名称

一般规模(m2/处)
建筑面积
用地面积
行 政
老年人服务站点
100-120

理 托儿所
600-800
1200



设 施 街道办事处
小学作为下限。小学不宜与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太平间等毗邻。出
入口应该预留人流、车流缓冲空间。小学运动场地不宜小于 2.3 m2/生,一

般设 200 米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市中心区学校不应少于一组 60 米直跑道。 小学绿化用地不应小于 0.5 m2/生。
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两排教室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 25m,
集中设置。

应规划在主要或次要街道旁,或在可以通汽车的内街,并保证 400-600 m2
的独立室外场地面积。宜设于首层,结合其它建筑设置的,应保证首层不
少于 400 m2 的使用面积,且有对外方便的出入口。
宜与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服务中心等集中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