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成功的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那么培养良好的习惯又从何时开始呢?我国著名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新教育评论》中说:“凡人生之态度、习惯、倾向皆可在幼稚时代立一适当基础”。
诚然,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那么下面我就想从具体到培养孩子学习习惯的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首先,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动力和源泉。
学习若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喜欢学习。
反
之,如果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难么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厌恶学习。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打击。
一个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经常
受到一些表扬、鼓励,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感到学习会给带来一些精神的快慰,自然学的更
加有劲头。
如果我们家长开口闭口就是“这么简单都不会,光知道玩”,本是恨铁不成钢,却不知好钢
已在批评中钝化了,日久天长孩子总觉得自已很差,总有错,在学习中有压抑感,于是厌恶
学习。
如果孩子是真的做错了,当然也要给予批评,让孩子明白大人为什么要批评他,让他
明白道理。
要孩子一开始就有成功以后的收获喜悦感。
这就是要培养孩子不怕学习困难的韧劲,孩子在
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家长就应该对孩子多多启发,帮助她顺利闯过难关,
让她有一种“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感觉。
这样既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
快乐。
要孩子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孩子的思想和实际,坚
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
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
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其次,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主动性,源自内心的自由,总是主动积极地回应外界。
主动性出自独立意志,必形诸于言
语、行为及事物。
任何人都有一定的主动性,但大多数的人没有强烈的企图心,落实在行动
上浅尝则止。
对于孩子来说,我可以理解为她能够主动的完成自己一些能力范围的事情。
例如,在学习上
能够主动完成家庭作业,而不是在家长的几番催促、呵斥下,才去悻悻去完成。
有一段时间
我发现孩子做作业时越来越拖沓了,本来一个小时的作业却用了三四个小时。
后来了解到,
原来孩子怕完成学校的作业以后,还要完成父母布置的其他作业。
后来我就改变了一下,帮
孩子制订了学习时间表,规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多少数量的作业,完成后,允许其看看电
视或到户外玩耍。
后来一段时间孩子变好了很多。
再者,培养孩子学习要专注、细心。
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成自然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从思想上给他灌输大道理是不会听的,即便听了,也不会往心里去,要从他身边的小事来要求他.
为了能让他习惯成自然,一开始要求他每天整理自己的房间
.
早晨起来洗漱过后,就叠被子、理床单;用过的物品做到“物归原处”;学习资料摆放有序;做完作业就整理书包,且一样一样检查。
在她做这些的同时,要不断地提醒、指导,并配以适时和恰当的鼓励(这里切记唠叨和指责).一段时间后,再如法炮制地转移到他的学习上。
当我们的孩子真正地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其威力是不可估量的,它会伴随孩子的一生,让她受益终生。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
”经过我们细心地呵护与培养,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