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Al3+与EDTA形成(C)A. 非计量化合物B. 夹心化合物C. 鳌合物D. 聚合物17.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A)A. [Co(en)3]Cl3B. [Co(NH3)6] (NO3)3C. [Co(NH3)6]Cl2D. Co(NO3)318. 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D)A. [Fe(C2O4)]3-B. [AlF6]3-C. [Mn(NH3)6]2+D. [AgCl2]-13.AgNO3处理[Fe(H2O)5Cl]Br溶液,产生沉淀主要是( A)A. AgBrB. AgClC. AgBr和AgClD. Fe(OH)38. AgCl在1mol⋅L−1氨水中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大。
其原因是:( B )(A)盐效应(B)配位效应(C)酸效应(D)同离子效应10. 在下列浓度相同的溶液中,AgI具有最大溶解度的是:( D)A.NaCl B. AgNO3 C. NH3 · H2O D. KCN7. 下列物质,能在强酸中稳定存在的是 ( D )A. [Ag(S2O3 )2]3-B. [Ni(NH3)6]2+C. [Fe(C2O4 )3]3-D. [HgCl4]2-9.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D )A.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 EDTA-金属离配合物的颜色D. (B)和(C)的混合颜色8.下列说法何种错误(C )A.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4.在配位反应中,一种配离子可以转化成()配离子,即平衡向生成()的配离子方向移动。
( C)(A)不稳定的更难解离的(B)更稳定的更易解离的(C)更稳定的更难解离的(D)不稳定的更易解离的11、下列说法何种欠妥C(1)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2)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3)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4)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22、下列溶液中c(Zn2+)最小的是:A(1)1mol/L c[Zn(CN)42-] Kd=2×10-17(2)1mol/L c[Zn(NH3)42+] Kf=2.8×109(3)1mol/L c[Zn(OH)42-] Kd=2.5×10-16(4)1mol/L [Zn(SCN)42-] pKf=-1.3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内轨型配离子比外轨型配离子更稳定,离解程度小。
(B). [Ag(NH3)2] +的一级稳定常数K f,1与二级离解常数K d,2的乘积等于1。
(C)四氨合铜(Ⅱ)离子比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稳定。
(D)配位数就是配位原子的个数。
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 配合物的形成体大多数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 [Ag(NH3)2] +的一级稳定常数K f,1与二级离解常数K d,2的乘积等于1。
C. 四氨合铜(Ⅱ)离子比二乙二胺合铜(Ⅱ) 离子稳定。
D. 配位数就是配位原子的个数。
18. 化合物[Co(NH3)4Cl2]Br 的名称是(D)A.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Ⅱ)B. 溴化二氯四氨钴酸盐(III)C.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Ⅱ)D. 溴化二氯四氨合钴(III)19.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 滴定金属离子时, 溶液的pH将(B)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20. 用EDTA 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D)A. 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 EDTA-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D. B和C的混合颜色12.在一般情况下EDTA与中心离子都是以((A ))的配位比相结合。
(A)1∶1(B)2∶1(C)4∶1(D)6∶113.随着酸度的增加,Y4-的分布分数减小,EDTA的配位能力减小,这种现象称为(A)配位效应(B)同离子效应(C)盐效应(D)酸效应(D)15. 由中心离子与多基配位体键合而成,并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称为(B)(A)简单配合物(B)螯合物(C)环合物(D)多合物12. EDTA在溶液中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时,形成的五元环个数为(B)(A)4 (B)5 (C)3 (D)613.由于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而使主反应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叫(A )(A )配位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8. 在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B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C. pH 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D.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越大10.由于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而使主反应能力降低,这种现象叫 ( A )(A )配位效应 (B )同离子效应 (C )盐效应 (D )酸效应15. 22Cu(en)+的稳定性比234Cu(NH )+大得多,主要原因是前者( B )A. 配体比后者大B. 具有螯合效应C. 配位数比后者小D. en 的分子量比NH 3大15. 利用生成配合物而使难溶电解质溶解时,下列那种情况最有利于沉淀的溶解 BA. lg K MY 愈大,K sp 愈小B. lg K MY .愈大,K sp 愈大C. lg K MY 愈小,K sp 愈大D. lg K MY >> K sp16. 将过量的AgNO 3溶液加入到一定浓度的Co(NH 3)4Cl 3 溶液中,产生与配合物等摩尔的AgCl 沉淀,则可判断该化合物中心原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CA. +2和6B. +2和4C. +3和6D. +3和48.下列说法何种错误 ( C )A.配合物的形成体(中心原子)大多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5.用配位(络合)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的含量,经四次平行测定,得X=27.50%,若真实含量为27.30%,则27.50%-27.30%=+0.20%,称为 ( C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绝对误差D. 相对误差15.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 B )(A) -2,4 (B) +2,4 (C) +3,2 (D) +2,1218. 在Fe3+,Al3+,Ca2+,Mg2+混合液中, 用EDTA法测定Fe3+,Al3+含量时, 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 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络合掩蔽法(D) 溶剂萃取法14、下面哪一个不属于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B )。
A、稳定性 B 、特殊性C、配位比一般为1:1 D、易溶于水6. [Co(SCN)4]2-离子中钴的价态和配位数分别是………………(B )(A) -2,4 (B) +2,4 (C) +3,2 (D) +2,1211、(1分)下列说法何种欠妥------------------------------------------------------------------------(C )A 、配合物中心原子是中性原子或带正电荷的离子。
B 、螯合物以六员环、五员环较稳定。
C 、配位数就是配位体的个数。
D 、二(乙二胺)合铜(Ⅱ)离子比四氨合铜(Ⅱ)离子稳定。
12、(2分)在配离子[Ni(CN)4]2-中,中心离子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 D )A 、+3,4 B、+3, 4 C、+2, 5 D、+2 , 413.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D )A.指示剂-金属离子配合物的颜色 B.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C. EDTA-金属离配合物的颜色D. (B)和(C)的混合颜色12.只考虑酸度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反应越完全B、酸效应系数越大,条件稳定常数越大C、酸效应系数越小,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D、酸效应系数越小,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小14. 在pH为10.0的氨性溶液中, 已计算出αZn(NH3)=104.7, , αY(H)=100.5。
则在此条件下lg K'(ZnY)为------------------------------------------------------------- (D )[已知lg K(ZnY)=16.5](A) 8.9 (B) 11.8 (C) 14.3 (D)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