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应用写作概述
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或者会议的中心议题等做重点阐述, 其他问题只是一带而过。
(2)一般性开幕词。一般性开幕词一般只对会议的
目的、议程、基本精神、来宾等做简要概述。
一、开幕词
特点
(1)简明性。开幕词的语言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 累牍、言不及义, 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
(2)口语化。开幕词的语言一般都通俗、明快、朗朗上口。 (3)为确保会议顺利进行,开幕词常常富有鼓舞性、激励 性、庄重性和约束性。
(2)恰当地评估会议的成果、意义以及会议的影 响。
(3)向与会者提出贯彻会议精神、完成大会任务的 措施等。
二、闭幕词
格式
3 结尾
结尾一般先以坚定的语气发出号召、提出希望、 表示祝愿等,还可以向保障大会顺 利进行的有关单位 以及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闭幕词的结尾还要与开幕 词前后呼应、首尾 衔接,显示大会圆满成功。最后, 郑重宣布会议闭幕。
(1)对于宾主之间,是巩固和增进友情,加强合作的媒 介。
(2)对于即将外出、即将离去的尊长、同志(同事)或部 下,是回顾以往、抒发亲情、 表示祝贺的载体。
四、欢送词
(1)按照欢送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欢送词分 为以下几种:
种类
① 欢送即将离去的来访宾客 。
② 欢送学习或工作任务完成后将离去的学者、科研工作者。
二、闭幕词
(1)总结性
(3)号召性
特点
(2)概括性
特点
(4)口语化
二、闭幕词
格式
闭幕词与开幕词格式基本相同,其区别重点在正文。
1
前言
前言简要回顾大会的经过,说明是否圆
满完成了预定的任务。
二、闭幕词
格式
2
正文
闭幕词的正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总结会议的基本情况以及会议通过的主 要事项和基本精神。
一、请柬
格式
(3)正文。写明邀请参加的活动内容,如座谈会、展 览会、婚礼、生日宴会等。交代 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及 其他应知事项。
一、请柬
格式
(4)结语。结尾要使用敬语,如“敬请参加”“敬 请届时光临”“敬请光临指导”等 敬辞。
(5)落款。在正文的右下方,写明邀请单位的名称 或邀请者的姓名,下一行再写上发 出请柬的时间。
三、欢迎词
概念
欢迎词是代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欢迎
国内外贵宾,欢迎新 同志或外出归来者时所使用的讲话稿。 欢迎词是社交礼仪演讲词的一种。
三、欢迎词
功用
欢迎词的主要作用在于表达亲情、友情,对客人或归来 者表示欢迎和尊重, 以创造和强化友好和谐的社交气氛,增 进友谊,增强交流与合作的意愿。
三、欢迎词
格式
2 称呼
在标题下另起一行顶格写称呼,称呼要讲究礼貌,对主 宾的称呼应用全称、尊称,以表尊重,即在姓名后加上职 务、职称或爵位、衔位、性别身份等,如“部长”“教 授”“殿 下”“女士”“先生”等,有时还在主宾姓名前加 上表示亲切或敬意的修饰词,如“亲爱 的”“尊敬的”“敬 爱的”等,显得特别庄重、亲切、友好。对在场的其他来 宾,用“女士 们、先生们”或“朋友们、同志们”等泛称。 称呼根据主客之间关系的亲疏程度而定,因 人而异。重要宾 客可单独成行按职位高低排列。称呼均顶格书写。
(3)精美性
(2)简明性
特点
(4)公开发送
一、请柬
格式
标题 1
正文 3
落款 5
2 称谓
4 结语
一、请柬
格式
(1)标题 。请柬的封面要写明“请柬”或“请帖” 字样。不用封面的请柬,就在第一行的中间写“请柬”二 字。一般应做些艺术加工,即采用名家书法、字面烫金或 加以图案装饰等。
一、请柬
格式
(2)称谓 。即被邀请者的名称,第一行顶格写被邀 请者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个人姓名后要注明职务或职 称,如“×× 先生”“×× 教授”。
(4)结语。结语一般要写常用的邀请惯用语,如“敬请光 临”“欢迎光临”。
(5)落款。在邀请函右下方适当位置写上邀请单位名称或个人 姓名,下一行写上年月日。
第二节 致辞
学习目标
掌握开幕词、闭幕词、欢迎词、欢送词、祝酒词等社交 礼仪应用文的写法。
一、开幕词
概念
开幕词是一些大型会议开始时由会议主持人或者主要领
一、请柬
功用
(1)请柬是宾主之间建立或增进友谊、联系业务的重要媒介。 (2)请柬是发出者宣传自我,以扩大声誉,开展工作或开拓市 场的重要渠道。
一、请柬
种类
(1)按照形式分,可将请柬分为横式写法和竖式写法。 (2)按照内容分,可将请柬主要分为会议请柬、仪式请 柬、参展请柬、宴会请柬等。
一、请柬
(1)交际性
(2)语言简洁明快、精练、流畅而富有激情。篇幅要短 小精悍。
(3)欢送词有一定的应对性。一般来说,主人致欢送词 后,被欢送者即致答谢词。欢送宴会上,欢送词也即祝酒 词。
四、欢送词
格式
标题 1
正文 3
2 称呼
4 结语
四、欢送词
格式
1. 标题 标题一般要表明谁在什么会上的欢送词,如“刘华清在 欢送驻港部队大会上的讲话”。 外交场合,特别是重要外事 活动中的欢送词,一般均采用这种完整的标题。一般社交场 合 中的欢送词,标题可省去欢送者。
三、欢迎词
格式
标题 1
正文 3
2 称呼
三、欢迎词
格式
1 标题
标题的格式一般有两种:
( 1 ) 直接由文种命名,在第一行居中写“欢迎词” 三个字。
( 2 ) 由“活动内容+文种”构成,标明是谁在什么 会上的致辞,在第一行居中排列,如“××× 在欢迎 ×××的宴会上的欢迎词”或“在欢迎 ××× 团来访的宴 会上×××的欢迎词”。
(3)结尾。结尾用简短的语句,向宾客再次表示良好的 祝愿。
四、欢送词
概念
欢送词是代表国家党、政、军、群众团体、企事业单
位,欢送国内外宾客或即将外出、即将离去的同志时所使用 的讲话稿。
四、欢送词
功用
欢送词可以营造和渲染欢乐、吉祥、和谐的气氛,以送 别宾客或即将外出、 即将离去的同志。具体表现如下:
二、邀请函
特点
邀请函实际上就是内容繁复的请柬,它通常用来邀请 客人共同开展一些事关 宾主共同利益的活动。它不仅要求 语言热情、庄重、优美、精练、文雅得体,富有感召力和 鼓舞性,而且更讲究礼仪色彩。
二、邀请函
格式
标题 1
正文 3
落款 5
2 称谓
4 结语
二、邀请函
格式
(1)标题。标题可以直接写“邀请函”或由礼仪活动名称 和文种组成,还可包括个性 化的活动主题标语。
四、欢送词
(3)按照交际的性质的不同,可以将欢送词 分为以下几种:
种类
①私人交往式欢送词。一般是在个人举行较大型的宴 会、聚会、茶会、舞会、讨论会等非官方的场合下使用的 欢送词。私人交往的欢送词使用时机灵活,既可发表在正 式活动开始前,也可发表在正式活动进行中;既可当众演 讲,也可向被欢送者当面倾诉。这类欢送词往往具有很强 的即时性、现场性。
(2)称谓。即被邀请者的名称,第一行顶格写被邀请者单 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个人 姓名后要注明职务或职称,如“尊敬 的 ××× 先生/女士”,或“尊敬的 ××× 总经理 (局长)”。
二、邀请函
格式
(3)正文。邀请函的正文是指活动主办方正式告知被邀请方举 办礼仪活动的缘由、目的、事项及要求。写明活动的日程安排、时 间、地点,并对被邀请方发出得体、诚挚的邀请。
③ 欢送即将外出工作或学习的同事或部下。 ④ 欢送即将毕业离校跨入社会的学生。
⑤ 欢送即将调离或退休的老领导、老上级、老同事等。
四、欢送词
(2)按照表达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欢送词分 为以下几种:
种类
①现场讲演式欢送词。一般由欢送人在欢送现场直接 面对被欢送人口述。
②媒体播发式欢送词。这类欢送稿一般是被欢送人动 身离别前后,在报刊、广播、 电视等媒体上公开播发。
一、开幕词
2. 称谓
格式
称谓一般在标题下另起一行顶格处书写,通常用 “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
一、开幕词
3. 正文 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 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格式
(1)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 (2)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 (3)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 (4)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
导人所作的开宗明义、有宣告、提示和指导等作用的讲话, 属于演讲词的范畴。
一、开幕词
功用
阐明会议的背景,表明会议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 要求和意义,对会议 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对与会者具有鼓 舞、激励和约束作用。
一、开幕词
种类
(1)侧重性开幕词
按内容分
(2)一般性开幕词
一、开幕词
种类
(1)侧重性开幕词。侧重性开幕词往往对会议召开
三、欢迎词
种类
对外出归来者的 欢迎词
欢迎对象 不同
对来访者的 欢迎词
三、欢迎词
特点
(1)欢迎词的言辞热情,富有鼓舞性和感染力。 (2)欢迎词具有礼尚往来、宾主酬答的应对性。 (3)欢迎词一般多用短句,言辞格调高雅。
三、欢迎词
特点
(4)欢迎词和祝酒词有时可以互用,在欢迎宴会上发 表的欢迎词往往也称祝酒词。 但欢迎词和祝酒词又有所不 同。祝酒词只用于宴会上,既可表示欢迎,也可表示欢送; 而欢迎词既可用来祝酒,也可表示欢迎。祝酒词的结尾句一 般为“为 ×××× 干杯!”;而欢迎词的结尾句多用表示祝愿 成功、愉快的语句,如“热烈欢迎 ××× 光临!”“为欢迎 ×××的光临而干杯!”“为 ×× 的凯旋干杯!”“热烈欢迎 ××× 凯旋!”等。
一、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