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东生态文明学习答案

广东生态文明学习答案

第一讲、1、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观点的是党的()
A、十八大
2、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处于“依赖自然、顺应自然”阶段的文明形态是()B、农业文明
3、建设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否定,生态文明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

(X)
4、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解决发展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有利于解决污染的无限性与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
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中,()是保障。

D 生态建设
6、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框架中,()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先决条件。

A、优化国土开发
7、依据《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2020年)》,珠海市总体上属()。

A、优化开发区域
8、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提供的“生态产品”实质上就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安全的食品、宜人的气候、舒适的环境。

(√)
第二讲9、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最大(X )。

10\广东省旅游综合竞争力、现实竞争力、发展环境竞争力、生态竞争力居全国第一(√)。

11、2011年对21个地级以上城市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在用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
12、2011年我市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多的行业是:()。

A电力
13、广东省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称号。

(√)
14、2012年《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国土开发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生态发展和禁止开发”4类区域。

(√)
15、为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实施农村“以奖促治”政策。

(√)
16、广东提出从2010年起,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地区率先建成总长约1690公里的6条绿道。

(√)
17、珠海市唐家湾镇2011年荣膺“国家级生态村”称号。

(X)
第三讲18、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中心是什么?B、人与自然和谐
19、生态文明没有必要建立一套指标体系。

X
20\我国国土开发战略是什么? A、主体功能区战略
21珠三角属于哪一种主体功能区?A、优化开发区
22、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发展布局最重要的原则之一是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23、“双转移”政策不是广东省首先提出。

X
24、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25、《广东省海洋生态保护实施方案》提出要把广东建设成为全国文明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26、“蓝色珠海,科学崛起”是谁提出的?D、李嘉
第四讲27、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28、清洁燃煤技术属于用碳技术。

(X )
29\英国“贝丁顿生态村”设计理念就是建造一个“零化石能耗发展社区”。

(√)
30\低碳交通的核心在于优化能源利用结构和提高交通运营效率。

(√)
31、原始农业社会人们的消费生活符合低碳低碳化标准,而现代工业社会的消费生活则属于高碳化。

(√)
32、《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

(√)
第五讲33、到2015年和2020年,广东全省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以上。

(单
选题)C、85%,90%
34、广东省是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在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38个防控区中,广东有12个,约占到全国的1/12,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
35、“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
36、2015年,广东全省规模化养殖场(区)废弃物资源利用率达()以上。

C、90%
37、广东要强化自然生态建设,到2015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

B、58%
38、以下未被列入20世纪世界著名的生态破坏八大公害事件的是()。

D、环境激素事件
39、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C、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40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既有自然发生的,也有因自然发生的,但就目前而言,人类活动(特别是近两个世纪以来)无疑是生物多样性的损失的最主要原因。

(√)
第六讲
41、什么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A、和谐
42、解决全球生态危机靠单个民族可以应对。

(√)
43、生态文明不仅指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

(√)
44、宜居的城市必然是生态的城市。

(√)
45、生态补偿制度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不包括:C、中立者
46、应该建立体现不同生态责任的生态补偿机制和投入机制。

(√)
47、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构建高效完善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
48、循环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发展模式。

(√)
单选题
2.全市范围内住户推行垃圾分类行动,减少垃圾处理费用和成本。

属于哪一种生态环境建设机制?正确答案:B.生态污染处理制度
3.让公民、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都可以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以自己的名义向国家司法机关提起诉讼,从而制止和处罚环境破坏行为需要建立的制度是: A.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多选题
1.建设脱硫设施是最主要的SO2排放控制措施,SO2排放得到控制,酸雨发生频率将减少。

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严重的有()正确答案: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2.以下未被列入20世纪世界著名的生态破坏八大公害事件的是()正确答案:A.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B.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 C.伦敦烟雾事件 E.日本水俣病事件
3.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有()正确答案:A.提高机动车排放水平B.完善机动车环境管理制度 C.加快车用燃油清洁化进程 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4.企业作为碳减排的主体,其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的主要内容有()。

正确答案:B.购买碳排放权来完成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 D.通过碳交易所出售所拥有的富余排放权以此获利
5.创建生态城市的原则有()。

正确答案:A.和谐性B.高效性C.持续性D.整体性E.区域性
6.2012年,广东省颁布了《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广东省划分为“( )”4类区域。

正确答案:A.优化开发 B.重点开发 C.生态开发 D.禁止开发
3.广东省是全国14个重金属污染防治重点省份之一,在国家《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确定的138个防控区中,广东有12“生态城市”作为对传统的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城市化运动的反思、扬弃,体现了工业化、城市化与现代文明的交融与协调,是人类自觉克服“城市病”、从灰色文明走向绿色文明的伟大创新。

正确答案:对
5.珠江三角洲地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比例最大。

正确答案: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