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选课影响因素调查表

学生选课影响因素调查表

该表列出了十二项影响选课的因素,由被访学生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五项,并对所选五项进行排序,(表明考虑因素重要程度的高低),五十人参与了调查。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选课意向总体情况描述与分析。

调查问卷中共设计了12项备选的选课标准,分别是兴趣爱好、个人知识体系规划、相关课程基础、培养方案要求、上课时间、教室设施条件、考试形式、是否有实践机会、授课教师的口碑、是否容易拿到高分、是否容易通过考试、业量的多少,由被访学生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依次在选项后面标出序号。

图中已把各项备选选课标准按照作为最重要因素选择率的高低进行了排序。

(图1)可以发现,被调查学生的选课意向呈现出以下特点:
1、学生选课时普遍注重兴趣爱好,注重个性发展。

选课时,以首先考虑个人兴趣爱好因素的学生最多,占36%,另有10%的学生会其次考虑兴趣爱好,将其列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学生合计达68%。

校选基础选修课的特点是教学方式灵活、内容多样,涉及人文、科学、美术、音乐、择业等多个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选择课程,发展了个性,同时又学到了东西,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也说明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大学生活也过得有声有色。

2、达到培养方案要求,也就是学校所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数,是学生选课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选课时,首先会考虑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占24%,位居第二,另有12%的学生将其作为第二重要考虑因素,将其列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学生合计达64%,仅比兴趣爱好因素低4个百分点。

在我们学校的培养方案中,校选公共基础选修课中的各模块课有最低
学分的限定,如果完不成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

因此,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是学生选课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3、授课教师的口碑也是我们普遍关注的因素之一。

选课时,有10%会首先考虑授课教师的口碑,另有8%将其作为第二重要考虑因素,将其列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学生达到52.%。

教师的授课方式、学识水平、人品师德、工作热情等素质,当然也包括往届的师哥师姐对教师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会不会选这门课,或者是这个老师的课。

选课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使学生拥有了对不受欢迎教师“用脚投票”的权力。

4、注重个人知识体系规划的学生不是太多。

学生选课时,有10%把个人知识体系规划作为首要考虑因素,另有14%将其作为次重要考虑因素,将其列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学生累计占36%,表明学生已开始能够理性地从个人知识体系规划角度,长远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但是,把此因素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只有极少一部分,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不清楚、不细致的。

5、上课时间、是否容易得到高分、是否容易通过考试、相关课程基础以及考试形式等,也是学生选课时会考虑的因素。

虽然将上课时间、是否容易得到高分、是否容易通过考试、相关课程基础以及考试形式等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最高比例只有8%,但作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总选择率均超过30%。

其中,将上课时间列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学生累计占60%。

公共基础选修课种类多,上课时间选择余地大,但通常是被安排在下午、晚上、甚至周末上课。

学生选课时,虽然首先可能会考虑个人兴趣爱好等因素,但如果上课时间与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兼职工作、课外培训等时间冲突,学生选课时恐怕也不会去选这门课。

另外,还有的学生为能有更长的周末闲暇时间,选课时也会倾向于避开周五下午和晚上的课程。

虽然每一个具体的因素所占比重不是很大,但是他们的综合对选课的影响却是非常大的。

将其他四项因素列为前5位考虑因素的学生比例也均超过30%。

32%的学生选课时会考虑相关课程基础,这是因为很多公共基础选修课,尤其是艺术类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比如“美术理论与实践”课,对于没有任何素描基础的学生来说将很难完成。

由于学校评奖评优都与学生成绩直接挂钩,一些学生往往会功利性地选择难度小、容易得高分和不容易“挂科”的课程、教师、甚至考试形式。

6、很少有学生在选课时会考虑是否有实践机会、教室设施条件、作业量的多少等因素。

将是否有实践机会、教室设施条件、作业量多少作为最重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比例只有2%,作为前5项考虑因素的累计比例也分别只有4%、6%和12%。

公共基础选修课通常都是在教室内讲授,实践机会不多,因此学生选课时自然不会过多考虑是否有实践机会。

我们学校各教室的设施条件差别不大,一般校选基础课都是大班授课,硬件设施配置基本相同,教学环境叶差不多,所以学生在选课时也不会过多考虑教室设施因素。

另外,选课前学生其实可能无法了解某门课程作业量情况,而且财经类专业的特点,也决定着各门课程尤其是选修类课程的课后作业一般不多,因此也就很少会有学生把作业量多少视为学习负担。

(一)基本结论。

结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兴趣爱好、培养方案要求、授课教师口碑是学生选课的重要标准,而在最重要标准得以满足的前提下,学生还会进一步关注学习课程的方便性和适宜性。

表明选课制的实施,在满足学生不同兴趣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拓宽知识面等方面均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

不过从调查结果也发现,也有少数学生选课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

(二)政策建议。

为充分发挥选课制的积极作用,依据调查所反映出来的学生选课意向特征,提出以下建议:
1、合理设置学生培养方案。

达到培养方案要求是学生选课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因此培养方案对学生选课具有重要作用,教务管理部门应科学合理地设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
培养方案,通过指导和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课,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加大对选修课的宣传力度,是学生对选课的制度以及方式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针对学生选课存在盲目性的特点,学校可以通过个班的辅导员来指导来强化选课教学管理。

相关教学部门应完善课程简介,包括内容介绍、学生基础知识要求、授课方式、学时、考核方式等,(现在我们学校选课时对课程的介绍我觉得不是太完善,有的时候选了课根本不知道这么可是讲什么的,甚至不知道需要什么教材)加强对选修课宣传介绍的力度,使选修课相关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授课口碑也是学生选课时注重考虑的因素。

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如果教师有会写幽默的讲课风格的话,学生数量一定会特别多的。

但是现在有的课程一堂课下来,都不知老师所云。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可依据学生的选课情况以及期末对教师的教学质量综合评议结果,有针对性地对进行指导,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的综合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