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感悟
——生活权益部干事李鹏飞本书的开篇是这样一段话:
世界上有两种长大的方式:
一种是明白了;
一种是忘记明白不了的,心中了无牵挂。
所有人都用后一种方式长大。
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但当我翻开《万物生长》,
认真看秋水从高中毕业到博士毕业的从初恋到女友到老婆的这段真实中夹杂着几许虚构的故事时,
我觉得自己重新长大了一次,我被感动了,我感到我心里的某跟弦,被拨动了。
但无论如何,我想摘抄以下的段子,丁香花那段我没摘录,请喜欢的同学自行阅读,我实在爱极!
“你身上有种味道。
”她说。
“胡说,我今天刚洗澡。
”
“和洗澡没关系。
是从你身体里发出的味道。
”
“我也不是糖尿病晚期,没有酮中毒,不会有烂苹果味。
我尽管爱好胡思乱想,但是还没到精神错乱,不会有老鼠味。
”
“是种很好闻的味道。
你还记得不记得,第一条颅神经是嗅神经,嗅神经和脑子里古老的海马回相连,与性欲关系密切。
”
“所以香水是个大买卖。
”我女友的头发散开,浓密零乱,在我的腰间波涛翻滚。
我象是站立在齐腰深的水中,波涛汹涌,我站立不稳。
我透过散开头发的间隙,看到丁香树下洒落的月光和震落的点点丁香花,好象海底点点星火和游动的鱼。
“把你的味道做成香水,多少钱我都买。
”她的动作不停,她的声音断续。
“我跟你的时候,我一点也不精明。
我对你没有自制力,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我会越轨。
我原来想,你要是敢跟别人,我先骟掉你的小弟弟,再割掉你的舌头。
我想,你就废了。
我现在发现,我错了,没有了小弟弟,没有了舌头,你还有你骨子里的味道,你还是淫荡依旧。
”
“我只要你,只有你好,只有你抱着舒服,比枕头还舒服。
”
“你的逻辑不对,别把我当文科小姑娘骗。
你没上过别人,怎么知道别人不好。
世界很大,姑娘很多。
”
“已经挖到了金子,为什么还要继续挖下去呢?”
“我真想这样抱你,一天、一年、一辈子。
在医大这八年,你好好陪我好不好?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为什么这么让我上瘾。
我没有对其他任何事情上过瘾。
我不明白,你为什么会把我栓得那么紧。
”
“为什么你说只让我陪你八年?”
“你想陪我多久?”
“你让我陪多久我就陪多久。
”
“你说八年过去之后,我们还分得开吗?”
“现在就已经很难了。
”
怀旧盛行的年代,很多与文艺有关或者无关的东西都会成为标签,其中中标最多的大概是一段叫做“青春”的时光。
这种青春人人都有,它是有些人的“荷尔蒙勃发期”,也是有些人的“黄金时代”,但不论如何你不能否认的是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万物生长”。
秋水,医科大学的学生,与厚朴、黄芪、辛夷是死党,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在旺盛荷尔蒙支配下异常生猛,不停地寻找着“猎食”对象。
含苞待放的小满是秋水念念不忘的初恋;大腿紧实的白露是与秋水互相奉献童贞的前任;熟透了的柳青是秋水眼中千娇百媚的女神;胸大无脑的娟儿是黄芪心中的宝贝;特异独行的魏妍则是厚朴求之不得的真爱;唯独辛荑整个大学都“守身如玉”。
看青春类的小说与电影就像是在照镜子,《万物生长》尤为如此。
阳光之下,万物都在生长,姑娘的身体在生长,男孩的欲望在生长,一群高智商的年轻动物们在尽情的讨着爱人们的欢心。
聪慧而无聊、生猛而自负的我们历经梦想与人性、肉身的短兵相接。
我们在不断下坠,却以为彼此是在飞翔。
即使快坠到与地面相贴,也依然不愿从青春的热梦中醒来。
可谁的青春不是如此,年少时,我们太希望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场电影,不爱则已,爱则轰轰烈烈。
当我们遇见那个人的瞬间,无需言语就会发现自己的生命之烛被点燃,你想为他燃烧,哪怕最后只剩瘫软的烛油。
你会觉得,人生只有一次,一定要好好过,和他一起好
好过。
这一瞬间的万物生长让人觉得你们是天作之合。
这是爱,这是癌,这是如来,痛并快乐着登入西方极乐。
转眼间青春已逝,你开始怀念曾经那个清秀干净才华横溢放浪不羁吹牛打屁上天入地气吞万里如虎满身臭汗却依然嫩的像根青葱的他,他也开始怀念曾经那个胸脯挺拔屁股娇翘明眸皓齿灿如春华白璧无暇即使没有美的惊人也占尽风流的你,那时你们有熬不完你的夜,唱不完的歌,喝不完的酒。
可如今熟悉的地方已没有风景,身边的同伴已不懂爱情。
但你大可不必悲伤,你的眼睛曾经清晰明亮,你的欲望曾经生机勃勃,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代人来自有一代人去,太阳在照耀,万物在生长,有高潮必然有低落,有勃起自然有萎靡,这只是个过程,而我们在万年俱灭之前至少应该做到怀念但不留恋。
此书风格和《18岁给我一个姑娘》一脉相承,风格相似,貌似“色”却不写实,重在描绘人物随着年龄改变所形成的心理变化与性心理体验。
坦白说,冯唐的文字够贫的,一到心理体验上,就有开闸的感觉,很能调动各种文字、意象、词汇来形容,估计有些人不一定能接受啊~~不过,耐心地读会发现,他写的是很真实的他生活的那个时代(70后吧),人们所经历的生活和感受。
石康的小说也看过很多,但俩人的写法和感觉完全不一样。
不恰当地说,冯唐的写法很意识流,石康则比较后现代。
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石康的《晃晃悠悠》,可能和石康写的生活化细节更多有关,意识流过了,读着就
有点贫有点晕。
冯唐《万物生长》中提到有和尚讲,佛法就是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性交的时候性交。
愿过了青春期的我们都还能有恋爱的能力,冲动的魄力,大家相互微笑,搂搂抱抱,这样就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