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经济学-第二章-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

工程经济学-第二章-工程经济评价基本要素

式中: E— X— L—劳动耗费(或劳动占用)。
2.1 经 济
(2-4) 效 果
判别方法
E>1是技术方案可行的经济界限。
(3)差额一比值表示法
E=X-L/L
E=X-L/X
式中:E— X— L—劳动耗费(或劳动占用)。
(2-5) 2.1 经
(2-6)
济 效

判别方法
这种表示法属于正指标系列,其衡量标准为E>0,多个方案进行比较 时,选E值最大的方案。
2.5.3 工程经济中的有关成本概念
(1)经营成本
2.5
(2
产 品

(3)机会成本


(4

工程项目的收入是估算项目投入使用后生产经营 期内各年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等所取得的收入。销售
2.6
产品的收入称销售收入,提供劳务的收入称营业收入。 销
售 收 入 销售收入是项目建成投产后补偿成本、上缴税金、偿还债务、保证企 业再生产正常进行的前提。它是进行利润总额、销售税金及附加和增值 税估算的基础数据。销售收入的计算:
2.4
固定资产折旧费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磨损

而逐步转移到产品价值中的那部分固定资产的价值,其计
定 资
算折旧的基本公式:



应计提折旧额=折旧率×折旧基数
(2-10)
的 计

成本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经济指标,能够比较清楚地
分析项目的经济效果,得出经济评价的结论,为投资 2.5
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这个指标又影响着其他经济指标。 产
A.一般都予以资本化
B.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C.能够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 D.

9.下列哪项属于递延资产(

A.
B.
C.
D.
10.下列哪项不属于总成本费用(
A.生产成本 B.机会成本 C.管理费用 D.
11.下列哪项关于自有资金的表述是错误的(
A.
B.
C.以土地所有权作为资本金时,允许无形资产超过企业注册资本的20
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1)开办费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3)长期待摊费用
2.4.1 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
2.4

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

部分价值的一种补偿方式。折旧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平均年限法、工

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限总和法等。






根据我国财务会计的有关规定,企业在下列固定资
分包括建设期差价预备费、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
节税和建设期贷款利息。
2.8.1 概略估算法
概略估算是一种简便而粗略的扩大指标估算方法,
2.8 建
它是套用已有类似企业的实际投资指标进行估算。这

种方法所需的投资数据应经过科学地、系统地整理分
资 产
析后使用。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位生产能力估算法
2.1 经 济 效 果
经济效果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出量与投入量的比值,它 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劳动耗费转化为劳动成果的程度。
2.1.2 经济效果的分类
(1)直接经济效果和间接经济效果
2.1

(2)有形经济效果和无形经济效果

(3)短期经济效果与长期经济效果
效 果
(4)经济效果和经济效益
(5)经济效果与技术效果
进行分析与评价,当然作为投资主体来讲,经济效益首先具有相对重要的
意义,任何项目如果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投资方就会受到损失。因

此,投资、成本费用、收益、利润和税金是工程建设项目经济分析的基本

广义的投资是指一切为了获得收益而进行的资金经营活动; 狭义的投资是指投放的资金,是为了保证项目投产和生产经营活 动的正常进行而投入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价值的总和。
占用的资金则可以是全部占用资金、固定资产、流
动资金、各项机器设备或生产能力(如装机容量)
等等。
2.1.5 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
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在不同 2.1
的生产方式下不尽相同。一般说来,一切能够节约活劳动
经 济
与物化劳动消耗的办法和措施,都是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效
它们包括发挥社会经济条件、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科学 果
2.2.2 投资构成
2.2
工程项目的投资也称为总投资,是用于工程项目全 过程(建设阶段及经营阶段)的全部活劳动和物化劳动 投 的投资总和,按其性质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 资 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专利权)和递延资产投资(指开 办费)。一般情况下,我们简单将投资分为:
1.固定资产投资
2.流动资产投资
2.3.2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是指不准备在一年内变现的投资,包 2.3 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它主要是指不 资 满足短期投资条件的投资,即不准备在一年或长于 产 一年的经营周期之内转变为现金的投资。企业管理 层取得长期投资的目的在于持有而不在于出售,这 是与短期投资的一个重要区别。
2.3.3
项“其他费用”,将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
品 成
售费用中扣除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摊销费、 本
维简费、利息支出后的费用列入其中。这样,各年成本费
费 用
用的计算公式为:
年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动力+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折 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其他费用 (2-26)
(6)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
2.1.3 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
成果与耗费比较通常有三种评价方法:
(1)差额表示法
E=X-L
式中:E— X— L—劳动耗费(或劳动占用)
判别方法
,当多个方案进行比较时,应选E值最大的方案。
2.1 经 济
(2-2) 效 果
E>0
(2)比值表示法 E=X/L
(2-3)
E=L/X

计算。


(1)涨价预备费的估算
(2)汇率变化对涉外建设项目动态投资的影响及计算方法
(3)建设期利息的估算
2.8.3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
2.8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包括扩大指标估算法和分项详细估 资
算法,应依据行业或前期研究的不同阶段分别选用。
产 投

(1)扩大指标估算法


(2)分项详细估算法
训练平台

D.Leabharlann 练12.下列哪项关于经营成本的表述是错误的(
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单价×产品年销售量 (2-28)
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应由销售产品、提供
工业性劳务等负担的销售税金和教育费附加,包括 2.7
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 税

费附加等。



(1)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
(2)纳税人所在地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
(3)纳税人所在地不在市区、县城、县辖镇的,税率为1%。
资产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 2.3
类别。按耗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长 资
期资产;根据具体形态,长期资产还可以作进一 步的分类;按是否有实体形态,可分为有形资产 产
和无形资产。目前,我国会计实务中,综合这几
种分类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类别。
2.3.1 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是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 2.3 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是企业资 资 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流动资产在周转过渡中, 产 从货币形态开始,依次改变其形态,最后又回到货 币形态(货币资金→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生产资金 →成品资金→货币资金),流动资产各种形态的资 金与生产流通紧密相结合,周转速度快,变现能力 强。流动资产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 收票据、应收帐款和存货等。

一、选择题

1.建设工程总造价最终不会形成下列哪项资产(
平 台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无形资产 D.
2.建设项目总投资的资金来源一般不包括下列哪项(
A.投资者投入的资金 B.
C.接受捐赠
D.
3.下列哪项关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表述是正确的(
A.
B.预测该税项时,不考虑预备费用
C.
D.
4.下列哪项关于固定资产的表述是错误的(
固定资产属于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用来改变或者 2.3 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是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长期发挥作用,长期保 持原有的实物形态,但其价值则随着企业生产经营 产 活动而逐渐地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并构成产品价 值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据重要原则,一个企业把劳 动资料按照使用年限和原始价值划分为固定资产和 低值易耗品。
2.3.4 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 2.3 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 资 使用权、商誉等。

2.3.5 递延资产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 2.3
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

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
高企业和社会的经济效果。
2.1.6 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
2.1
(1)宏观经济效果与微观经济效果相结合

(2)近期经济效果与长远经济效果相结合


(3)直接经济效果与间接经济效果相结合

(4)经济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