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C )。
P93A. 个人本位论B. 形式教育论C. 实质教育论D. 社会本位论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D)。
P29A.柏林大学B.霍普金斯大学C.剑桥大学D.威斯康星大学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学位分为( A )。
P239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博士后C.协士、学士、硕士 D. 协士、学士、硕士、博士4、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A. 高关联化B.综合化C. 短学程化D.融合化 P143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
P152A.讲授法B. 谈话法C.演示法D.发现法6、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C )。
A.<15%B.>15%C.15%~50%D.>50%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
P53A. 政治B.经济C. 文化D.法律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专业课程和(C )。
P115A.必修课程B.选修课程C.专业基础课程D.实业实训课程9、第一次提出“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
P24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C. )。
P137A.循序渐进B. 教学相长C.因材施教D.防微杜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
(P3)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人士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推荐入学和注册入学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着名教育家孔子 P187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P216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
P75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神学P97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
P2118、高等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
P1779、决定高等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利的主要因素是政治。
P4810、高等教学过程的特点是专业理论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实践性。
P130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高等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P77)2、简述如何有效使用讲授法。
(P150)3、简述高校学校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P120)4、简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成因(P250)5、简述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多样化的主要表现(P259)6、简述高校教师的角色特征(P189)四、论述题(本大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试结合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谈谈应如何进行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P148 P159-160)2、联系实际论述高校教学过程是实现人的发展的过程(P127)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阅读以下材料:在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到“985工程”之后,教育部、财政部又推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
2012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高等教育专题规划》、《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若干文献发布,其主线都是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228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全国17所大学设立“试点学院”,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验,为推进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走出了第一步;19所高校启动实施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193所高校创立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19个部委、58个行业组织及企事业单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教育会同23个部门批准建设626家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所有这一切,目标都在于实现高等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使中国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请结合以上材料,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围绕高等学校职能谈谈如何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P79)2014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真正具有科学性质的高等学校始于( B )。
P167A. 18世纪末B. 19世纪初C. 19世纪末D.20世纪初2、根据“泰勒原理”,课程编制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或阶段,即确立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 A )P118A.评价结果B.评价经验C.编辑教材D.整合经验3、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把发展科学作为大学的活动职能之一,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的大学是( A )。
P24A..柏林大学 B.约翰.普金斯大学C.威斯康辛大学 D、弗吉尼亚大学4、在西方国家的高等学校内部,存在两种主要权利,即( A )。
P211A. 学术权利与行政权利B.教师权利与学生权利C. 政党权利与学术权利D.教授权利与学生权利5、美国1929-1957年间国民经济增长额中,有33%归因于教育。
这一结论的提出者是( D )。
P72A.贝克尔B.范海斯C.丹尼森D.舒尔茨6、大学这种组织形式的首要特征是( B )。
A.专业性B.学术性C.多学科性D.严密性7、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短学程化、场所多样化和( A )。
A. 小规模化B.综合化C. 大规模化D.融合化8、高校专业具有“”双重性”,即学科性和( C )。
A.教育性B.规范性 C职业性 D.指令性9、“习明纳尔”在性质上类似于常规的( D )。
A.练习法 B.讲演法 C.安全教学法 D.讨论法10、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 D )。
A.巴黎大学B. 康奈尔大学C.波恩大学D.柏林大学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神学。
(P3)2、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P333、1862年,成立于北京的京师同文馆,开启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先河。
P324、各国的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大体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高考选拔制,另一种资格证书制。
P2365、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制度是绩点制 P1626、高校科研评价,现在世界各国大部分都采用计量评价和同行评价两种方式。
P1857、“威斯康辛思想”,明确地把大学的主要职能由单纯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到服务社会。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
P1159、《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规定,高等学校的管理人员实行教育职员制度。
P22810、从组织内部权力配置关系来看,“美国模式”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高等学校权力模式。
P130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简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方式?(P256)2、简述教育民主化运动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
(P47)3、简述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殊性(P86)4、科技进步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哪些影响(P59)5、简述教师教学评估的基本要素(P163)6、简述高校科研计量评价的的优缺点(P185)四、论述题(本大共2小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校教学过程特点的理解。
(P129)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试析高校教学方法的特殊性,并请举例加以说明(P160)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阅读以下材料:人们传统称谓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经圣克拉拉至圣何塞近50公里的一条狭长地带,是美国重要的电子工业基地,也是世界最为知名的电子工业集中地。
它是随着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点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如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并拥有思科、英特尔、惠普、朗讯、苹果等大公司,融科学、技术、生产为一体。
硅谷是美国高科技人才的集中地,更是美国信息产业人才的集中地,目前在硅谷,集结着美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科技人员达100万以上,美国科学院院士在硅谷任职的就有近千人,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达30多人。
硅谷是美国青年心驰神往的圣地,也是世界各国留学生的竞技场和淘金场。
原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清华、科大和北大理工类毕业生中的一半或早或迟都出去了”,其中主要是走向美国,包括硅谷公司。
美国《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埃弗兰·伊里塔尼说:“如果你浏览一下硅谷公司的员工名单,就会发现无数的清华毕业生,他们是来美国寻求工程技术突破,在英特网领域大显身手或在科技上创业的数以千计的中国优秀科技人才的一部分。
”实际上华人控制的硅谷公司现已达2000家以上,占硅谷公司的1/5,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华人则越来越多。
联想集团已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科研实验基地。
请结合以上材料,从高校的职责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