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指导书设计课题: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指导教师:王凤芹机械电子工程学院二O 一三年二月1 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毕业设计是工科大学生最后一个十分重要的学习环节,是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实践过程,是进行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重要手段。
本组设计是以实验室实验装置为设计对象,要完成设计、调试、运行等各个过程,属真题真做。
因此要求设计者以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这次设计,通过这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应在计算、绘图、编制技术文件、制作调试实验系统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使设计、调试等方面的基本功得到训练,提高经济素养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
通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拿捏现代设计方法,使同学们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另外毕业设计还是衡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毕业设计基本要求如下:(1) 主要任务。
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和专题研究项目。
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应编写出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计算书并绘制出必要的施工图,或者撰写出研究论文。
(2) 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能综合应用各种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理论深化,知识拓宽,专业技能延伸。
(3) 能力培养要求。
学生应学会依据技术课题任务,进行资料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能正确运用工具手册,培养学生掌握有关工程设计程序、方法和技术规范,提高工程设计计算、理论分析、图表绘制、技术文件编写的能力;专题研究应培养学生掌握实验、测试、数据分析等研究技能,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专题问题的能力。
外文翻译应达到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计算机应用方面应能计算,能制图,能打印文件。
(4) 综合素质要求。
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应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能遵守纪律,善于与他人合作的协作精神和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
2 毕业设计任务2.1 设计目标与要求1)结构紧凑。
每组占地面积不宜超过3平方米;2)固体粉末有8个料筒,液体有6个料筒。
每个料桶容量相同,单个应不小于100升;3)精度高。
优化机械设计和控制算法,称量精度≤1g;4)性能可靠。
充分考虑在粉尘环境下电气控制的稳定性;5)可扩展。
以组为单位,能够在第一组的基础上扩展3~4组;6)料位直观显示。
2.2 设计专题毕业设计课题: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毕业设计专题: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2)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2.3 毕业设计拟解决的主要问题专题一:橡胶粉末自动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自动配料机整体结构设计。
主要确定机架、料桶形状,估计整体尺寸等。
(2)螺旋式给料方式的设计。
保证合成橡胶的每种原料分别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称量设备小车中。
(3)移动式秤量系统的设计。
应保证称量速度快,称量精度高,连续称量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且抗干扰能力强。
秤量系统行走机构,要求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可靠、控制方便。
专题二:液体配料系统机械结构的设计(1)自动配料机整体结构设计。
主要确定机架、料桶形状,估计整体尺寸等。
(2)液体给料方式的设计。
保证液体的每种原料分别连续均匀地输送到称量设备小车中。
(3)移动式秤量系统的设计。
应保证称量速度快,称量精度高,连续称量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且抗干扰能力强。
秤量系统行走机构,要求结构简单、定位准确可靠、控制方便。
2.4 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1)毕业设计任务书(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3)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目录(4)正文(包括文献综述)(5)参考文献(6)附录(7)致谢(8)英文译文2.5 毕业设计的附件内容(1)结构总图及部分零件图的CAD图光盘或软盘一张,打印总装图一张(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份(3)毕业实习报告一份(4)毕业设计学生手册3. 毕业设计的步骤和内容3.1 熟悉课题设计任务书下达后,应首先了解课题的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课题的原始数据和设计技术指标等。
根据个人能力,选择设计专题,并明确该设计专题的主要内容。
3.2 毕业实习通过毕业实习,了解与本课题相关的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等,并了解典型零部件加工工艺,为毕业设计收集资料。
3.3 查阅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撰写开题报告围绕个人所选课题,搜集有关中外文资料,查阅有关文章及技术文献。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做好相关的记录和资料保存、整理。
资料整理内容应包括查阅文献的名称、作者、主要论点、研究方法和结论等。
充分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明确设计目标和研究内容,写出文献综述,完成开题报告,并完成1篇外文资料的翻译。
就本课题而言,重点查阅收集以下几方面的资料:(1)配料系统的发展现状、应用领域,产生背景、发展方向,目前国内外配料系统的现有产品、技术及应用情况。
这些资料主要从国内外有关刊物上(/index.htm)或从网上搜集获得。
(2)绘图软件及实体建模软件,主要包括Autocad、UG、Proe、Solidwork等软件及使用方法,这些资料可提供或从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或从网上搜集下载。
文献综述应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智能交通机器人研究的意义,智能交通机器人目前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介绍及分析,对课题设计目标及研究内容的认识,参考文献应不少于8篇,其中外文不少于2篇,文献综述应注意有针对性。
开题报告是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设计中的关键问题,提出研究思路和方法,并做出工作进度安排。
3.4 确定配料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分析目前配料系统的优缺点,确定配料系统的给料方式及秤量方式。
给料方式的确定主要包括给料方式的选择,驱动机构的连接方式和传动方式等;秤量方式的确定主要包括行走机构的设计及秤量方式的选择等。
3.5 结构设计及计算(1)配料系统的总体高度和宽度的设计(2)料筒容积的计算(3)给料机功率的计算(4)秤量系统秤量能力与行走机构的设计计算(5)电机、减速装置、传动装置以及其固定装置的尺寸及传动比(6)其它尺寸(联轴器、螺栓、螺钉等)3.6 撰写论文毕业设计(论文)统一要求用计算机录入并打印,篇幅一般为1.5~2万字左右,摘要约为300字左右。
论文主体部分一般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中文摘要;2、英文摘要;3、目录;4、正文;5、参考文献;6、致谢;7、附录。
各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
1、摘要即中文摘要,应以最简洁的语言介绍论文的内容要点,其中包括目的、研究方法、成果、结论及意义等,约300字左右,并在摘要后列出3~5个关键词。
“摘要”——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摘要正文——中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关键词:”三个字加黑;1.5倍行距。
2、ABSTRACT即英文摘要,内容应与中文摘基本相一致,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准确地反映论文的内容,并在其后列出与中文相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即“Keywords”。
“ABSTRACT”——小二号Times New Roman、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英文摘要正文——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号Times New Roman,多个关键词之间用“;”隔开,“Keywords:”一词加黑;1.5倍行距。
注意:中文摘要和ABSTRACT不同页,分别置于一页。
3、目录论文目录应将论文内的章节标题依次排列,标题应简明扼要。
“目录”——小二号宋体,加黑,居中。
目录内容:一级标题——中文用四号黑体,加黑;英文字符用四号Times New Roman。
二级标题——中文用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用小四号Times New Roman;行头相对于一级标题要空两个字符空格。
4、正文论文正文分章节撰写,每章应另起一页,各章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正文一般包括绪论、论文主体、结论等,通常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课题所在领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以及课题的内容和意义;以下各章主要围绕所做工作分别进行阐述;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
一级标题(章)——用1,2,3,4,5,6……的序号,小三号黑体,加黑,居中;段前1行,段后1行。
二级标题(节)——用1.1,1.2,1.3,1.4……的序号,四号黑体,加黑,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
三级标题——用1.1.1,1.1.2,1.1.3,1.1.4……的序号,小四号黑体,加黑,靠左;段前0.5行,段后0行。
正文——中文小四号宋体,英文字符小四号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注意:正文中若需要再分编号,可用(1),(2),(3)……的序号。
附:论文中公式、插表、插图、计量单位等的规范。
1)公式公式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式等。
公式一般单行居中书写,公式末不加标点。
公式序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公式序号为“式(1.1)”;公式序号与公式同行,居右排版。
文中引用公式时,一般用“见式(1.1)”或“由公式(1.1)”。
2)插表每个表格均应有表题,由表序和表名组成。
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
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字空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
整个表题置于表上方,居中,用五号宋体中文+Times New Roman书写。
3)插图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
每个插图应有图题,由图号和图名组成。
图号按章编排,如第1章第一个插图的图号为“图1.1”等,图题文字与图号间空一字空格。
图题置于相应图的正下方(注意:图标也可置于无色文本框中,便于与图组合在一起),用五号宋体中文+Times New Roman书写。
图中若有分图时,分图题置于分图之下,分图号用(a)、(b)等表示。
插图之前,正文中必须有关于本插图的提示,如“见图1.1”、“如图1.1所示”等。
插图与其图题为一个整体,不得拆开排写于两页。
插图处的该页空白不够排写该图整体时,则可将其后文字部分提前排写,将图移到次页最前面。
为确保打印足够清晰的图,还需注意以下几点:若是扫描图,则要保证有大于300dpi的分辨率;若是Protel或AutoCAD等软件绘制的图,最好调到合式的尺寸,直接打印出;若是编程软件绘制的图,则应先画出足够大的图,再通过拷贝屏幕的方式,其它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4)计量单位论文中的计量单位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算单位使用方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