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课件:应激
GC 为应激最重要反应,具有广泛保护作用
①促进蛋白质分解、糖异生和脂肪动员 升高血糖 增加能量供应
②保证儿茶酚胺及胰高血糖素的脂肪动员作用 ③维持心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
保证有效循环,维持血压 ④稳定细胞膜、溶酶体膜 (抑制磷脂酶A2)
减少细胞损伤 ⑤抑制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生成、释放和激活
↓↓ 儿茶酚NE胺, (EEPP, NE)
EP:肾上腺素;NE:去甲肾上腺素
外周效应 肾上腺素(EP), 去甲肾上腺素(NE)
代偿意义(防御反应):
① 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输出量↑, 血液重新分布, 保证心脑血供
② 肺通气量增加:支气管扩张、摄氧增多, 满足组织氧需
③ 代谢加强:(α-R)胰岛素↓, (β-R)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脂肪分解 满足组织能供
急性期反应蛋白(acute phase protein,APP) (1) 来源、性质
应激发生时此类蛋白在血浆中的含量增加;
分泌型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少量在单核吞噬细胞、 成纤维细胞产生。
(2) APP的生物学功能
1)抑制蛋白酶:α1-抗胰蛋白酶 2) 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抗感染、抗损伤:CRP 3)抑制自由基产生:铜蓝蛋白 4)其他:凝血因子VIII、纤维蛋白原、纤维连接蛋白
抗炎、抗过敏
外周效应 糖皮质激素(GC) 代偿意义(防御反应): 不利影响:
GC长期持续增高可产生有害影响 ① 抑制免疫反应:免疫力,易感染
② 生长发育迟缓: CRH持续↑→生长激素 影响生长发育; IGF-1抵抗
③ 抑制性腺轴(GnRH、LH分泌↓)
④ 抑制甲状腺轴 TRH、TSH ,T4-T3 转化
另:CRH持续↑→抑郁症、自杀倾向等情绪行为改变
(三)其一他、神神经经内内分分泌泌变化反应
1. β-内啡肽↑ 2. 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
3. 调节水盐平衡的激素:ADH、醛固酮
4. 其他:副交感神经的激活
二、急性期反应(acute phase response)
定义:许多应激原,尤其感染、炎症、组织损伤、 免疫性和传染性疾病等引起应激时,短期内(数小 时至数天)出现体温上升、血糖增高、分解代谢增 强、负氮平衡和血浆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增高等, 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APR),这些蛋白质被称 为急性反应期蛋白(APP)。
④ 促进其它激素分泌:ACTH/生长激素/肾素/促红素 /甲状腺素等→启动HPA轴
外周效应 肾上腺素(EP), 去甲肾上腺素(NE) 代偿意义(防御反应): 不利影响:
①血管持续收缩 肾、胃肠道缺血性损伤或血压升高 ②血小板数量、黏附聚集 促进血栓形成 ③心率增快、耗氧增加 心肌缺血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PA轴)
结
下丘脑室旁核(PVN)
构
基
腺垂体
础
肾上腺皮质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 (HPA轴)
中枢
基 本
CRH↑
效
应 外周
GC↑
① ACTH↑(主要作用) ② LC/NE(+) ③ 调控情绪行为反应
代偿意义 不利影响
(二)下一丘、脑神-垂经体内-分肾泌上腺反皮应质系统 (HPA轴)
大脑皮质 杏仁复合体、边缘系统
应激
stress
不良饮食习惯
离开家庭 钱的问题
大学生活…
运动缺乏体能下降
睡眠不足
工作、就业压力
成绩、考试压力
赶快毕业吧……
人际关系,同伴压力
第一节 概 述
一、应激的概念
机体在受到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 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称为应激(stress), 属于机体的适应、保护机制。
应激的概念
躯体性或心理性刺激
特异性反应 非特异性反应
特点: 与刺激因素直 接相关
应激反应 特点:①广泛性
②非特异性 ③双重性
生理性应激(eustress)
病理性应激(distress)
躯体应激(physical stress) 心理应激(psychological stress)
急性应激(acute stress) 慢性应激(chronic stress)
三、细胞应激
应 激
细胞
适应代偿反应
(细胞内信号转导 和相关基因表达)
多种 保护性 蛋白
部分为特异性蛋白(与应激原相关) 如: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 氧自由基 Hypoxia induced factor (HIF-1) → 缺氧 Metallothionein → 重金属
部分为非特异性蛋白 如: Heat-Shock Protein (HSP) Acute Phase Protein (APP)
心理-社会应激
大脑皮质 杏仁复合体、边缘系统
情绪 行为
躯体应激 外周感受器
中枢效应 情绪反应:兴奋、警觉;
紧张、焦虑 调节HPA系统反应:促进 PVN合成和释放CRH 外周效应
NE-血容量/血压稳态 EP-整体/代谢威胁
LC 蓝斑(脑桥) 去去甲甲肾肾上上腺腺素能能神神经经元元
↓ 脊脊髓髓侧侧角角
↓ 交感肾-肾上上腺腺髓髓质质
二、应激原(stressor)
定义:能够引起应激的各种内外源性的因素的总称
分类
外环境因素 内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第二节 应激的机制
一. 神经内分泌反应 二. 急性期反应 三. 细胞应激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LC/NE轴)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系统(HPA) 3.其他神经内分泌变化 4.基因工程动物模型在应激神经-内分泌中的应用
PVN室旁核(下丘脑) CRH ↓
腺垂体 ACTH ↓
肾上腺皮质 ↓
糖皮质激G素C (GC)
情绪 行为
中枢效应 CRH ACTH GC 与LC/NE轴交互作用 调控情绪行为反应 适量CRH 促进适应 过量CRH 焦虑抑郁 适应机制障碍
外周效应 GC
外周效应 糖皮质激素(GC)
代偿意义(防御反应):
(一)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LC/NE轴)
脑桥蓝斑(LC)去甲肾上
结
腺素(NE)能神经元
构
基
脊髓侧角交感节后神经元
础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
(一)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LC/NE轴)
基 中枢 本 效 应
外周 CA
情绪反应 HPA轴反应
代偿意义 不利影响
(一)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LC/NE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