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激病理生理学

应激病理生理学

stress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张常娥 2010,10
Stress
什么是应激? 应激是否对人有利? 同一个刺激因素, 每个人的反应是否一样?
Stress
第一节 概 述
应激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19世纪末:Claud Bernard提出“内环境稳定学说” (应激 概念的基础)
• 1929年:Cannon提出“紧急学说” (交感N在机体紧急状态 下起重要作用)
• 20世纪30年代:Selye提出“全身适应综合症”
1.应激(Stress)
Stress
应激是指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下 所出现的非特异性的全身性适应性反应,又称为应激反应。
高温、 低温 烧伤 手术 感染 缺氧 强光 噪音
一定强度 stimulate
组织坏死 化脓 酸中毒
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蓝斑的上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纤维)
(2)外周效应: ■血浆CA(Ad、NE、Dopamine)浓度迅速增高。
(蓝斑的下行去甲肾上腺能神经纤维)
Stress
3. 机体的代偿意义
(1)物质与能量代谢 应激 CA↑ A细胞受体(+)
胰高血糖素分泌↑
B细胞受体(+)
胰岛素分泌↓ 血糖↑
糖原分解、脂肪分解↑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兴奋 Stress
1. 基本单元组成
HPA轴是由下丘脑的室旁核(PVN)、腺垂体和肾上腺皮质 组成,PVN为中枢位点。
杏仁核、海马 、边缘系统
下丘脑室旁核(PVN) CRH↑
蓝斑-肾上 腺髓质
情 绪
垂体
( 外躯
应 激 反
ACTH↑
周体
感 受
应 激 反

肾上腺皮质
器应 )
满足机体对能量需求
长时间
能量消耗↑、组织分解↑
(不利结果)
(2)心血管系统 应激 CA ↑ 心率↑、心肌收缩性↑、心输出量↑ 外周阻力↑ 全身血液重分布 重要器官血供
长时间
心脏负荷加重(诱发原发性高血压)、休克。
(3)呼吸系统 :支气管扩张,肺泡通气增加
应激 呼吸加深加快、血液携氧↑ 组织供氧↑
呼吸性碱中毒
GC↑
2. HPA轴主要效应
焦 虑
Stres血s
恐液




心 率 增 加
特 异 与刺激因素性 性 反 质有直接关系 应
与刺激因素性 质无直接关系
应激的特性:
1)防御性: 是机体适应变化,保护自身的重要组 成部分,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态,有利于机体的 fight or flight,为良性应激。
2)损伤性: 过强or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原对机 体有害,可导致应激性疾病,为劣性应激。
衰竭期 强烈有害刺激持续作用导致严重的内环境失衡 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应激相关疾病甚至死亡 机体耗竭抵抗能力,再度出现警觉期症状
全身适应综合症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Stress
警觉期
Alarm stage
抵抗期
Resistance stage
Characteristic
态的连续过程
警觉期
肌 抵抗期
机体防御保护机制的快速动员期,持续时间短 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伴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 表现为:血压升高,心跳、呼吸增快,心、脑、骨骼
警血觉流期量后增机加体,有进利入于适战应斗或或抵逃抗避阶的段最佳动员状态(举例)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减弱而肾上腺皮质分泌持续增多 代谢率增高,炎症与免疫反应减弱 消耗防御储备能力以致对其他应激原抵抗力降低
组织缺血缺氧
(4)其它激素的分泌变化 CA促进ACTH、GH、ETO、T3\T4、肾素的分泌作用。
4、对机体的不利影响
(1)腹腔内脏血管的持续收缩,胃肠粘膜的糜 烂、溃疡、出血。
(2)高血压的重要机制之一。 (3)血小板数目增多及粘附聚集性增强,也可
使白细胞数及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从而 增加血液粘滞度,促进血栓形成。 (4)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心肌相对缺血。
Significance
反应出现迅速,持续时间短 机体处于“临战状态”保 以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为主 护防御机制的快速动员期
交感肾上腺髓质反应逐渐减 机体的防御储备能力逐 弱,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逐渐 渐被消耗
增多
衰竭期
Exhaustion stage
再度出现警告反应期的症状; 机体抵抗能力耗竭 皮质激素分泌持续增高; 出现明显的内环境紊乱。
Stress
第二节 应激的发生机制
应激原
神经-内分泌反应 CA、GC增加
细胞体液反应 APP、HSP增加
机体的代谢与功能变化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SC-NE)兴奋
神 经
儿茶酚胺分泌↑

分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HPA)强烈兴奋 泌


糖皮质激素分泌↑
Stress
2.应激原(Stressor)
应激原是指能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其强度要足够。
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
1)来源 外环境因素--感染、缺氧、中毒、创伤、电击等 内环境因素--饥饿、疼痛、性压抑、心律失常 心理社会因素--工作压力、居住拥挤、突发事件
2)作用性质
非损伤性因素--剧烈运动、疼痛、情绪等
损伤性因素--创伤、感染、中毒等 (主要区别是有无伴组织损伤)
3)作用对象 躯体 心理
4)特性
普遍性: 躯体:过热\过冷\手术创伤等 心理:紧张\恐惧\悲伤等
非特异性: 神经内分泌改变 功能代谢的改变
应激原需要有一定的强度与时间
一种因素要成为应激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和时间, 但不同的人,应激原的强度和时间可以有明显的不 同
其它激素的反应
Stress
(一)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1、 LC-NE基本单元组成(中枢整合和调控作用)
大脑皮层 情绪 反应
边缘系统
社会心理应激 躯体刺激
下丘脑的室旁核
(PVN)
CRH
垂体 肾上腺皮质
ACTH
GC
脑桥蓝斑
肾上腺髓质 儿茶酚胺
Stress
2. LC-NE的主要效应
(1)CNS效应: ■引起兴奋、警觉及紧张、焦虑等情绪反应。 ■是应激启动HPA轴的关键。
考试是否会引起应激?
3.应激的分类
影响的性质 及程度分
生理性应激:应激原不强烈,作用时间短暂 病理性应激:应激原强烈,较久,致非特异性损伤
应激原的 性质
躯体应激:理化、生物因素引起
心理应激:心理、社会
良性应激:由中奖、晋升 等因素引起
劣性应激:由失败、受挫 等因素引起
4. 应激的分期
全身适应综合征——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