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底基层,下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底基层,下基层专项施工方案

word江西武吉高速公路建设项目AP4合同段(K53+700~k69+000)底基层下基层专项施工方案中国路桥集团西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AP4标项目经理部二00七年四月十六日目录word一、工程概况二、施工人员配置三、施工机械配备四、施工工艺流程五、施工准备六、底基层、下基层试验段施工七、质量保证措施八、安全保证措施九、确保工期措施十、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措施底基层,下基层专项施工方案根据路面施工总体性施工组织设计及结合本标合同段的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现拟如下级配碎石底基层,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AP4标合同段起讫里程为K53+700~K69+000,全长14.924KM(其中断链376.252M)主线路面结构类型8种,下基层采用34㎝和32㎝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在对干燥,中湿,弱风化岩石地段分别采用20㎝和15㎝级配碎石,路面设计为双向4车道,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工程数量34㎝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72609㎡,32㎝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9568㎡,级配碎石底基层227350㎡,20㎝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5069㎡。

二、施工人员的配置(见附表一)三、施工机械的配备(见附表二)四、施工工艺流程下承层验收拌合摊铺碾压修整养护检测报监理工程师下道工序五、施工准备5.1 试验准备有效保证,施工是否经济合理的关键,我部试验室在驻地办,代表处的指导和帮助下,已完成了配合比的设计和试配工作,现已整理并上报驻地办,代表处试验室审批,具体的设计内容参见“路面面工程底基层,下基层配合比审批报告”。

原材料的选取水泥稳定集料主要原材料为水泥和集料,其检查项目及技术标准:进集料来补充。

水泥采用上高华夏牌水泥,水采用饮用水。

进场的材料必须保证质量,具体控制方法为:(1)在进料过程中始终保持由专职试验员按照《施工技术规范》的指标及所要求的频率进行材料进场抽检及相关试验控制,确保料源质量关,拒收不合格材料:对不合格材料进行一票否决制,从源头上杜绝材料质量隐患。

(2)积极、主动地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做好原材料的抽检工作。

(3)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拒收,试验结果数据要做到可信、可用、反映试验结果要及时,一切以数据说话。

(4)将选用的原材料抽检样品送至监理工程师确认的合格工地中心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内容有:①对原材料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级配能否满足施工要求:②击实,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③制无侧限试件,并进行标准养生。

④强度试验与结果分析试验在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根据设计强度要求,进行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配合比设计工作,得出试验结果后,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确认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同时要积极做好软件管理工作,建立资料整理归档制度,做到工完资料完,不重不漏,不留后遗症,这是准备工作中重要环节,关系到工程质量,施工经济的关键。

工地中心试验室要做好如下试验工作:a、粒料的颗粒分析试验,且保证试验频率。

b、粒料的塑性指标分析。

c、标准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d、灰剂量滴定标准曲线试验(绘制标准灰剂量控制曲线)。

e、石料的压碎值和针片状试验,要求压碎值和针片状满足设计要求。

f、有机质含量及硫酸盐含量试验(若必要时做)。

g、相对密度试验。

h、水泥的相关试验(安定性,初、终凝时间,标准稠度用水量,胶砂强度和细度)。

5.2 拌和场地准备拌和场一处在K53+100右侧,总面积为90亩,另一处选在K66+325,总面积为40亩,场地均采用20㎝以上的水泥混凝土硬化。

场地硬化按1%~1.5%的单向坡设置,设置原则是把水排向排水明沟。

拌和场地已硬化完成,现有的料足以保证施工用料的供应,且正积极备料,各种规格的原材料均匀采用隔离墙隔开。

5.3机械准备(1) 拌和设备:现已进场两台,并且已安装及调试完毕,并经计量部门进行了标定,硬化场地时已投入生产,经检验各项指标能符合要求。

其中在两拌和站各安装型号为WBC-500型稳定土拌和站,并且在每个料场已配置三台型号为ZL-50Z型的装载机上料和备料用。

(2) 运输设备:根据拌和能力及运输道路路况现以配备了载重在15t以上的东风牌自卸30辆,其数量将根据施工进度及现场需求进行调整。

(3) 摊铺设备:稳定土摊铺机,现已有两台稳定土摊铺机RP-751,另外随着工程进展能大面积施工时将再进两台RP-751可供开展两个工作面的准备。

(4) 碾压设备:施工采用两台XSM-220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一台YL-301胶轮压路机进行碾压。

若开展两个工作面时,再相应的增加碾压机械。

(5) 洒水车:工地现有二台洒水车,根据情况需要时再增加。

机械操作员要持有有效操作证,并对各自车辆工作性能做到心中有数。

混合料试拌前,出具相关证书,经监理工程师对拌和站及机械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调试验证,确保混合料的集料级配,水泥剂量,含水量准确性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使所有工序处于受控状态。

5.4 工地试验室的准备路面工程的试验检测工作十分关键,试验检测工作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科学文明施工的具体表现。

试验室建设分三个内容,即:工地试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试验室硬件建立及人员的合理配备与素质教育。

(1)试验室质量体系:包括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试验室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好坏,包括各种控制管理制度。

(2)试验室硬件建设:包括试验仪器配备精良程度,设备仪器的数量及质量。

公路路面专业仪器的自检自核工作十分重要,我们将严格把好路面仪器的质量关。

(3)试验室技术人员的配备,配备5人以确保下基层施工及现场检测工作的基本需要。

工地试验室在正式拌和前必须进行充分准备,检测设备要齐全,所有设备必须是统一标定过,取得相应的试验资质的,操作规程上墙,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5.5 技术准备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认真熟悉图纸,具体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1)理清设计意图,做好技术交底。

(2)施工一线各工种人员要持证上岗,并做好岗前培训。

(3)测量仪器要先标定,校核。

(4)复测控制点,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作为施工作业面的控制点。

六、底基层,基层试验段施工6.1 试验段地点:K55+200~K55+900右半幅长700米地段6.2 试验目的:在进行大规模底基层,下基层施工前,为了证实混合料的稳定性及拌和,摊铺和压实设备的效率匹配方式及施工工艺的可行性,施工组织的适应性,按照规范规定的施工方法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摊铺该试验路段,通过试验段的施工,确定如下内容:①各种机械配置是否合理,机械设备的运转状况是否正常,良好。

②拌和能力与运输能力、摊铺速度等能否协调一致。

③确定混合料的松铺系数。

④确定混合料拌和时的加水量,以保证碾压时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

⑤确定压实机械的合理组合及最佳碾压遍数。

⑥确定摊铺机的正常摊铺速度。

⑦验证劳动力的配置是否合理。

⑧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

⑨检验成型试验段的各项检测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试验段完成后按自检频率的2~3倍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检验。

试验段检验合格后及时写出总结报告,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明确操作人员的岗位职责,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作为实际施工的指导方案。

六施工方案6.3下承层的准备积极做好下承层的接收与验收工作,为底基层施工提供良好的作业空间,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接收的下承层必须符合规范要求:其纵、横坡度、平整度、压实度、弯沉值、标高等满足评定要求。

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部分位置进行处理后才能施工。

②底基层施工前将下承层表面的浮土和杂物全部清除,并洒水湿润路基表面,且洒水量以不使路基顶面积水为宜。

③对出现松散处或有坑洞的下承层选用相同的材料填补或补填细集料,并压实使之达到压实度要求。

6.4 现场的施工放样底基层、基层施工前应根据试验室提供的混合料摊铺系数(经验值 1.28)和结构层的设计宽度、厚度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并进行水准测量,由测量人员准确量出路基中线、宽度线和高程,并定出引导摊铺机行走的标高基准控制线,标高基准控制线采用拉紧的钢弦线,且在10m内产生的挠度最大不超过2mm,钢弦线绑扎在固定于地面上的钢钎上,钢钎间距直线为10m ,曲线为5m ,在施工中我们将采用两台水准仪,一台作为摊铺机前放线用,一台对已施工面随时检查基准线标高,摊铺后标高,碾压过程中的标高,已碾压完标高等,以备进行调整误差而提供准确数据。

6.5 路面底基层和下基层的施工工艺说明本合同段底基层设计为20 cm 厚的级配碎石,下基层为32cm--34cm厚的水泥稳定碎石。

底基层和下基层分层摊铺施工。

底基层和下基层的施工,根据我单位稳定土拌和站拌和能力及摊铺设备数量,为确保底基层和下基层的施工质量,拟全部采用厂拌法施工,摊铺时每层单幅用两台稳定土摊铺机一次摊铺成型。

(1)混合料的拌合级配碎石和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全部在稳定土拌合站集中拌和。

水泥稳定土拌合站设二台生产能力为400吨/小时的WDB-500型稳定土拌合机,均为电脑自动控制混合料的掺配量。

在正式拌制稳定混合料之前,先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按照设计配合比调试生产配合比,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设计要求。

如原集料的颗粒发生变化时,再重新调试设备。

根据混合料生产配合比所确定的各料仓的掺配量进行加水拌和,拌和时要根据集料和混合料含水量的大小,及时调整向拌和机中添加的水量。

混合料在拌和机内要充分拌和均匀,且拌和时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水泥剂量。

拌和前试验人员测定集料的级配和集料含水量,若在雨季施工要增加含水量的测定频率,计算施工配合比和拌和时实际的加水量,考虑到拌和、运输、摊铺、整形、碾压等过程含水量会损失,故在拌和时可根据天气、运距及施工进度适当提高拌和用水量,使拌和后混合料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具体由试验确定)。

后场各项准备工作要和前场的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才可以开始实施拌和生产。

混合料装车时,为了减轻离析现象,装车时分前、后、中三次装料。

试验每天出料检测:①含水量②水泥剂量③集料级配④混合料离析现象拌和注意事项①配料准确②含水量略大于最佳含水量③拌和均匀④混合料检测及时,拌和机应加 d=40m筛,以筛除超尺寸颗粒⑤每天至少成型一组9个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2)混合料运输拌和好的混合料要尽快运送到铺筑现场,在拌和站设专人指挥车辆装料。

运输混合料的运输设备采用30辆(二个拌和站调配使用)载重15吨的自卸汽车,车辆装载要均匀,在已经施工完的结构层上通过时,速度要慢。

当拌和站距离摊铺现场较远或天气较炎热时,料车加篷布覆盖,以防水分过分散失。

车辆、驾驶员、行驶路线在摊铺前一天进行统一落实,根据前场的施工段所需的生产数量,配备足够的运输车辆,确保施工段落连续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