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室内气体灭火系统安装本节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工程中室内气体灭火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工程。
1.6.1 施工准备1.6.1.1技术准备参见“1.1室内金属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第1.1.1.1条。
1.6.1.2 材料、设备准备1. 管材、管件及设备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消防专用设备应有“CCC”认证证件。
2. 管材、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阀动装置应动作灵活,无阻滞现象。
4. 容器阀、选择阀、单向阀、喷嘴和阀动装置等系统组件无碰撞变形及其他机械性损伤,外露非机械加工表面保护涂层完好。
组件所有外露接口均设有防护堵盖,且封闭良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5. 系统中采用的不能复验产品,如安全膜片等,应具有同批产品检验报告与合格证。
1.6.1.3 准备机具1. 机具:电焊机、套丝机、电锤、砂轮锯、台钻、手砂轮、手电钻、试压泵、空压机等。
2. 工具:套丝板、管钳、台钳、压力钳、手锤、钢锯、扳手、断管器等。
3. 测量工具:压力表、水平尺、线坠、钢卷尺、小线等。
1.6.1.4 作业条件1. 防护区与钢瓶间土建结构已完工,门、窗已安装,并符合使用条件。
2. 管道安装所需要的基准线(+0.5m或+1.0m水平控制线)已明确。
3. 预埋件及预留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4. 现场的水、电、气源及场地设施满足施工要求。
1.6.2施工工艺1.6.2.1 工艺流程定位放线→支、吊架制作安装→管道预制→管道安装→气体灭火设备安装→管道压力试验及吹扫→喷嘴安装→系统调试1.6.2.2 操作工艺1. 定位放线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确定管线位置、标高,未经设计同意不得改变管道位置及喷头位置,若位置、标高与其他管线发生矛盾,应由设计提出修改方案后方可施工。
2. 支、吊架制作安装(1) 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架、吊架最大间距应符合表1-28的规定。
(2)管道末端喷嘴处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500mm。
(3) 公称直径大于等于50mm 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安装一个防晃支架。
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
3. 管道预制(1) 钢管按需要长度下料后,应调直管段,清除管内杂物。
管道螺纹加工好后,采取防护措施,防止丝扣碰伤、生锈。
(2) 管段按图示位置统一编顺序号,摆放整齐待用。
4.管道安装(1)管道连接方式按设计要求进行。
当设计无要求时,按以下规定进行:管道直径小于等于80mm 时,管道连接方式宜采用螺纹连接;管道直径大于80mm时,宜采用法兰连接。
(2) 管道安装前应调直,并应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
(3) 在具有腐蚀性的场所安装管网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道、管件等进行防腐处理。
(4)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处应安装套管,套管要比穿管大两号。
穿墙套管长度应和墙厚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长度应高出地板面50mm。
管道与套管间的空隙应采用柔性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5) 严格按照管段编号安装,以保证喷头位置正确。
5. 气体灭火设备安装(1)设备安装前应对选择阀、液体单向阀、高压软管和阀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逐个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气压严密性试验,一般应在工厂完成,并符合下列规定:1)水压强度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系统组件设计工作压力的1.5倍,气压严密性试验的试验压力应为系统组件的设计工作压力。
2) 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时,水温不应低于5℃,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力时间不应少于1min,在稳压力期间目测试件应无变形。
3)气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后进行。
加压介质可为空气或氮气。
试验时宜将系统组件浸入水中,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时间不应少于5min,在稳压期间应无气泡自试件内溢出。
4)系统组件试验合格后,应及时烘干,并封闭所有外露接口。
(2) 贮存容器操作面距墙不宜小于1m,钢瓶架应固定牢靠,统一刷成红色,贮瓶正面应标明灭火剂名称、充装量、充装压力、充装日期、钢瓶编号,压力表盘面及产品标牌应朝外。
(3)由工厂预制好的集流管在现场安装前应按本款第(1)项做压力试验。
(4) 集流管安装前应清洗内腔并封闭进出口,外表面刷红色油漆。
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
支、框架应固定牢靠,且应做防腐处理。
(5) 装有泄压装置的集流管,泄压装置不应朝向操作面。
(6) 区域分配阀安装时,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高度上,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操作手柄应向操作面一侧,阀中心线应在同一标高上,应有标明区域编号的永久性标志。
(7) 气动驱动装置安装要牢靠,启动气管配管要整齐,固定牢靠,启动瓶区域编号要与区域分配阀编号和灭火区域号相同;气路管道应采用支架固定,管道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0.6m。
6.管道压力试验及吹扫(1) 不宜进行水压强度试验的防护区,可采用气压强度试验 (宜采用空气或氮气)代替。
气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水压强度试验压力的0.8倍。
(2) 强度试验压力按设计要求执行,试验时,将管网内压力缓慢升至试验压力的1/2时,停止加压3min,检查管网无变形、无异常后再继续升至试验压力,保持5min,检查各连接点,无漏气、无变形为合格。
(3) 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强度试验压力的2/3,关断气源后,3min内压降不应超过试验压力的10%,且用涂刷肥皂水的方法检查防护区外的管道连接处,应无气泡产生。
(4)管道吹扫可采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吹扫时,管道末端的气体流速不应小于20m/s,采用白布检查,直至无铁锈、尘土、水渍及其他脏物出现。
7. 喷嘴安装(1) 喷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合格、管道吹扫干净后进行。
(2) 喷嘴要严格按设计要求的位置安装,吊顶下的喷嘴要注意和吊顶装修密切配合,吊顶开孔位置要准确,开孔不宜过大。
(3)喷嘴安装时,要逐个检查其型号、规格和喷孔的方向,不得进行改动、拆装,严禁给喷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料。
8. 系统调试(1) 应对每防护区进行模拟喷气试验,检查气体组件性能和灭火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2)卤代烷灭火系统模拟喷气试验的灭火剂宜采用氮气进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应采用二氧化碳灭火剂。
(3)模拟喷气试验宜采用自动控制。
(4)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在自动状态下,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灭火区内探测器人工报警后,本区声光报警器工作正常,显示正确无误。
2) 延时后正确启动用于保护本区的贮存灭火剂用量的钢瓶数量,将试验气体送至灭火区内。
3) 试验气体在设计要求的时间内均匀从每个喷头喷出。
4) 灭火状态信号能自动返回控制中心。
(5) 模拟喷气试验结果在手动状态下,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灭火区或钢瓶间手动启动控制按钮或手控制阀,试验气体送至灭火区内。
2) 试验气体在灭火区内均匀喷出。
3) 灭火状态信号自动返回控制中心。
(6)有备用灭火剂气体灭火系统应做主、备切换试验,并符合下列规定:1)主、备瓶系统之间标识清楚。
2)主、备瓶控制阀和启动瓶应有文字操作说明提示。
3)切换试验应严格按厂家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切换功能符合要求。
(7) 系统调试应同电气专业气体灭火控制系统同步进行。
1.6.3 质量标准1.6.3.1主控项目1.系统内管道试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
2.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
3.焊接高压管道的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认可,才能施焊。
检验方法:检查焊工合格证。
1.6.3.2 一般项目1.镀锌钢管的螺纹清洁、规整、无断丝;外露部分防腐处理良好,接口处无外露聚四氟乙烯带等缺陷;管道与管件的镀锌层无损伤。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2.镀锌钢管焊接应符合下列规定:(1)按照设计规定,焊前、焊后应做好特殊涂料的防腐处理。
(2)焊缝应符合规范要求,表面无结瘤、夹渣和气孔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或焊接检测尺检查。
3.管道支架、吊架埋设牢固,排列整齐,与管道设备接触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阀门的规格、型号、耐压强度和严密性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启闭灵活。
检验方法:核对记录,手操检查。
5.管道、支架等的油漆种类、涂刷层数、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附着良好,无脱皮、起泡和漏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6.4成品保护1.安装好的管道不得用做支撑或放脚手板,不得踏压,其支托卡架不得作为其他用途。
2.管道安装完毕后,应将所有管口临时封闭严实。
3.安装好的钢瓶间内应派专人看管,防止误操作、误喷。
1.6.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管道下料前应调直,以防止管道弯曲、歪斜。
2.支架、吊架布置要准确、合理、牢固。
1.6.6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6.6.1使用高凳时,先检查有无缺损,同时必须系好防滑绳,禁止2人在同一高凳上同时操作,不准垫高使用。
1.6.6.2参加试压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熟记安全要求和试验操作程序,不经安全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操作。
1.6.6.3 在试压期间,灭火区内管道经过的部位,严禁施工,严禁无关人员停留,并派专人在上述区域巡视。
1.6.6.4在试验过程中,严禁气瓶口正面对着操作人员,要侧身开启瓶口,在气瓶与管网接口处除操作人员外其他人员应离开5m以外。
1.6.6.5管网在加压过程中,不得对管网敲打,如发现问题,应做好标记,及时泄压后再进行修理。
1.6.6.6试压合格后,泄压时阀门应缓慢开启,泄压速度不能过快,以本泄压口处没有明显的颤动为原则。
高压气体可分段回收到钢瓶中,重复使用。
1.6.6.7试压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试压现场,并在区域内挂牌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