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精益安全管理讲义
淘汰目录。
明确了牵头部门,规定了目录管理,切实落 实淘汰制度;同时兼顾不同地区的实际,对
省级人民政府作出授权。
(5)完善了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吊装、地下挖掘以及国 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 规定的其他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门人员进行现 场安全管理,确保操作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
落实。
这一规定,授权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根据新情况 、新问题确定危险作业的新类型,强化现场管理
,落实防范措施。
●
≥ 2m
作业 高度 面
坠落 基准 面
●
(6)完善了劳务派遣人员的权利义务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被 派遣劳动者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 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
案,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这一规定,把多年来坚持实行并不断完 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上升为法律制度。
(7)增加强制措施的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作出 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的决定,生 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事故的现实危 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 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 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 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方式,依法强制生产经
事故。
(2)增加安全生产规划的规定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
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
•通过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安全生产长 远目标、工作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
目 标
施,推进政府和企业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提升安全生产基础保障能力。
(3)增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规定
。
有助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并引导安全
管理人员队伍朝着职业化方向发展。
(5)增加了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职责规定 (一)组织或者参与拟订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事故
应急预案,提出进行应急演练的建议; (二)组织或者参与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记录安全生产教育
和培训情况; (三)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及时排查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提
简单 易行
风险评价的两个方法
危险源清单
不符合法规 直接观察到的
标准
潜在重大风险
曾发生过事故 相关方合理 尚无合理措施 所复抱怨要求
D=LECS
是非法
风险级别划分 重大风险清单
D界限值
打分法
32
6、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L:表示作业条件下发生某种事故的可能性 E:表示作业人员暴露于该危险条件下的频率或时间 C:表示事故发生时给人造成伤害的严重程度
新安全生产法解析与 精益安全生产管理
第一讲:新安全生产法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十三号令
一、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背景
旧法更加强 调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而对企业 主体安全生产责 任强调不够。
2002年6月29日, 《安全生产法》经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 会第二十八次审议 通过,同年11月1 日起正式施行。
工作安全分析
3
识别每一步骤 的危害
4
评估每一危 害的风险
N OK ?
Y 记录和执行
作业安全分析样表
作业名称:
作业地点:
分析人员:
日
• 分解步骤时应注意:
期:
• 不可过于笼统; • 不可过于细节化;
自然 本能
严格督管
受伤率
自主管理
团队管理
反应期 依赖期
独立期
互助期
一、企业存在哪些方面的安全困惑?
这点小事不可能 出问题,放心吧!
别人都这样做, 所以我也这样 做……
我这样做都十几年了, 从来没有发生出事……
要做好安全,要 花多少钱,必要 吗?……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决定结果,结果决定命运
23
二、SHE管理体系标 准 模 式
职责 五、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
• 六、建立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制度 • 七、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 • 八、推行注册安全工程师制度 • 九、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 十、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力度
第二章:认识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对责任系统的驱动)
营单位履行决定。
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企 业拒不停产停业停工,继续违法违规生产的
问题,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
(8)增加了严重违法行为公示的规定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 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 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 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向社会公示,并可以通 报投资、土地、证券管理部门以及有关金融机
援的专业化水平。 安全生产的两大任务,一个是预防事故 ,一个是事故应急救援。通过应急救援 ,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完善了安全生产工艺设备淘汰目录
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 淘汰制度。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 同有关部门制定淘汰工艺、设备目录。对于 未列入国家目录的工艺、设备,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
务。
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务派遣人员与本单位 从业人员具有相同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与《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了衔接
。
(7)完善了有关行政处罚的规定 一是加大处罚力度,大部分条文不再把“逾期 未整改违法行为”作为罚款处罚的前置条件。
二是对于拒绝、阻碍安全生产执法的行为,设 定了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等处罚。
审核、评审和持续 改进
持续改进
检查 & 纠正措施 •检查和监督 •事故处理和预防
SHE管理 体系模式
实施和执行
领导承诺、方针目 标和责任
策划 风险评价和隐患治 理
• 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 制
• 运行和维修 • 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 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 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SHE管理体系标准理解
(2)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矿山、金属冶金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 、储存、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评价 ;有关建设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 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查;建设竣工投入 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 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
计划
SHE
1、领导承诺、方针目标和责任
管
2、组织机构、职责、资源和文件控制
理
3、风险评价和隐患治理
体 系
改
4、承包商和供应商管理 5、装置(设施)设计和建设 6、运行和维修
实
要 素
进
7、变更管理和应急管理 8、检查和监督
施
9、事故处理和预防
10、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
检查
三、风险识别与控制
-- JSA 工作安全分析
用。 安全生产“三同时”对于保障建设项 目的安全条件,解决安全条件先天不 足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新法将金属 冶炼和装卸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纳入
了审批范畴。
(3)完善了事故应急救援的规定
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 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 应急救援队伍。国家鼓励企业和其他社 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
作业指导书、培训教育。 5、个人防护 如:耳塞、口罩、安全帽、安全带、安全鞋。
8、什么是JSA(工作安全分析)
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简称 JSA)是目前欧美企业在安全管理中使用最普 遍的一种作业安全分析与控制的管理工具。
JSA 把一项作业分成几个步骤, 识别每个 步骤中可能发生的问题与危险, 进而找到 控制危险的措施,从而减少甚至消除事故发 生的工具。
我们主要针对第二类危险源进行辨识。
2、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分为4大类:
危险源的四个方面
物的 不安全状态
如: 保护 装置 失灵;
人的 不安全行为
如: 进入 危险 区划域
管理缺陷
如: 工作 时间 安排 不当
作业环境缺陷
如: 工作 场所 亮度 不够
28
3、《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按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分类 (GB6441-86),分为20类:
•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触电 •淹溺
•火灾 •灼烫 •高处坠落 •坍塌 •冒顶片帮 •透水 •放炮
•瓦斯爆炸 •火药爆炸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其他爆炸 •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
国家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 险,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
门会同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把安全责任险引入企业,主要是解决中小企 业发生事故后,抢险救灾费用和从业人员以 外的第三者赔偿由地方政府“买单”的问题
,减轻地方政府负担。
(4)增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的规定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应当有注册安全工程 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鼓励其他生产经营单位聘用注 册安全工程师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注册安全工程师按 专业分类管理,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
= 未进行
危险
风险评估和控制
1、两类危险源: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现实的各种系 统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某些种类的危险源。
根据危险源在事故本身发展中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
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包括各种能量源和能量载体)
第二类危险源——导致约束 、限制能量措施失效破 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包括人—物—环境等)
构。
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形成有关部门的 联动机制,目的仍然是:促进整改,防范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