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视节目分析与影片读解

电视节目分析与影片读解

电视节目分析与影片读解在广播学院有关电视的各艺术类专业的面试中,有一项是考试时观看电视片,写一篇分析评论文章。

这项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视片的综合认识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分析与写作能力。

电视片的时间为20分钟,或者更长一些,写作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

一般来说,写个读后感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

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写读后感了,所以不要将这项考试看得见南和神秘。

重要的是,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

应该在看过电视片之后,立即有协作的纲要。

如果要等到看完片之后再靠回忆写作,就可能丢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

所以,要在看片的同时用笔记录一些心得要点。

当电视片播放结束时,已经了写作的材料。

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

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体的材料进行写作。

这里是一个写作范围提纲,即结构方式表,可以参照。

你在观看电视片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这个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电视片分析提纲1,电视片内容概括占总分10%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占总分10%3,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占总分20%4,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占总分25% 5,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占总分20% 6,缺点与不足占总分10%7,结束语占总分5%【注意的问题】在看完一部电视片之后,考生应该立即感受到,这部电视片重点表现的是什么?这对于任何题型都是重要的。

一部专题片或纪录片,它所主要表现的无非是人,或者是事,或者是物,或者是感受。

当然这其中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

有时当考生沉浸在一个兴趣点当中不能自拔时,千万不要忘记拔出思维来,审视一下,这精彩的兴趣点背后蕴藏的真正目的事表现人物的某种品格特征。

或者是事物的某种特色。

也许有时会有大量的篇幅集中在某个人物的身上,然而,他其实需要展示的还是是事件本身。

有的电视片把笔墨集中在物上,比如一些风光片等。

但是,电视片的表现对象其实常常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问题,是一个思考层面,紧接着需要花费大量功夫的还是对于这部电视片的特征和表现手法的思考。

有时老师会选择一部富于文化色彩的电视片作为题目,这是考生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应当集中到电视片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上。

比如,分析电视片《江南---绍兴黄酒》这是一部展现酒文化的专题,重点考查其实在于考生对于片中文化内涵的感悟,而不是片中所出现的人物。

如果你的文学感觉、艺术感觉较好,你会喜欢那种抒情写意色彩浓厚的电视片,因为这个时候,抒发情感的意趣将使你的评述与电视片的意味融为一个整体。

(抒情写意的电视片)然而,感性的认识对于一个即将跨入大学门槛的年轻人来说不是全部,因此在你沾沾自喜于发挥完一篇情采并茂的伤春文字后,别忘了凝聚已经过于分散的思维,因为,也许有这样一个题目将把你掷往一个分外庄严的场合,闲散的品茶人生背后还聚集着一些更为深刻的思考,那就是表述哲理的电视片所要展现的内涵。

一切理性评述的背后总会有所谓结论的东西。

在电视片的评述中,有时需要达到的是同样的效果。

那么,有这种情况,他要你回答一部电视片想要说的是什么?它揭示的是什么问题?你的体会是否能够挖掘倒在表面的镜头语言下面蕴藏的意义呢?(揭示一定问题的电视片)。

【老师的提醒】对于全面分析题的类型,大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作品主要表现了什么?其主题以及主题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的启示。

这个方面的分析,多数考生都能考虑到。

比如,在评卷中发现大多数考生都具备严谨的主体意识,对于电视片中提供的严谨的榜样是的任务,保持一种着眼于人的品格特征的分析模式,并都能自然地结合到当今现实,对主人公的形象作出正面的评判。

但是,许多考生就此打住了,通篇的评述都跳不出对主人公的赞叹和相应的对一些现实现象的对比抨击的圈子。

2,电视片是如何表现主题的?具体来说包括叙述方式、结构、表现手法、声画语言的特性等等。

这才是对于一部电视作品的评述不同于对于其他类型文艺作品的评述之处。

对于电视这样的综合性艺术而言,它表现主题的方式往往是一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处寻找亮点才是出题老师希望看到的精彩答案。

当然,并非要你对所有方面都要一一作答。

你可以挑出其中一两个有特点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3,在你准备结束之前,如果你在整个篇幅中始终都还没有提到这部片子最富特色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那么,你在文章的结尾还有一个机会。

其实,专门开辟一个角落给予这个内容,反而能够引起评卷老师的足够注意。

【专业老师的叮嘱】分析电视片文章的基本出发点:这关系到逻辑思维问题。

不这样做,你的评述就可能丢分!并且层次不清。

对于分析款架的驾驭就来源于考生的思维的逻辑化程度了。

明了的款架、清晰的逻辑是评卷老师最喜欢看到的。

一般见解和自己独特的见解相结合。

对于电视片的基本评论往往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程式化描述,对于这些见解的阐述有时可以增强你的文字的专业程度,所以不要排斥这些内容,它至少可以在你的篇幅中形成一定的气势。

写文章都贵在创新,老师往往更注重你是否有独特的见解。

在准确把握题意的前提下不妨尽量发挥你的奇思妙想,只要不给老师一种过于偏激的印象,任何类型的评析都是可能获得赞赏的。

分析文章是“问答式”还是“文章式”。

在全面分析题型中最好写成文章形式;具体层面分析题型最好写成问答形式。

【我给你的练习题】从电视上有意识地看一些电视片(专题片、纪录片、短剧、小品等),并练习分析。

阅读一些有关电视片创作的参考书,以便增加理性认识;练笔,看电视时写一些随感、札记,一方面练笔,另一方面也可提高自己对电视语言(视听语言)的解读能力。

【忠告】由于考试时电视片只有一次放映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看片子,同时在看片过程中,应该根据题目的要求做一些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电视作品分析范文编导的工作编导简而言之,就是一期电视节目的主创者。

以一期新闻访谈节目为例,编导首先需在浩瀚的新闻信息中选择话题,即谈什么,找谁谈。

随后构思大体的节目思路,细化访谈的话题,列出提纲,与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勾通,或者是写出初步的文稿。

另外,有哪些内容要做成短片,即VCR,如果需要外采,编导便要充当记者的角色,将要做成短片的内容采访回来。

然后,编导要把嘉宾请到演播室,进行勾通交流,哪些详谈,哪些略谈,哪些不谈,可以提前让嘉宾心中有数,而编导此时也可以因此进一步了解嘉宾的观点。

访谈完成后,编导还需将“母本”进行剪辑,去粗存精,也就是删掉废话,或有导向偏差,或与节目宗旨不符的东西。

然后配上音乐,配以字幕,特技,将前面采访来的VCR(多是些背景资料或介绍)穿插其中。

便完成了一期电视新闻访谈节目。

由上可以看出,编导是一期节目的主要工作者,也是事无巨细的工作者。

选话题时,充当了策划;外出采访时,变成了记者;访谈完成进行剪辑,又充当了后期编辑制作的角色。

一般而言,编导对一次节目的工作周期比记者要长得多,记者只对自己的每条新闻负面,选取题材,(或受指派获得题材)外出采访,写成新闻稿,待领导终审后进行编辑制作,当天的新闻当天完成播出。

而编导也许一个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才完成一期节目二.把握主题评析的第一段:概括节目、点明主题。

既然是节目的“主题”,未免就要想得更深更远一些,想想节目作者的创作意图,想想节目背后更深刻的思想,想想是否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哲理,或者节目让我们感悟到了什么。

比如有的节目看似部门互相推诿,实是批评官僚主义,办事效率不高;有些节目看是“一场大火”,实是强调消防隐患忽视不得;有些节目看似考古,实是反映文明进步……这就要求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出反映事件本质的主题思想。

节目的“主题”就好比写文章要先有“立意”一样,你的文章最终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宗旨,电视节目也是一样,也许这个宗旨不太好直裸裸地表达,而是隐藏在节目之中,需要深刻领会的,也有可能在节目的最后会点明主题,考生只要听清楚并理解了,是不难办的。

把握好了主题,可以主题进行适当分析。

对主题的分析可以从下以方面着手:一个电视节目对主题的要求:要正确(明确中心思想)要集中(不要东拉西扯),要鲜明(不要含混),要新颖(陈词滥调让人乏味),要深刻(不要肤浅)。

一篇通讯只能有一个主题。

举例:央视焦点访谈《难圆绿色梦》的第一段可以有以下几种着笔方法:一: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讲述了一个造林、毁林和人进沙退、沙退人进的令人痛心的故事,以褒扬徐治明老人30年造林的坚韧精神,谴责毁林的恶劣行径,着力表现了一个重大而深痛的主题:毁林就是助沙为虐,就是毁坏自己的家园,就是作孽子孙后代。

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徐治民老人的遭遇,几十年辛苦造林,把沙地变成了绿洲,现在他老了,乱砍滥伐之风猖獗起来,绿洲又正在重返沙漠,引出了是保护环境,还是眼光短浅,急功近利,杀鸡取卵地破坏生态这一主题。

三: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园子塔垃的树林被毁这一惨痛事实的追踪,追溯徐治民老人为营造这片林木,倾注全部精力和心血的艰难历程,揭示了防止土地沙漠化这一关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而沉重的主题。

四:央视《焦点访谈》新闻专题节目《难圆绿色梦》通过讲述前辈几十年辛苦造林,却被后辈毁于一旦,造成土地沙漠化的沉痛故事,实际在控诉乱砍滥伐,控诉这种只顾眼前利益的的短视行为,造成了沙漠化卷土重来的恶果。

节目点明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三.如何表现主题把握好了一篇电视节目的主题,接着就要分析,这篇电视节目是怎样表现主题的。

或者说,该节目的特色或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

在写电视节目评析时,第一部分分析了节目主题,第二部分就可以逐一分析节目的特色所在了,而这些特色所在正都是为了表现主题,为主题服务的。

节目如何表现主题?或者说节目有什么特色?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分析,常见的有:1、结构2、人物形象3、蒙太奇手法4、细节5、选材6、电视语言的特色,包括解说词的特色,镜头的特色7、节目切入点8、记者的表现、主持人的表现9、音乐、字幕10、同期声的运用11、色调12、剪接手段13、其它特色当然,我们写一篇电视节目评析,不可能面面俱到,事实上,面面俱到的分析不是一篇成功的评析文章,必需有详有略,该深入透彻的就得深入透彻地分析,该一笔带过的就一笔带过,一般来说,重点写三四点,也就够了.四.结构分析结构分析:分析结构就好比分析文章的框架和段落大意。

常见的结构有以下几种:1.纵向结构: 即节目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编辑组合的。

也就是从因到果,从先到后,按事件进程,依次讲述。

2.横向结构: 即围绕主题,但不受事物时间顺序限制,将同一时间,多个不同的空间、方位的情况组织起来,“并列式”地反映“面”上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