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论中国国家安全形势及发展战略
二十一世纪刚进入第二个十年,世界经济,政治,军事风云变幻,老牌资本主义大国的缓慢衰落和新兴国家的强势崛起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了已经激荡的世界格局,实力依旧雄厚的大国正在极力维持着现有的世界格局,新兴国家在极力摆脱这种旧有的格局体系,这样的大变革给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但其中又深蕴着巨大的危机和阻力。

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强势崛起,虽然这样的崛起一直很低调并且掩人耳目,但是随着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进一步实施,原本老牌帝国的地位和实际利益遭到挑战因此带来的焦虑和不安,和部分诸如印度、越南等快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渴望在大国角逐中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和提高地区影响力,中国一直奉行的希望偏安一方的韬光养晦政策是时候需要重新审视和调整。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邓小平在特定的国内外环境下提出这个战略时,中国领导人就时时注意避免被置于镁光灯下,在国力还未达到世界一流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与他国的利益摩擦,一心一意集中力量谋发展。

但是在东面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存在擦枪走火的情况,在南面诸多南亚小国拉帮结舍,依附大国在搅浑南海问题,蚕食中国南海的利益,西南部野心勃勃的印度大象蠢蠢欲动,一直将中国视为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北部俄罗斯虽说是中国的传统盟友但是无时无刻不在提防中国,何况300年来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这只北极熊。

朝鲜那只喂不饱的白眼狼不仅经常不听老大哥的话还引狼入室,朝核问题成为了美日在亚太部署军事力量限制中国的一个借口,中国西部随着一批政治强人的倒台,阿拉伯之春的多米诺骨牌逐渐向东蔓延。

中国的周围国家安全形势已经达到了空前严峻的状态。

管中国领导人一直强调中国坚定不移的奉行和平崛起的政策,但是笔者认为在1500年地理大发现后没有一个世界性的大国可以在和平的环境中崛起,无一不是在夹缝中发展,后通过战争战胜原先的霸主终成世界一极。

想要崛起的新兴国家与既得利益的国家必然存在利益、意识形态等冲突,一旦这样的矛盾上升到不可调和的程度,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诉诸武力,纵观世界历史,美欧强国无一例外,因此当历史又一次轮回到中国头上时,这些国家必然会极力阻扰和遏制中国的发展。

中国的情况也类似,在全球经济日益紧密结合的情况下,中国日益增长的国家利益需求和日益渴求的地区影响力必然会挤压到他国的国家利益,由此带来的国家利益摩擦不可能能够有意的去避免,只会愈演愈烈。

随着美国的核心战略东移,一位美军高级将领说:“你们(中国)的好日子结束了,我们回来了。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大国在经济、军事上步步为营,企图在中国周围形成包围圈,其毫不掩饰的险恶用心就是想极力阻遏中国的发展。

因此中国想用嘴皮子劝服他国相信中国的和平政策,无异于痴人说梦。

笔者认为在大政策及战略方针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应该加大国防建设,强化军事力量甚至准备好战争的准备,比如虽然中国与美日等国的经济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短期内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不存在,但在将来尤其是美国的地位和利益进一步受到威胁时爆发局部冲突的可能性是十分大的。

因此笔者认为在美国还未完全从中东乱局中回过神来,日本还在极力摆脱限制其军力发展的体系,印度、南亚各国的实力与中国还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中国应该牢牢把握住这可能是最后的黄金十几年,狠抓发展,尤其是军事实力的发展。

中国不能像北宋那样明明是一个超级经济大国,却不注重军事的发展以致成为一个经常被异族侵扰的国家。

一旦美国从中东乱局的阴影走出来,将其主要的军事力量部署在亚太地区,日本在其日益强大的右翼势力挟持下重新武装成军国主义,印度等南亚各国在飞速发展过程中缩短了与中国的差距,积累了进一步与中国叫板的资本,那么恐怕地区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了。

中国应该效仿西汉,大汉王朝在建国初期积贫积弱的时候注重国内发展,实行修生养息的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等到开国将近100年的时候武帝依仗几十年积累的雄厚资本开始对匈奴进行军事回击。

虽然中国目前看上去是四周受敌而且没有可靠的盟友,在夹缝中艰难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新兴大国所必经的孤独历程。

若中国领导人在外界压力和外国胁迫下减缓了军事力量的发展,被其他大国限制甚至被牵着鼻子走,幻想着仅以外交和经济手段去调和一系列
矛盾,那么中国不仅在东南海的领土争端中处于被动阶段而且在未来极可能爆发的冲突下疲于应对。

努力发展军力继而成为军事强国并不是意味着中国走上侵略他国的帝国主义道路,笔者认为发展军力有如下几点优势:一是短期内可以武力震慑日本、东南亚各国,尤其在东亚的军备竞赛成螺旋上升阶段,虽然中国的军备强化会加剧这一地区的不稳定性,但是在各国纷纷强化军事力量不可扭转的前提下,不加强军力只会让各国更肆无忌惮的攫取中国的利益,使中国的实际利益圈越缩越小。

二是从长期看随着美国重返亚太和叙利亚、伊朗政府的岌岌可危,美国已将矛头直指中国,若不能趁着美国深陷中东乱局未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国之际,中国应尽量缩短与美国在军力上的差距,为未来可能爆发的中美冲突做好准备,因为中美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这种不同是不可能通过除战争以外的任何方式解决,尤其在中国未来进一步发展和美国不可抗拒的衰弱情况下,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是值得考虑的。

三是庞大的军备需求可以带动国内需求,继而推动经济发展。

虽然这条道路仍需摸索,但可预见的是以民养军必将成为未来中国的发展方式。

在将近30年的韬光养晦积累了一定的资本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某些大国咄咄逼人的姿态下深藏着险恶的狼子野心,因此中国的领导人是该顶住压力以更强硬的姿态出现在是人面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