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1.知道亚非国家取得国家独立后的共同问题,万隆会议 体现了亚非国家团结合作的精神;了解“非洲年”和非 洲民族独立的进程及其胜利的意义。 2.简述战后拉丁美洲各国为捍卫国家主权、促进社会经 济发展所进行的斗争。 3.认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运动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亚非拉各国在独立后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才是摆脱 殖民统治,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非洲独立的进程和胜利的意义,拉美为维护 国家主权的斗争。 教学难点:万隆会议和万隆精神。
一、万隆会议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解放运 动空前高涨,席卷全球。殖民帝国纷纷 瓦解,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 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巩固独 立、发展经济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 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思考: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提出了什么方针?有
什么意义?
求同存异 改变了外界对中国的偏见,促进了会议朝 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意义
提高了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民族自信,鼓舞 了亚非人民争取民族 独立的斗争。发展中 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独 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 国际舞台。
二、“非洲年”
意大利
法兰西
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亚洲、 非洲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举行了第一次亚 非会议,也就是万隆会议。
万隆精神
会议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 十项原则。会议所体现的亚非国家 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 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争取和 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的精 神,被称为“万隆精神”。
阿尔及利 亚
利比 亚
埃 及
1952年7月,纳赛尔领导埃及“七月革命”,埃及 成立共和国。图为纳赛尔受到市民热烈欢迎的情形。
? 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式运河收 归国有大多数殖民地国 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 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这一年 因此被称为“非洲年”。
2.收回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位于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连接大西洋 和太平洋,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巴拿马 运河开通后,美国在运河沿岸划出运河区,一直 由美国控制。
找一找:巴拿马人民为了收回运河 主权, 先后进行了哪些斗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的反 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1977年,巴拿马 与美国签订条约,收回了运河区的海关、邮政、 司法等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营运。 1999年 底,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的全部主权。
纳米比亚
此后,非洲民 族独立运动继 续发展。1990
年纳米比亚独 立,标志着所 有非洲国家都 摆脱了殖民主 义的枷锁。
三、拉美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维护主权
古巴在政治和经济上长期被 美国控制。古巴人民在卡斯 特罗等人的领导下,经过数 年的武装斗争,最终在1959 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 权。后来,古巴又挫败了美 国支持的雇佣军入侵,走上 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万隆会议
非洲年 纳米比亚独立 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它们 是:喀麦隆、多哥、马达加斯加、刚果、 索马里、贝宁、尼日尔、布基纳法索、 科特迪瓦、乍得、中非、刚果(布)、加 蓬、塞内加尔、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 日利亚。
●相关史事: 埃及境内的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和红 海,是一条具有战略意义的东西方海运 航道。为了控制这一通道,英国在运河 地区驻有大量军队。埃及新政权建立后, 坚决要求收回运河,最终迫使英国撤走 了占领军。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 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 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
比利时 欧洲人在非洲的势力(1913年)
(1)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在北非展开。 (2)1951年底,利比亚宣布独立。 (3)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纳赛尔
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 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成立了 埃及共和国。 (4)1962年,阿尔及利亚人民经过长期
的民族解放战争,推翻了法国的殖民统 治,获得独立。
●相关史事: 中国虽然加入了社会主义阵营,但与亚 非国家有着共同的遭遇。在万隆会议的 前两天的发言中,有些国家的代表攻击 共产主义,别有用心地提出“颠覆活 动”“宗教信仰自由”等问题,把矛头 指向中国。周恩来临时发表了18分钟的 演讲,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获得 与会代表的一致赞同,保证了会议的顺 利进行,为会议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