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患者的护理
抗凝药使用的注意事项
抗凝过度可能导致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则没有预防作用,特别是用药初期,及过 程中需要反复抽血化验,许多病人不能长期坚持。华法林的作业很容易受到其它 药物或饮食的影响,使用的剂量调整不好掌握。对于一些本能耐受华法林的病人 可以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
保持INR 2.0~2.5 可能较为适合中国人群。
栓塞:
一.房颤
房颤的危害 1.对心功能的影响 房颤伴心室率较快时,心输出量明显下降,
诱发或加重心衰及心律失常性心肌病
2.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功能 房颤持续一年者 SSS 发生率 20%,房颤持
续二年者发生率50% AVN功能也明显受累 ,房颤初发时。室率一般较快,以后逐渐 变慢提示房室结功能逐渐下降
疲倦
呼吸急促 发作性头晕 晕厥及晕厥前兆 胸痛 心悸 中风
健康心脏
房颤
临床症状
一.房颤
房颤心室率<150次/分:病人可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促、心前区不适 等症状
心室率极快>150次/分:可因心排血量降低而发生晕厥、急性肺水肿、心绞痛或 休克(尤其是风二尖瓣狭窄患者,还易形成房内血栓,并发脑栓塞,常致死亡或 病残).
5 mg/kg 静脉推注 >1小时
50 mg/h
氟卡尼
2 mg/kg静脉推注 >10 min或200~ 300 mg口服
无相关报道
伊布利特
1 mg静脉推注, >10 min
1 mg静脉推注 ﹥10min,间隔
10 min
普罗帕酮
2 mg/kg静脉推注 >10 min,或 450~600 mg口服.
决奈达龙
一.房颤
房颤的分类
按持续时间: 首发房颤:首次发现房颤 阵发性房颤:持续时间<48h,可以自行终止 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7d 持久性房颤:持续时间>1年 慢性房颤:患者已处于适应状态 沉默性房颤:因脑血栓或其他原因住院而发现房颤,患者无明显症状的房颤 按 f 振幅: 粗颤:f波振幅>0.1mv,多在0.3mV左右。多见于新近发生的房颤或风心 病、甲亢者 细颤:f波振幅<0.1mv,多见于病程较长或心房肌病漫而又严重者 按心室率: 缓慢型: HR<50次/分 一般型:HR 50-100次/分快速型:HR ≥100次/分 较快型:HR ≥130次/分
一.房颤
房颤的危害
3.增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4.死亡率增加
5.沉重的医疗负担
6.影响生活质量
SF-36记分
对照
心 梗
房颤
ICD记录的资料表明18%的室颤和 3%的室速由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诱 发
心衰
体力 活力 一般情况 精神 情绪 社会工作
一.房颤
临床症状
很多房颤患者是无症状的
其症状与患者心功能受损程度和不规则心室率高度相关
11.心脏手术后或心导管检查过程中 12忧虑、劳累、吞咽、大量饮酒
*另外有5~10%的房产病人在临床上检查不到病因,称之为特
一.房颤
房颤的危害
丧失房室同步 心房丧失其规律性收缩,使辅助泵作用消失 (15-45%)。房颤发生后心功能下降的幅度, 取决于基础心脏病的严重程度、收缩与舒张 功能的状态以及心室充盈对心房收缩的依赖 性。
房颤的病因 1.心血管系统病变
(风湿性)心瓣膜疾病 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三尖瓣返流
) 窦房结疾病
2.非心源性疾病 肺部疾患 甲亢
一.房颤
病因
绝大多数房颤病人有器质性心脏病
1.风心病:青年人和中年人群中最常见的病因 2.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最常见 3.高血压性心脏病 4.心肌病 5.肺心病
6.先心病:多见于房间隔缺损,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 7.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8.预激综合征 9.甲状腺机能亢进 10局部极全身感染
二.房颤的治疗
在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几周,患者仍然有全身性血栓栓塞的可能,不论 房颤是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或是经药物或直流电复律,均需再行抗凝 治疗至少4周,复律后在短时间内心房的收缩功能不能完全恢复。
对阵发性或持续性房颤,如行复律治疗,当房颤持续时间在48h以内,复律前不 需要抗凝。当房颤持续时间不明或≥48h,临床可有两种抗凝方案 (1)先开始华法林抗凝治疗,使INR达到2.0~3.0 三个星期后复律。一般而言 ,在3周有效抗凝治疗之前,不应开始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2)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且静脉注射肝素,如果没有发现心房血 栓,可 进行复律。复律后肝素和华法林合用,直到INR≥2.0 停用肝素,继续应用华法 林。
体征
房颤主要是心律完全不规则,心音强弱不等;心室率多快速,120~180次/min, 当心室率低于90次/min或高于150次/min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排血量少的 心搏不能引起桡动脉搏动,因而产生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心率越快则脉 搏短绌越明显。
一.房颤
心电图表现 QRS波群前P波消失 出现形状大小各异的震颤波(f波) RR间期不规则 QRS波形态各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房颤的治疗
1.尽早的房颤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预防心室的电重构; 预心房纤颤治疗防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减少房颤和房颤复律后导致的心房内血栓形 成,以及减少栓塞的发生
2.治疗房颤的目的 将房颤转为窦性心律 预防房颤复发
二.房颤的治疗
3.常用转复急性房颤的药物及剂量
药物
初始剂量
维持剂量
胺碘酮
3 mg/kg静脉推注 >10 min
第二次 2 mg/kg 静脉推注>10 min,间隔15 min 后
风险
静脉炎,低血压,减慢心室率,房颤转复 窦律时间延迟
不适合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延长 QRS时程和QT间期,由于转为房扑时1:1 房室传导增加室率. 延长QT间期和尖端扭转性室(TdP), 监测到异常的T-U波或QT间期延长,减慢 心室率
不适合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能延长 QRS时程,轻度减慢室率,由于转为房 扑时1:1房室传导,可能增加心室率 目前只在临床试验中评价
二.房颤的治疗
急性房颤(<48小时)
↓
是 ←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
↓
电复律
是←
↓
静注胺碘酮
否 ↓
器质性心脏病 ↓ 否 ↓
静注氟卡尼 静注普罗帕酮 静注依布利特
二.房颤的治疗
房颤患者的护理
心内科 何凯莹
房颤患者的护理
一.房颤 二.房颤的相关治疗 三.房颤的护理
一.房颤
什么是房颤?
房颤是一种 仅次于早搏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特点是心脏丧失了规律的电活动,代之以 规律无序的颤动波。心房因失去有效的规律 与舒张,泵血功能恶化或消失,并导致心室 极不规律的反应。
一.房颤